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道图书馆在交大落成 诺贝尔奖章证书原件"镇馆"

29.12.2014  08:45

  东方网12月29日消息:据《劳动报》报道,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园西南一隅,一座造型别致的建筑拔地而起,太极交融、下棱上方的整体造型宏伟大气,富有设计感,铁锈红色的外墙掩映在绿树之中。昨天,作为国内唯一一家收藏和展示诺贝尔奖章和证书原件的场馆,李政道图书馆正式落成。场馆通过展出珍贵的诺贝尔奖奖章和证书,展示李先生在物理学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开创华人获诺贝尔奖历史的重要意义。

  走进李政道图书馆,层层阶梯向上延伸,似与天相接,拾级而上每一步都有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的信息,大家形象地称之为“诺贝尔山”。走进图书馆大厅,抬头便可以看见天桥上的一行遒劲有力的浮雕汉字———“以天之语,解物之道”,这八个由李政道先生亲笔书写的汉字是他一生的追求、感悟与心声,同时也是李馆陈列展览的主题。

  一枚金牌,展示了一段辉煌人生。由李政道本人捐赠的“镇馆之宝”之一———诺贝尔奖金牌原件就陈列在图书馆进门的左手边。橱窗中闪烁的金牌似乎正娓娓讲述着李政道传奇般的人生:1957年,31岁的李政道与杨振宁一起,因发现“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不守恒”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当时诺贝尔奖历史上第三年轻的获奖者,也是历史上首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华人之一。

  据悉,李政道图书馆由“李政道数字资源中心”和“李政道图书馆(实体建筑)”两大部分组成,功能交叉互补、相辅相成。李政道图书馆馆内共收录论文3400余篇,手稿5700余份,信函4万余封,以及图书、音视频等资料2万余件。李政道数字资源中心作为李政道图书馆的组成部分,已于2013年4月正式开通上线,包含了李政道先生的生活照片、书信、手稿、成果报告、视频、音频等多种媒体资料,以实现相关资源的全球化交流与共享,借助科技的力量,宣传科学理念,传播科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