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道图书馆在上海交大落成[图]

29.12.2014  01:24

12月28日,李政道图书馆落成仪式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隆重举行。李政道先生的长子李中清教授,物理科学领域的院士叶铭汉、杨国桢、陶瑞宝、陈和生、陈森玉,台湾东华大学校长吴茂昆,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翁以登,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中,上海社科院信息研究所所长王世伟,上海市城乡建设和管理委员会总工程师刘千伟,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原党委书记马德秀,原校长谢绳武,校党委副书记朱健,副校长张安胜,上海市及闵行区有关单位,李馆设计、建设和参展单位代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兄弟高校图书馆代表以及全国高校博物馆联盟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师生代表,李馆建设指挥部全体成员出席落成议程。仪式由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李政道图书馆建设指挥部总指挥吴旦主持。            

李政道先生由于身体原因未能亲自参加落成仪式,他特别委托长子李中清代为出席,并录制了视频资料,对李馆的落成开馆表示祝贺,对参与李馆建设的所有单位和人员表示感谢,并期望李馆成为科学研究基地。            

李中清代表父亲李政道致辞,他深情回顾了李政道先生及家族与上海交通大学久远的渊源,强调“这种关系经历了一个世纪历久弥坚,与时俱进,成为中外学界的美谈。李政道图书馆的建立,又为这个佳话谱写了一个崭新的篇章”。李中清感谢各方的巨大努力,使李政道图书馆得以落成,使许多前人的贡献和精神得到纪念和发扬。他表示,相信能够将父亲的心愿和这座图书馆所体现的学术精神传承下去,把中国科技推向新的高峰。致辞最后,李中清衷心祝愿:父亲所钟爱的交大,在科技领域的“中国梦”实现过程中,取得更辉煌的成就。            

张杰在致辞中指出,李政道是开创华人获诺贝尔奖的物理巨擘,是推动中国科技教育事业发展的炎黄赤子,还是倡导科学与艺术交融的智慧使者。张杰深情回顾了交通大学与李政道先生一家的深厚缘分,表示“具有百余年历史的交通大学与出生于上海的李政道先生更大的渊源是他们一脉相承的精神品格,是历经战乱之变局仍求索不忘初心的赤子之心,是‘求真务实、努力拼搏、敢为人先、与日俱进’的科学精神,是探寻真理、追求梦想、超越自我的人文情怀”。他对李政道一直以来对交通大学发展和交大学子的关心表示感谢,并期望交大师生怀揣前辈们的梦想,继续其未竟的事业,传承“储才、强国、兴邦”的使命,弘扬交大精神,为民族复兴、社会进步、人类文明而努力奋斗。            

李政道先生的同学、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学术主任叶铭汉院士在讲话中,深情回顾与李政道先生共同的学习生活,他讲述了李政道“累才睡,醒则干”忘我工作的故事,强调“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生”正是其精神的写照。李政道创立的CUSPEA项目第3期学生、上海交大物理与天文系季向东教授,“䇹政基金”学生代表、上海交大医学院三年级本科生余欢也先后发言,回顾被李政道先生惠及获得的成长和收获,对李政道先生的高瞻远瞩、科学精神、高尚品质、无私奉献表示钦敬,同时表示将以李政道图书馆为平台,以李政道先生的精神为激励,更好地学习、研究和探索,在科学研究领域做出更多贡献。            

张杰院士、李中清教授共同为“李政道图书馆”牌匾揭幕。            

落成仪式后,“李政道科学与艺术作品展”在馆内举行,28件海内外艺术家的作品交相辉映,体现着李政道“科学与艺术的交融与发展”的主题。展览以“同步辐射”为主题,集中展示了一批将艺术与科学实践相结合、反映伟大时代风貌和自然之美、生活之美、人文之美的力作。          

下午,由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系及李政道图书馆共同主办的同步辐射国际科学研讨会在李政道图书馆召开,会议邀请国际一流学者齐聚李馆,探讨该领域的未来发展。李政道历来注重中国与国际科学界的交流沟通,李政道图书馆也以此为己任,将举办更多物理科学领域的学术活动以促进中国高能物理的发展。      

超越诺贝尔奖的赤子情怀

李政道是开创华人科学家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科学大师之一。1957年,刚刚31岁的李政道与杨振宁因共同发现“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不守恒”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了历史上首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华人之一。宇称不守恒定律的提出,为人类探索微观世界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已达到世界科学家梦寐以求的顶峰,但李政道并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此后他在量子场论、基本粒子理论、核物理、统计力学、流体力学、天体物理、凝聚态物理和量子力学等多个学科领域都取得了杰出成就,先后获得爱因斯坦科学纪念奖、伽利略奖章等诸多奖项。            

李政道是推动中国科技教育事业发展的炎黄赤子。他以炽热的爱国情怀,满腔热忱地投身于祖国的科技与教育事业发展,为推动中国教育制度和科技制度改革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国改革开放之初,为加速培养基础研究人才,由李政道亲自创立并推动了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计划,即著名的CUSPEA项目。 在1979年到1989年的十年内,该项目累计培养博士研究生915位。从CUSPEA走出的这些学生,为全球物理学研究贡献了新生力量,更是为中国的物理研究注入了最为先进的理念。李政道自己认为:“CUSPEA比我做宇称不守恒还有意义。”            

