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社区微沙龙成长记

25.02.2016  10:28
              落日的余晖映在窗上,映在一张张朝气蓬勃的面庞上,来自不同的学院同学三三两两围坐桌旁,时而认真讨论,时而开怀畅笑;抑或十几位兴趣相近的小伙伴,伴着音乐靠着窗边谈天说地,这是在同济大学学生社区微沙龙里常出现的场景。
      空间推动交流,“W+”社区微沙龙逐步成型
      2014年底,在校党委的部署下,党委研工部、资产处、后勤集团等共同推动,在学校研究生聚集的社区,选取公共活动空间改造为环境舒适、贴近学生需求、促进交流的“研究生社区微沙龙”,希望能够打造学生自发的小规模、便捷易行、学科交叉的社区多功能交流平台,倡导由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组织的创新交流模式,旨在激发学生跨领域、跨学科、跨文化的交流和探索志趣,与不同领域的伙伴有更多机会思维碰撞和交流探讨。
      2014年11月,彰武路校区研究生宿舍1号楼“研模时光”学术微沙龙启动使用;2015年6月,嘉定校区朋园1号楼“研途嘉友站”创新微沙龙启动使用。2015年11月,党委学工、研工部和学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室在两处微沙龙运营的基础上,将“研究生社区微沙龙”整合升级为“W+”社区微沙龙平台,下设不同特色的系列微沙龙,包含“W-cafe”学术微沙龙、“W-cafe”创新微沙龙、“W-cafe”文化微沙龙等,功能定位在学术交流、主题分享会、党团活动、核心价值引领等,并计划进一步将微沙龙拓展到本科生社区。
      贴近学生需求,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微沙龙的建设倡导学生自主参与、自主管理,通过空间改造设计比赛、管理团队公开招募等方式,引入我校优势专业学生形成团队,从选址、设计、硬装、软装、logo设计、运行管理等全过程由学生为主体,辅导员指导来完成。彰武校区“W-cafe”学术微沙龙由化学系研究生吴星海团队负责设计、装修和运营管理。嘉定校区“W-cafe”创新微沙龙装修设计采用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生黄舒怡团队创作的“创想地带”方案。微沙龙logo由设计创意学院研究生汤含语设计,选取工、文、理、医四大学科门类学士服垂边的饰边颜色,分别为黄色、粉红色、灰色、白色,组合形成手牵手共同组成一间小屋,寓意在学生社区实现“学科牵手”与“思维碰撞”,来推动交流与创新。

      微沙龙目前运营模式主要采用线上预约、线下活动的方式,包含团队活动和自由话题两种形式。团队活动申请场地即可,自由话题则是由1位在校同学通过微信平台预约场地并发布交流话题,其他感兴趣的同学都可响应参加,由2人以上回应者活动即可举行,并可提供免费的咖啡茶点,以“你交流,我买单”的形式,营造一种氛围轻松的面对面交流模式,增强互动性。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已投入使用的“W-cafe”学术微沙龙、“W-cafe”创新微沙龙分别都已接待上百场小型交流活动,共接待上千人次。


      线上线下模式,引发社区生活新潮流
      目前“W+”社区微沙龙准备开发一款基于同心云的轻应用APP,拟将学生社区中的阅览室、活动室、健身房等资源整合,同时分阶段按照学生社区组团布局建设“W-cafe”微沙龙,供同学们预约使用,以社区为平台,学生个人或社团、支部、班级等各类组织可在APP上发起并参与各类活动,实现线上预约场地和发布活动、线下见面交流的O2O模式,同时统筹设计组织学生二手交易市场、文化交流TALK SHOW、特色主题分享等品牌活动,结合学生需求进行教育引导,让学生走出寝室,乐于交流,营造温馨、活泼、欢快的社区氛围。
        依托专业知识,党员@社区在行动
      在学生社区营造好的空间和环境,激发学生自主交流的同时,也需要引入好的活动和项目。党委学工、研工部依托院系力量,在微沙龙的活动中开展了“贵圈原来如此!”跨学科交流、党建活动日、校友分享沙龙、数学建模主题交流等品牌活动。为了进一步将有影响力的活动和项目全面拓展到学生社区,学校立足微沙龙,与院系充分沟通后,逐步形成了“依托学科专业知识,推动朋辈交流活动”的思路,统筹数学系、外国语学院、医学院、口腔医学院、法学院和经济与管理学院的研究生党支部,组建党员服务帮帮队,在本科生社区开展“党员@社区”系列党员服务活动20余场,打造了“高数赶集日”“言外之驿”“医心为你”“关爱口腔”“法律加油站”“研途有你”等活动品牌,系列服务活动得到了同学们的充分认可。很多院系还在学生社区实行党员寝室挂牌制度,有些已坚持十余年,学生党员们在社区亮出党员身份,督促自己做一名合格的党员,践行“我是党员,有事请找我”的承诺。
      经过一年多的摸索与尝试,我校党建进学生社区工作取得了一些新的成效,同时也发现了更多的提升空间。相信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一定能够在学生社区里培育一方交流分享的沃土,让创新思维在这里生根发芽,任学科碰撞在这里形成强大的头脑风暴,由核心价值在这里引领风潮,把这里打造成为更加温馨、文明和富有朝气的场所,成为同学们健康成长的快乐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