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问"儿联体":孩子看病为何这么累

11.01.2016  09:00

  四大儿童专科医院天天爆满,孩子生了病还有哪里可以去看?其实在我们身边的不少区县都有技术非常靠谱的儿科门诊,只是知道的市民不多。2014年4月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牵头、10家医院联合组建了儿科医联体,提供同质化的儿科治疗和服务。“儿联体”的医生靠谱吗?在“儿联体”看病和到儿科医院去排队有什么不一样?带着市民的疑问,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一问家长

  家门口看病靠谱不?

  周五上午,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儿科门诊人头攒动,叫号系统显示,10点30分,当日已挂号患者207号,已就诊的有89人。一家地处远郊的非知名医院,儿科病人怎么那么多?

  沈先生正抱着发烧的3岁儿子在候诊。“其实在这里看病,和到市区儿科医院看,用药基本差不多。”他告诉记者,过去宝宝生病他也习惯到市区去看病,“早上5点,我先一个人赶5点钟的石梅线头班车坐到梅陇,再换公交车,到儿科医院去挂号。”沈先生说起那些日子的看病经历仿佛一场噩梦:7点,家里老人抱着孩子挤上石梅线,赶到市区和沈先生汇合,排队候诊、排队检查、排队挂水,等心力交瘁地看完病,已经5个多小时过去了,待回家时早已万家灯火。

  2014年4月,沈先生看到区电视台新闻报道说,金山医院儿科挂牌成为复旦大学儿科医联体成员。怀着半信半疑的心情,他带着孩子试着挂了一次号,结果发现,这里医生用药竟然和市区儿科医院医生是一样的。“现在看病不用这么起早贪黑了。”沈先生告诉记者,在金山医院儿科看病,他感觉挺靠谱的。

  “2015年门急诊超过18万人次,比2014年同期增长16.7%,平均每个月有15000余病人,最多时超过22000人,有时候一天就有近1000个病人。”金山医院党委书记陈刚说,加入“儿联体”后,病人明显多了。

  和沈先生有相同感受的金山居民不在少数。胡泽小朋友去年7月突然出现双腿疼痛,被疑为肝脏有问题,可是在上海很多家医院辗转奔波,仍然没有搞清原因。很快,孩子出现行走困难症状,随时有大出血的可能。最后,爸爸和大伯背着孩子找到了金山医院儿科主任王建设教授。王教授认为,这是肝豆状核变性,一种严重的先天性疾病。经过3个星期的治疗,胡泽病情明显好转。“看了前段时间新闻里关于儿科看病难的报道,我们感到非常幸运。”胡泽的爸爸说,虽然家住金山这样的地方,但孩子看病再也不用挤到市区了。

   三问医生

  有没有托底的措施?

  尽管这样,万一孩子病情严重复杂,家长们仍然心有忐忑:有没有托底的措施,关键时候是否撑得住托得牢?

  龚敬宇用一场即兴“上演”的远程会诊给出了答案。

  龚医生是金山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有十几年的儿科临床经验,在“儿联体”成立后,她也曾去儿科医院接受过培训,目前和一位来自儿科医院的下派医生一起共事。记者采访时,她正在研究一位女孩的病情———3岁的宝宝已经发烧9天,口唇皲裂,全身出现红色块状皮疹。她首先判断是链球菌感染,更进一步怀疑是川崎病。这两种疾病用药思路和治疗方法相去甚远,怎么办?

  只见龚敬宇不慌不忙地打开电视机连接网络,一面拨通儿科医院的电话,屏幕上立即出现两幅画面(见图),左边是接到消息来会诊的陆国平和徐家骅两位教授,右边是爸爸抱着宝宝的镜头。两位教授通过摄像头查看了宝宝的舌苔、手指和红斑,详细询问了血象化验指标和病程,最终判定孩子高度疑似川崎病,关照龚敬宇再继续关注宝宝的免疫生化指标,并给出了治疗方案。

  “有些反复就诊但高烧不退的呼吸道感染病人,有可能属于比较复杂的夹杂症。”王艺告诉记者,对这些病人“儿联体”是有托底措施的,每周三下午是固定的会诊日,各家成员医院的疑难病人预约会诊,此外一旦有紧急情况也可以通过一根专线随时呼叫、在线会诊。另一层托底是,只要病情需要,一辆流动监护救护车就能随时把各成员医院的危重患者转运到儿科医院,在儿科医院治疗稳定后再转运回去,这是一条如同高速公路般通畅的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不过在黄国英看来,“儿联体”最大的理想是,逐步把转运频率降低下来,只有这样,才意味着成员医院的技术水平真正和儿科医院达到同质化。事实上,“儿联体”运行一年多,同质效应已初步显现:2015年整个“儿联体”门急诊人才和出院病人数分别较2014年增长2.1%和3.7%,其中儿科医院门急诊人次数基本持平,而成员医院增幅达到5.2%。如金山医院儿科转诊到儿科医院的病人每年减少300余例,青浦区中心医院新生儿转诊比例从2013年的90%以上下降到2015年的8%。

   二问医院

  如何让我们放下心?

