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科创中心 上海将探索人才政策突破和体制机制创新

25.05.2015  12:00

  原标题: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

  当下之上海,向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的决心和理念,已经通过今年市委重点调研课题——“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扎实推进,实现全城总动员。今天召开的十届市委八次全会将审议并通过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

  科技创新,人才为先;创新的第一资源,是人力资源。实施创新驱动,加快建设全球科创中心、落实国家战略,上海比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

  如何将上海打造成不拘一格尊贤使能的人才高地,过去一年多来,探索正积极展开。无论是高校、科研院所,还是知名国企、创业型小微企业……在这些人才荟萃之地,人们已敏锐地察觉到,过去的一年是政策春风频吹的一年。面向各类创新人才的政策环境日趋宽松,与之相应,创新创业的活力,开始在脚下这片土地跃动。

   不拘一格用好人才

  “让科技人才通过创新获益,要让人才‘名利双收’”“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不是管出来的,是放出来的”“既要关注和服务好关键少数人才,也要关注大量草根创业创新人才”……这一年,上海发出了很多和创新人才发展相关的“好声音”,让人印象深刻。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上海的底气,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拥有优渥的人力资源“家底”。得益于历届市委、市政府对人才工作的重视,上海已集聚起一大批高层次人才。

  根据相关部门的最新统计,上海目前有“两院”院士165名,占全国的十分之一;中央“千人计划”专家626人,占全国的15%;全国仅有的4位“顶尖千人计划”专家,就有3人在上海;此外,上海“千人计划”专家557人、市“领军人才”1070人……如此规模的“人才雁阵”,在国内屈指可数。另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全市党政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的总量达到458.07万人。到去年年底,在沪回国留学人才12万余人,常驻上海外国专家8.8万余人,约占全国的1/6;上海已连续两年在“外籍人才眼中最有魅力的中国城市”榜单上位列首位。

  但对标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这一远景目标,上海显然还必须高屋建瓴地科学谋划人才战略。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院长杜德斌研究科技创新战略已有十余个年头。按照他的看法,上海建设科创中心,势必伴随着人才集聚效应,主要表现为知识溢出效应、创新诱发效应、激励效应和“领头羊”效应。“优秀人才在一个地区的集聚所形成的创新生态系统,同样会吸引更多的人才接踵而来。”他以硅谷所在的美国旧金山湾区作为例证,这个只有1.9万平方公里、700万人口的地区,光诺奖获得者就有50多人,有上千名国家工程院和科学院院士,多达几万名的工程师。杜德斌说,放眼世界,全球科创中心在人才类型结构上表现出一些共同的特征:科技化、国际化、年轻化。

  “有时,引进一批人才,就能盘活一个企业,甚至撬动一个产业。”充分认识到创新人才对于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意义,一个更加开放、大胆的用人理念逐渐在政府的决策层面获得共识:上海要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

   对标未来,跨越制度门槛

  上海需要从全球揽才,让更多优秀科学家、技术人员、管理者、创业者等汇聚到上海这个创新平台上。上海还需在人才引进、评价、管理机制上,进一步大胆突破。过去一年中,上海市政府已开始了各种寻求突破的尝试。

  长期以来,作为国有资产,科技成果“变现”后,扣除奖励部分,全部都要上缴。这使科研人员将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大打折扣。去年7月,上海出台了相关政策,将科技成果使用和处置权下放到高校、科研院所。但由于缺少具体实施细则,多数单位不愿承担国有资产流失风险,这使政策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为此,上海又发文要求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投资损失”免责政策,以消除广大高校和科研人员在法律上的后顾之忧。

  不仅科研成果转化收益分配,人才评价的机制也亟待转变。上海市教委去年发布了《关于推进上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分类评价的指导意见》,高校的科研评价将不再依据论文量“一刀切”。这份意见明确,对应用研究人员的评价以聚焦需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重大技术突破为重点;在基础研究领域,要探索建立与国外接轨的评价制度。

  然而,重学历、资历,轻业绩、能力的人才评价机制依然存在,让创新主体来对创新人才进行评价的市场决定机制还有待建立。如何让海外高级人才更方便落户上海?如何让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建设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相匹配?如何改善人才创新创业环境?一道道门槛横在上海面前,突破、跨越,上海将在集聚创新人才上迎来更宽阔的康庄大道。

   广揽英才,探索步伐更大胆

  过去一年间,很多制度正在由下而上、由点及面地突破。

  科技成果转化对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使高校、科研院所不断在各种政策边缘游走,尝试突破。比如,华东理工大学制订了一套“土政策”:教授们获得的专利技术一旦入股产业化,教授团队可享有技术股权以及收益的50%-70%,并计入科研业绩——这在上海高校中应该是最高的奖励比例。

  科研经费中,“人头费”一直是广受关注的问题。在现行科研管理体制下,大量科研经费规定只能用于设备和耗材采购,用于人的支出一般不超过20%。2014年,张江开始尝试科研项目中劳务费比例的突破,将这一比例提高到了50%。

  但是,要打造能吸引、培养、用好人才的良好生态环境,还必须站在参与全球人才竞争的高度。例如,绿卡制度是欧美发达国家在全球开展人才竞争,吸引、留住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制度。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发展,以“千人计划”为龙头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也在整体快速推进,从2008年到2014年,共有1306位外籍人才及其家属以及各部委、省级政府部门推荐的高层次人才,获得“中国绿卡”。那么,如何让外籍高层次人才更容易在上海落户?如何让草根创业的人才能顺利在上海生根发芽?更多难题等待破解。

  上海广揽英才,探索的步伐将更大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