李政道的杰出贡献和崇高品格获得了国际国内的广泛尊重。1997年5月30日,经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将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3443号小行星命名为“李政道星”。          

在上海交大建造李政道图书馆,以期弘扬李政道的杰出贡献和崇高品行,弘扬科学精神鼓励探索创新,让满怀梦想、热爱科学的交大学子,当然也让社会各方面对李政道这样的科学大师了解得更多、走得更近。            

以天之语,解物之道

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园西南一隅,造型别致的李政道图书馆已经拔地而起,太极交融、下棱上方的整体造型宏伟大气,富有设计感,铁锈红色的外墙掩映在绿树之中,既引人注目又与校园风格协调辉映。            

走近李政道图书馆,层层阶梯向上延伸,似与天相接,拾级而上每一步都有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的信息,大家形象地称之为“诺贝尔山”。            

走进李政道图书馆大厅,抬头便可以看见天桥上的一行遒劲有力的浮雕汉字——“以天之语,解物之道”,这八个由李政道先生亲笔书写的汉字是他一生的追求、感悟与心声,同时也是李馆陈列展览的主题。            

天之语”,是客观存在所传达出来的信息;“物之道”,是人类作为创造者,在不断的探索和传承中发展出来的科学、文化和道德情怀。李馆的内部空间以“天之语”为形式设计元素,以“物之道”为陈展思路,展现李政道“物理巨擘、赤子情怀、科艺双馨”的伟大成就,分为问道、悟道、传道及超弦四个部分。            

问道部分通过展出珍贵的诺贝尔奖奖章和证书,展示李先生在物理学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开创华人获诺贝尔奖历史的重要意义;通过李政道代表科学界接受教皇道歉、中国大使在罗马为伽利略铜像揭幕等事件,展现李政道在科学界的崇高地位和对中国的深厚感情;根据吴冠中先生的画作《对称呼,未必,且看柳与影、峰两侧》创作设计的雕塑,给参观者以视觉及情感上的震撼,全面展示李政道先生物理巨擘、赤子情怀、科艺双馨的人物特征。            

悟道部分重点展示李政道先生求学、成才、获奖以及在物理领域中的卓越成就,以其带有传奇色彩的求学经历,宇称不守恒思想产生并最终被证明的过程,展现其勤奋、坚韧、严谨、敢于打破常规,执着追求科学真理的精神,激励后学发奋学习,投身科学研究;通过各种生动的展示、体验形式和探究过程,解释宇称不守恒等理论知识的含义,起到科普教育的作用;通过还原颁奖过程,结合各界评价,突出表现在当时特定历史时期,作为首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科学家之一,此项荣誉对于振奋民族精神,提升中国在世界科技舞台的地位,体现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所带来的深远影响和重要历史意义;通过展现与物理传奇人物的交往(费米、爱因斯坦、泡利、海森堡等),彰显其物理巨擘的学术地位,激励后学勤奋求知,不断进取。            

传道部分主要展示李政道先生对祖国教育事业和科技发展的重要贡献,展现他情系祖国、心忧天下的爱国情怀。自1972年再次踏上故土以来,李政道先后建议开设少年班、讲学授课、推动中美高能合作、创立CUSPEA项目、倡导建立中国博士后制度、力推自然科学基金制度、成立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促成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设立䇹政基金等,为中国科技教育事业和人才培养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超弦取物理领域中弦理论无处不在之意,是一个没有特定物理空间但是却无处不在的展区,主要展示李政道先生的随笔画、科艺画作和其他资料。李政道倡导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他认为“艺术和科学就如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这一部分重点展示名师大家(吴作人、李可染、黄胄、华君武、吴冠中等)的科学艺术作品和李先生创作的随笔画,熏陶并培养观众的人文艺术修养,以科艺双馨为脉络,贯穿全馆,无处不在,与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科技馆、美术馆的功能有机结合,充分体现出“五馆合一”的特色。            

五馆合一” 定位独特

李政道图书馆由“李政道数字资源中心”和“李政道图书馆(实体建筑)”两大部分组成,功能交叉互补、相辅相成。            

李政道图书馆馆内共收录论文3400余篇,手稿5700余份,信函4万余封,以及图书、音视频等资料两万余件。以图书馆、档案馆为主,兼顾博物馆、科技馆、艺术馆功能说明了李政道图书馆“五馆合一”的独特功能定位。            

