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李政道图书馆上午落成开馆[图]

29.12.2014  01:23

图书馆外观气势恢宏,富有设计感  

李政道的诺贝尔奖牌原件  

李政道科学艺术展揭幕 

  铁锈红色的外墙、棱线分明的轮廓,馆侧一片错落阶梯延伸到天际,这幢坐落于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西南一隅的别致建筑,就是今日刚刚建成开馆的李政道图书馆。 

  李政道图书馆为地面四层,建筑面积约6500平方米。步入大厅,抬头可见由李政道先生亲笔书写的“以天之语,解物之道”,这八个字是李先生一生的追求、感悟与心声,同时也是李馆陈展主题。馆内空间以“天之语”为设计元素,“物之道”为陈展思路,通过问道、悟道、传道及超弦四个部分,展现李政道“物理巨擘、赤子情怀、科艺双馨”的伟大成就。 

  2011年,李政道将其毕生积累和收藏的各类科学文献、研究手稿、通讯信件、科艺结合作品及其诺贝尔奖章、证书和其他各类获奖证书捐赠予上海交大,这些珍贵资料和藏品分十批次陆续运达。值得注意的是,其中诺贝尔奖金牌原件及证书也在馆内陈列。这枚珍贵的奖牌展示了一段辉煌人生——1957年,刚刚31岁的李政道与杨振宁因共同发现“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不守恒”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两人成为历史上首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华人,而当时李政道是诺贝尔奖历史上第三年轻的获奖者。 

  李政道在国外坚持探索科学的同时,以炽热的爱国情怀热忱投身祖国科技与教育事业发展。他传奇的求学经历,宇称不守恒思想产生并最终被证明的过程,在量子场论、基本粒子理论、统计力学、流体力学、天体物理等多个领域持续取得杰出成就,代表科学界接受教皇道歉,与费米、爱因斯坦、泡利、海森堡等物理传奇人物的交往,推动中美高能合作,倡导建立中国博士后制度……这些点滴片段让观众真切走近这位科学大师。 

  李政道倡导科学与艺术结合,认为“艺术和科学就如一枚硬币的两面”,馆内他的随笔画、科艺画作等随处可见。这一陈展的巧思正是来自物理领域“弦理论无处不在”之意,通过科学艺术作品熏陶培养观众的人文艺术修养。 

来源:《新民晚报》 2014.12.28 第03版 

原文: 李政道图书馆上午落成开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