  为什么很多医院的医生都看过了,最后却还是王建设教授为胡泽找到了病因?为什么经过比较,沈先生会由衷地认为,金山医生治病思路和儿科医院差不多?

  正是市民的这些疑惑,促发了黄国英牵头做儿科医联体建设的念头。黄国英是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院长。在这家全国数一数二的知名儿童专科医院,曾经有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病人天天爆棚,开阔的花园草地上或站或蹲着一堆堆来自全国各地的候诊家长。“从2010年开始,儿科荒问题越来越突出,我们开设了夜门诊,医生每天都要看到凌晨一两点。”他说,很多医生天还没亮就开始上班,中午没时间吃午饭和午休,深夜万籁俱静时才能下班回家,大家都疲惫不堪。“能挖的潜力我们差不多都挖了出来,医院再也没有多余空间可以容纳更多的病人,而四面八方涌来的患者根本刹不住车。”黄国英和复旦大学几家附属医院一合计,在市卫计委的支持下,决定做一次试验:与其涸泽而渔,倒不如做一个更大的平台,由儿科医院来培训其他医院的儿科医生,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治疗规范。就这样,2014年4月26日,上海10家医院率先结成共同体,复旦大学儿科医疗联合体应运而生。

  第一批加盟联合体的医院除了儿科医院,还有妇产科医院、华山医院北院、公共卫生中心、浦东医院、金山医院、第五人民医院、静安区中心医院、闵行区中心医院和青浦区中心医院,辐射范围横跨上海9个区,总计住院床位1280张,儿科医生有500余人,年门急诊人数300余万人次,出院病人5万余人次,大约占到全市儿科医疗服务总量的三分之一。

  虽然从量上来看,这“三分天下”的医疗量是巨大的,但是真的合在一起能给现有的医疗技术带来什么变化?虽说10家医院儿科医生都挂出来“儿联体”统一的胸牌,但会不会又是一次形式大于内容的“橱窗工程”?

  王艺的回答是:“儿联体”打造同质化医疗,肯定让家长们放心。作为儿科医院副院长,她直接负责这项工作,首先从全方位的培训入手。记者看到她手里有详细的培训名单,所有医院的医生、护士乃至放射超声技术人员等,全部都列入培训计划。经过在儿科医院的实战培训,每个“儿联体”医护技人员都拿到了厚厚一叠治疗技术和护理服务规范操作手册,什么样的症状对应哪些疾病,相应的治疗用药方案如何选择,每一项都有章可循。

  光培训肯定还不够,儿科医院的主任、教授、高年资医护技能手悉数登场,轮番到各家医院去上班,每个下沉的人至少工作半年,同时儿科医院各个学科都派出大牌专家去各家医院当学术主任,直接把整个科室的业务水平管起来。如2015年,儿科医院8位下派的学术主任总计在“儿联体”成员医院看专家门诊194次,临床讲课180次,教学查房520次;32位临床专家到成员医院做专题培训、教学查房和指导203次。

  “既然同在一个平台上,那就让所有的医生享有同等的学科发展机会。”王艺说,儿科医院有丰富的学术深造、研究课题资源,现在“儿联体”的儿科医生可以和儿科医院的医生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一起打擂台竞争海外进修的名额。通过这种开放式的提升,很多医生表示,学到了很多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技术。

  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儿童肝病专家王建设就这样来到金山医院儿科担任起了学术主任,而金山儿科去年入选上海市重点建设专科,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市级项目2项,并成为上海市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四问政府

  联合体能不能离我更近点?

  数据显示,构建“儿联体”至今的一年半中,儿科医院普通病人减少6万多人次,专科病人增长11%。“距离目标又近了一步。”黄国英说,打造“儿联体”的终极理想是,让成员医院成为综合儿科和急诊儿科,而将儿科医院打造成为真正的疑难杂症专科病诊疗高地。要把病人留在金山,就要有全方位的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诊疗能力。实力今非昔比的金山医院儿科已经开设出哮喘、肝病、内分泌专病门诊,今年计划再推出消化病、胃镜门诊。华山北院和闵行区中心医院也计划年内推出儿科联合病房。

  不过对于更多市民而言,目前的“儿联体”并没有实现全市覆盖,有的覆盖到区县但仍然距离居住地比较远。另外,随着技术的成长,现有的“儿联体”成员医院也面临病人大量增加,开始显现出供不应求的趋势。“联合体医院能不能离我更近点?”这是不少市民的又一问。

  “今年争取在社区建立儿科医师工作站,完善社区儿科的专家预约制度。”王艺透露,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目前正在积极推动“儿联体”向社区延伸,通过家庭医生签约的通道,把优质儿科医疗资源辐射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来,儿科病人可以在社区先分诊,经过筛选后逐级转诊,所有的努力,只为了让孩子们看病别太苦太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