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选登】“礼乐讲堂”首讲成功举办 李鹏云副教授与师生分享《从刘健及其新民族根源音乐谈音乐与科技的结合》

18.10.2017  17:18

      10月16日下午,由我校中国音乐名著课程工作室与音乐德育工作室联合主办的“礼乐讲堂”第一讲在综合楼报告厅成功举办。本次讲堂邀请到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录音艺术教研室主任李鹏云作为主讲嘉宾,围绕“从刘健及其新民族根源音乐谈音乐与科技的结合”这一主题与参加本次讲堂的200余名师生共同分享、探讨与交流中国民族音乐与其背后的传统文化。


      关于作曲家刘健:将科技元素注入原生态音乐
      “音乐中有哪些你熟悉的乐器?有哪些你熟悉的人声?有何特殊效果的声音?这些声音与现实声音世界中的区别?”当现场观众聆听了原生态的云南哈尼族民歌《阿个勒措》与云南佤族音乐《木鼓房》之后,李鹏云副教授抛出了这样一连串的提问。围绕这些问题,李鹏云向大家介绍了最早在中国进行电子音乐创作和研究的先驱者之一,也是全国高等院校首创音乐音响导演专业的开拓者之一,曾任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系主任、武汉音乐学院计算机音乐实验中心主任、湖北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刘健,而以上两首曲目均来自刘健的创作,同时结合刘健的音乐创作经历,李鹏云教授为我们揭示了新民族音乐的民族性、根源性、时代性与科技性。


      科技与音乐的结合:为传统民族音乐的 发展 注入新动力
      李鹏云根据不同时代的技术发展,通过讲述具体事例,围绕录音技术、电子合成器技术、MIDI技术、数字音频技术、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从不同的层面给予音乐在创作观念、表演形式、乐器性能、传播与交流方式等方面以深刻的变化,为现场师生开展了一堂生动、深刻的“音乐与科技相爱”的知识普及课。
      提问与互动环节中,同学们积极参与互动,老师就相关问题与同学进行了深入探讨,现场气氛热烈。


      “礼乐讲堂”是由我校中国音乐名著课程工作室与音乐德育工作室联合主办,源自《礼记·乐记》中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及孔子的“兴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教育思想,故取名“礼乐讲堂”,旨在让大学生了解中国音乐文化的同时,通过有效地价值渗透,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礼乐讲堂”也是围绕我校已获批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试点重点培育项目的《中国音乐名著赏析》课程教学要求,为我校师生搭建起音乐知识普及、中国传统文化弘扬的平台,以此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涵养心性。

 

李鹏云教授与师生分享

 

“礼乐讲堂”活动现场

 

供稿:材料学院

编辑:新闻中心 陈小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