李政道数字资源中心作为李政道图书馆的组成部分,已于2013年4月正式开通上线。李政道数字资源中心由“史•记”、“物•理”、“授•业”、“科•艺”、“实•时”五大版块组成,包括李政道先生的生活照片、书信、手稿、成果报告、视频、音频等多种媒体资料。李政道数字资源中心有效实现了相关资源的全球化交流与共享,借助科技的力量,宣传科学理念,传播科学知识。并且,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化平台,与实体图书馆联袂实现“三个中心、一个基地”的职能,即:李政道先生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国际化研究交流中心;李政道先生相关文献实物及资源的最完整、最系统、最全面的收藏保存中心;李政道先生科学成就、治学贡献、高尚道德和爱国情怀的宣传展示中心;以及启迪立志、激励后学的科技教育基地。兼具资料获取、研究交流、网络陈展等功能。网站兼容PC机、智能手机、电子书阅读器、平板电脑等各类终端设备,并能根据不同的终端提供自适应的服务。            

李政道与上海交大的不解之缘

李政道图书馆建在交大绝非偶然,李政道与上海交通大学有着不解之缘。            

李政道及其家族与上海交通大学的渊源始于上个世纪之初。李先生的岳父秦梦九先生1911年毕业于交大的前身——清朝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是该学堂第三届毕业生,也是交大最早的毕业生之一。在交大的成长过程中,其家族也是最早一批支持交大发展的民间力量。早在1926年,秦梦九先生就将在北京的房产捐献给了交大,用此项资金援建交大工业馆(现为交大徐汇校区工程馆)。这种关系经历了一个世纪的风云变幻的考验,历久弥坚。李政道先生本人和上海交通大学素有渊源,自改革开放之初至今,多年来一直保持着友好的学术交往,其创立的“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曾聘任上海交通大学多位教授为其成员。1987年,李政道访问上海交大,为师生发表演讲“坚持自尊自信,切勿自我自私”,并受聘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客座教授。此后李先生多次访问交大,做讲座、设基金,关心和培养青年学子的发展。2009年5月李政道再次访问上海交大,向交大师生发表了主题为“以天之语,解物之道”的演讲、与师生们展开深入交流,畅谈治学之道,谆谆教导交大学子“交友宜切磋,通理需深入。”            

2010年6月,李政道为上海交大物理系题词“格物致知”,勉励交大师生弘扬格物致知的精神。            

2011年6月,李政道先生表示,愿意将其毕生积累和收藏的各类科学文献、研究手稿、通讯信件、“艺术与科学结合”作品以及其诺贝尔奖章、证书和其它各类获奖证书等珍贵资料捐赠给上海交通大学,以期惠益后人。            

2011年9月1日,教育部正式批复,同意在闵行校区选址新建李政道图书馆。2011年8月起,李政道捐赠的各类资料、艺术藏品,分十批次陆续运达上海交通大学。工作人员也先后赴美国、瑞典、北京、青岛、苏州及上海等地展开资料征集与口述历史采访工作,采访了李政道本人及多位科学家、艺术家、教育家及友人。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图书馆组织工作人员耗时1.7万小时完成图书、信函、手稿等在内的45万余页资料的数字化加工工作。            

建设过程中,教育部、上海市各有关单位、上海交通大学都对项目高度重视,给与极大的关心和指导,有关领导多次实地视察项目工程进展;远在大洋彼岸的李政道先生对设计方案、展陈内容等诸多方面提供了大量的建议与支持。每到年底,李先生还会亲手制作贺卡,慰问参与项目建设的每一位工作人员;2014年12月,《印象•李政道》画传正式出版。            

历时三年,在各界的帮助和支持下,全体建设者满怀责任之心,饱含崇敬之情,历时千余日的攻坚克难,切实体现李政道先生人格魅力和学术精神的李政道图书馆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正式建成。            

䇹政基金 激励后学

李政道虽定居美国,又身为科学界的巅峰人物,却从未忘记求学路上给予他帮助的师长们,也从未忘记他出生的故乡。他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一如他始终恪守的家训:“子应骏,道中善,乐为本,义永守”,感念中华大地。他总是在思考要如何报效祖国,如何帮助祖国的年轻人才成长。  

为纪念夫人秦惠䇹,李政道教授及家族于1998年捐赠私人储蓄建立了“秦惠䇹-李政道中国大学生见习进修基金”(简称:䇹政基金),用于支持高校的优秀本科学生进行科研见习工作。现支持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台湾清华大学等六所高校的优秀本科学生进行科研见习工作,立项并成功结题的学生被䇹政基金管理委员会授予“䇹政学者”荣誉称号。上海交通大学两期100组获得“䇹政基金”立项支持的师生组合中,已有8对师生顺利结题,获得了“䇹政学者”和“䇹政学者导师”荣誉称号。            

2014年9月,李政道曾特地委托交大校长张杰转达他对交大“䇹政”学生及所有交大学子的殷切厚望:希望大家更加自主独立地投身科学研究工作,发扬创新探索的精神,为交大、为中国、为世界、乃至全人类做出贡献。            

李政道图书馆已经成为交大校园的一座新地标,同时也将成为交大师生的一个精神高地。期待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走进李政道图书馆,在李政道先生精神的感召之下,以科学精神拓展全球视野,以人文之光激发家国情怀,博闻、博雅、博学,追寻人生梦想,传承储才、强国、兴邦之使命,弘扬交大之精神,为民族之复兴,社会之进步,人类之文明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