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天使投资人查立 自诩"90后"的创业"喜马拉雅熊"

23.05.2015  10:53

  看上去,天使投资人查立就是创业界的一个“另类”。这个已经年过半百的“投资老兵”,最喜欢称自己是“90后”,不仅总爱和“90后”待在一起,连自己的创业团队中四分之一也都是“90后”。因为特别喜欢熊这种动物,他还给自己取了个网名叫“喜马拉雅熊”,日常用的手机外壳也是一只卡通熊的图案。

  可是作为一名天使投资人,他又偏偏对钱看得很淡,从来不把赚钱作为投资目的,也不担心自己的钱有一天会“打水漂”。

  就是这样一位投资界的“老男孩”,一路走来攒下了丰富的人生经历:毕业前一周,被学校开除;第一次创业就取得巨大的成功,第二次创业又变得一无所有……

  查立说,这正是自己会从企业家变身天使投资人的原因,“我是个有故事的人,而做天使投资人,可以从创始人身上发现更多的故事。

  遵从自己的个性,这个“天使”最青睐年轻创业者和各种“看不懂”的创业项目。

  因为另类,被大学除名

  查立的人生经历从一开始就注定与众不同。

  查立大学学的是油画,1977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在那个50万人考美院,最后只招50人的激烈竞争年代,查立的成绩无疑是出色的。然而就在离毕业还有一个星期的时候,他却被学校除名了。“我至今不知道自己被开除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但他也承认,在那个年代,自己做出的事情,无疑已经离经叛道。

  “当时我在大学里翻译了中国第一本抽象艺术的书,这本书在同学间广为传阅,但是在当时的美术教育界,无疑是出格的。”查立说,如果不是被学校开除,自己很有可能会留校任教。可是命运偏和他开了个玩笑。

  被开除的查立,在安徽阜阳的一所农村学校找了份教书匠的工作,一做就是3年。但是突然有一天,他甩手不干了。“因为我实在受不了每天待在学校的茅草屋里。”查立决定出国去看看。

  1986年,25岁的查立开始了在英国伦敦大学的留学生涯,当时学的依然是与艺术相关的媒体专业。虽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了,平时也能靠卖画养活自己,但是一成不变的生活又让查立心生厌倦,“就像在阜阳茅草屋一样,想到要这一个小天地里靠作画度过一辈子,实在是太没劲了。

   自称“90后”,创业始于1990年

  直到现在,查立都觉得自己骨子里还是个艺术家。尽管没有成为一名真正的油画家,但他并没有感到太多遗憾。

  “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我突然发现,原来企业才是一个真正的学堂,在这里可以学到大学里学不到的所有东西。

  于是,从那时候开始,查立如海绵般在企业里拼命的学习,也开始了频繁的跳槽。“差不多三四年的时间吧,我跳了有十几家企业。”从广告、设计、媒体、出版社再到电影、高科技……,查立把所有能干的行当全都干了一遍,也一路从欧洲跳到了美国。

  在美国,查立再一次发现,在企业中的自己,不管是工作,还是赚钱能力都比当地人做得更出色,“既然在企业里干活已经不好玩了,那为何不出来创业呢?”这一次,查立走到了创业的边缘,这一年是1990年。

  查立说,他喜欢将自己定义为“90后”,除了欣赏“90后”的年轻朝气,也是因为自己的创业之路就是始于1990年。

   两次过山车般的创业经历

  如今的查立是著名的天使投资人,也是起点创业营的创始合伙人,手里还掌握着2亿元的创业投资基金。但查立说,他从来没有把自己看成一个投资人,而只是一个创业群体中的老大哥。“我觉得创业实在是太好玩了,那么多的故事,不同的投资人遇到不同的创业者又能碰撞出不同的火花。”但查立能理解创始人的痛苦与快乐,也知道钱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其实并不大,“重要的是要帮助他们走上成功,我个人就是这样一路走来的。

  查立自己有着丰富的创业经历,但恰恰是最早的两次创业,在他看来却是给后来者指路最好的素材。

  第一次创业,他拉来两个美国人一起帮助世界500强开拓市场,因为没有多少启动资金,就在3个人家里的客厅轮流办公,6个月后,他们搞定了一个大客户,才开始招员工租办公室,两年后,他们的公司被成功收购,一下子赚了个钵满盆满。第一次创业就这样成功了。“我第一次体会到创业原来是件很容易的事情。

  成功来得太轻易,还没有过瘾的查立马上开始了第二次创业,这一次,他决定大展手脚,做一件改变世界的事情。“我开始拼命砸钱,去租全纽约最好的办公室,大肆招兵买马,梦想着做一个全球最大的商业数据库的大数据公司……”但是这一次,他却摔了个头破血流。

  “第一次创业我一分钱不花就成功了,第二次创业有计划有场面,但是不仅没赚到一分钱,还把我之前赚到的钱全都赔了进去。”查立说,就像天堂和地狱,他用4年的时间都走了一趟。

  最后那天,办公室里所有的设备已经被拍卖,近百名员工被遣散,查立一个人站在位于第五大道的办公室前,面对着斜对面的帝国大厦,看着天一点一点暗了下来,风吹过时,废纸散落了一地,失败感、耻辱感,各种感觉一股脑儿涌上了心头。“这一次的失败,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这一年,查立40岁不到。他明白了,成功不能复制,创业不是实现自己的梦想,想得再好,没有市场没有客户也没有用。另外聆听很重要。“这两年里,其实很多事情别人都提醒过我,但我都没有听进去,直到把钱全部烧完。

