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王乐耘特别研究员获美国材料学会Henry Marion Howe奖[图]

31.10.2015  23:32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轻合金研究所镁基能源材料研究室特别研究员王乐耘博士在2015年美国材料科学与技术大会(简称“MS&T”大会)上与四位合作者一起获得了美国材料学会(ASM)颁发的2015年度Henry Marion Howe奖。这个奖项以美国著名冶金学家Henry Marion Howe (1848~1922)先生命名,自1923年起每年颁发,以表彰在Metallurgical and Materials Transactions系列期刊上发表的年度最佳论文(注:2014年该系列期刊共计发表论文876篇)。

王乐耘博士的获奖论文题目为“In Situ Characterization of Twin Nucleation in Pure Ti Using 3D-XRD”。这项工作借助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APS同步辐射光源的高能X射线线站完成。通过最新的原位三维X射线衍射技术,王乐耘博士及其合作者研究了多晶纯钛在外力作用下的孪晶形核。与传统粉末衍射通过研究织构变化来分析多晶材料中整体孪晶行为的方法不同,三维X射线衍射技术采用特殊的衍射采样及相应的程序算法,可以同时解析多晶材料内部上百个晶粒的空间位置、晶粒取向、即时应力状态等信息,为研究单个孪晶形核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这项工作通过追踪若干基体晶粒在孪晶形核前后的应力状态变化,首次测量了纯钛内部孪晶形核的临界分切应力。此外,该工作还研究了邻近晶粒中的位错滑移对于基体晶粒中孪晶变体选择的影响。该工作为理解孪晶形核过程以及准确模拟六方金属塑性变形提供了重要依据。除了王乐耘博士之外,这项工作的其他作者分别为来自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Thomas Bieler教授、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Armand Beaudoin教授、阿贡国家实验室APS光源的PeterKenesei博士以及德国DESY光源的Ulrich Lienert博士。该获奖近期在阿贡国家实验室APS光源的新闻主页上被专题报道。

王乐耘博士毕业于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化工与材料系,先后在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及德国亥姆霍兹材料与海洋研究中心从事材料研究,研究领域为金属材料及同步辐射技术。在加盟上海交通大学之后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稀土强化镁合金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