上海高峰值班车上路 高峰期打车仍有“痛点”

15.04.2015  09:40

  为缓解“打车难”,上海出租车“高峰车”昨起正式投入运营。本报记者兵分数路体验“打的”,发现“高峰车”并不好找,早高峰“打的”依然形势严峻。“高峰车”是否能成为缓解“打车难”的一剂良药,仍需要时间的检验以及相关部门的后续监管。

   时间:7点45分

   地点:闸北区汶水路

   高峰车”径直驶离

  上午7点45分,青年报记者从汶水路出发,早高峰时间,路口有不少“打的”的上班族。一辆辆载客的出租车从记者眼前驶过,偶尔夹杂了几辆空车,也被眼明手快的人抢了去。半小时过去了,青年报记者仍没有打到车,根据记者的粗略统计,半小时内,共有30多辆出租车驶过,其中没有一辆符合规定的高峰车。

  无奈下,记者求助于“嘀嘀”和“快的”打车软件,连续多次呼叫后,仍没有出租车应答。过了8点20分后,路况似乎通畅了一些,空车的数量也渐渐多了起来,但扬招到一辆出租车,仍需要一定的“人品”。

  当记者正在为打不到车而抓狂时,一辆打着“待运”顶灯尾号为“6”的海博出租车向记者驶来。根据交通委的规定,尾号“6”正是昨天的高峰车,记者向司机挥手,示意他停车,然而他却径直驶离。

  在久等出租车无果后,青年报记者不得不转搭公交车上班。

   时间:8点30分

   地点:长宁区新华路

   43辆出租车都有客

  上午8点30分,另一路青年报记者来到长宁区近徐汇区的新华路附近打车。马路上人头攒动,车流滚滚,然而驶过记者身边的出租车却都是带客的。记者统计了一下,20分钟内,共有43辆出租车经过身边,可都没法拦,因为车内都有客人。

  一位在路口等车的市民告诉记者,每周一早上的打车难度堪称“地狱级”。“很难打的,车少人多,我以前都是8点不到就出门打车了,今天睡过头,稍微晚了半小时,你看,这就打不到车了。”而在这段时间内,共有3辆值班的高峰车出现,但他们都已“有主”。

  青年报记者打不到车,只好尝试使用“嘀嘀”,输入目的地后,软件开始通知附近车辆,然而三番五次,仍没有司机接单。8时55分,一辆出租车停在医院门口下客,记者终于如愿以偿。

   时间:10点

   地点:静安区江宁路

   司机:车少是硬伤

  过了早高峰后,青年报记者很容易就在江宁路南京西路上,扬招到了一辆大众出租车。出租车的尾号为“3”,挡风玻璃右侧贴着“周三高峰车”的标签。一上车,青年报记者就跟司机聊起了昨天刚执行的“高峰车”规定。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出租车总量少,高峰打不到车是正常的。新规定刚刚开始,总是会有点用的。”出租车司机向记者坦言:“最近对高峰时段用‘打车软件’抓得很紧,而且惩罚很严,抓到了让你停运!

  由于各家公司的惩罚和监管方式并没有通过官方渠道公布,因此司机大多也不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我估计是在路上检查有没有出租车打着空车或者停运的顶灯却不做扬招生意。其实这种方法,也不好抓。在高峰日,司机用软件接单后只要把计价表翻了,车灯显示有人,就根本没法查我了。

   时间:11点

   地点:泰兴路强生调度中心

   电调率明显上扬

  青年报记者昨天从强生出租车的电调中心了解到,“高峰车”规定实施第一天,出租车的电调率就明显上扬。一些出租车司机反映,昨天早上一个小时内就有5单电调,而过去几个月,早晚高峰基本接不到电调,因为大家都在通过打车软件叫车,很明显,新规实施后,早上打电话约车的人多了。

  强生公司表示,大部分司机怕被视为拒载,就赶紧接单了,使得公司昨天早高峰的电调成功率非常高。

   [监管]

   可拔打“12345”市民热线予以举报

  根据此次出台的“高峰车”政策,每天两种固定尾号的“高峰车”只能承接乘客路面扬招、企业叫车电话预约调度和出租汽车营业站接客等业务,不得承接手机打车软件叫车等其他预约业务。这是否意味着其他非值班尾号的“高峰车”以及五大出租车公司之外的出租车可以承接手机打车软件叫车?“高峰车”的运营又如何监管?

  对此,市交通委社会宣传处副处长黄晓勇表示,上述两个政策并不矛盾,原先的政策没有废止,新的政策更加具体、强调了“手机打车软件”的使用、查处问题。对于违规司机的处罚,黄晓勇称,政府部门查处的只是“拒载、绕道、多收费”等问题,而对于出租车高峰期间使用打车软件的情况,一般都由出租车公司进行核实处罚。市运管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对“空车不停”的投诉量是考核运营情况的标准之一。据悉,在高峰车值班营运时段,凡是发现当日值班驾驶员仍使用手机打车软件承接业务的,乘客和市民可拨打“12345”和“12319”市民热线予以举报,各营运企业经核实后将按照相关规章制度对违规驾驶员予以处理。

  针对部分市民质疑“高峰车”的执行效果,市交通委主任孙建平表示,这其实是个“过渡性”措施,要看实际效果,依据政策的执行情况,未来不排除将政策进一步延伸,如将“高峰车”变为“全天车”等。

  “出租车目前的定位是为公众提供个性化服务”,孙建平表示,出租车是为公众服务,企业和驾驶员也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同时,政策的执行也需要市民共同来监督,对于拒不执行的司机将依法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