   特别青睐大学生创业者

  因为自身特殊的经历,做“天使”后,查立特别青睐年轻的创业者,他甚至鼓励大学生休学也要去创业的“天使”。

  在他的起点创业营,每一年都会有两三期的“创业预备役”活动,每次从100多个项目中挑10—20个进来孵化,而其中总有那么几个是大学生的创业项目。“大学生的创业项目我都会优先看,给他们更多一点照顾。

  如今势头正劲的“饿了么”就是第一批进入“创业预备役”孵化的大学生团队。当时,查立就发现,这个团队不一样。

  第一次和这个团队聊天,对方告诉查立,自己一天的业务量是两三千单。当时查立觉得一点不稀奇,因为能做到这个订单量的,在全中国至少四五千家,而且大多数都是大学生做的。“可是我再问他们,年底预计每天多少单时,他们脱口而出:10万单!”虽然这个回答让查立觉得这帮年轻人有些不知天高地厚,但是恰恰是他们打破了经验的枷锁,“一年增长30%对创业者是枷锁,如果按照经验,一天10万单是根本不可能的,但如果说做到30%就满足了,就没有今天的‘饿了么’。

  慢慢的,查立发现,“饿了么”简直就是自己第一次创业的“翻版”。“这个团队非常会省钱,一开始他们只借两个工位,然后去蹭免费空间。后来团队发展到了二三十人,他们才换了一个最小最便宜的房间。”在查立眼里,省钱也反映了创始人的情怀,显然,这个创始人有创业天赋。

  果然,“饿了么”在当年年底就完成了日接10万单的业务量,第二年日接单数达到50万单,让查立彻底对他们刮目相看。

  不过,也有大学生不买他的账,让查立非常的郁闷。

  那是一个来自广西农学院的学生,他开发的一款心灵游戏在一个国际性创业大赛中获了奖,查立一眼就相中了这个有意思的项目,想要“”他,甚至愿意连股份都不占,就是陪着玩儿。可是最后,这个男生却被吓跑了。

  “大概是因为我让他先休学一年,投入精力把游戏做出来吧。”查立告诉这个男生,如果学校不同意,他可以去找校长谈。但恰恰是这番话,让男生连夜买了火车票逃回了家。

  “其实大学生们休学创业并不丢人,创业,就要把自己逼到绝境,哪怕是退学,卖掉房子也要去做,何况越年轻越输得起,我都输得起,年轻人还怕什么呢?大不了重新再来。”可是,查立遗憾地发现,很多创业者却缺少这样的激情和勇气。

   喜欢投钱给看不懂的新技术

  作为中国最活跃的天使投资人之一,查立每天都要见很多创业者,不少稀奇古怪的项目,看多了也会晕。可是查立始终觉得,在看不到公司盈利前景的时候,投人更投新技术。

  查立提到了一家叫泽方能源的公司。这家公司是利用生物材料,帮助油田增产的环保项目,创始人段浩找上门来的时候,公司拿不出数据,也没有产业应用过,产品的核心技术查立更是听得云里雾里。但是查立从这个来自延安,花了8年时间研发技术的男人身上,看到了一种叫坚持的东西。他判断,这种技术一定很超前。

  第一次和团队碰面,查立就花了半小时听段浩讲技术,可是还没有听明白多少,查立就因为有事被人叫走了。没想到,对方以为查立不感兴趣,连夜发来了一条很长的短信,这下查立火了,“谁说我没有兴趣了?我只是有事情先走了。”查立马上把段浩叫了过来,告诉他,“只要别人没说No,自己绝对不能先放弃。

  在没有商业模式,也找不到市场证明的情况下,查立还是投了钱进去。投了钱还要帮忙,查立给段浩指了一条路,“你们去美国试试看!”两周后,段浩就签了合约回来,去年年底已经签了50口油井合约。今年,段浩又带着他的新技术去了中东,第一次去阿曼,合作意向书就又来了,这一次数字变成了2000口井。

  “那些新奇的,创新的,甚至是我不懂的项目都是我愿意去投的。”查立说,做天使投资与个人爱好有关,自己就特别偏爱投轻资产,几乎没有投过重的项目,也几乎没有投过相对传统的行业。不过眼下,让他最苦恼的是,“看不懂的项目”越来越难看到了。

   最痛恨不诚信的创业者

  曾经有一天,查立站在马路边,看着车水马龙,想着自己的钱可以用来做什么,“买100辆奔驰吗?”“太没意思。”“还不如投一个企业,哪怕是亏了,也很好玩。”那一刻,查立觉得,做天使投资人,大概就是不把钱、不把回报作为唯一目的的人。

  这一点,在查立身上表现的尤为明显,他甚至愿意不和对方签合同就直接投钱。只是没想到,第一个案子,就让他栽了跟头。

  那一次,查立相中了一个创业者,因为之前已经认识了一年多,查立决定不要合同,就把钱打给了对方。没想到,对方第二天就过来坦白说,公司有着一堆的债务问题,查立想着此人还算诚实,决定继续支持。可是,对方却越变越坏,最后将钱用完不说,连查立的电话也不接了。这一次的试水,对查立打击很大,从此他再也不敢和创业者不签合同,也开始痛恨不诚信的创业者。

  查立还很反感那些只谈梦想没有行动的伪创业者。他觉得,“真正的创业者是不讲梦想的。

  在他看来,行动比想法珍贵一万倍,做决定比不做决定珍贵一万倍,做错误的决定也比不做决定珍贵一万倍,对创业公司来说,要碎步的试错,不要大步试错。一旦有成功的迹象,就要大步的迭代。

  他自有一套筛选人的方法,“看人,直觉很重要,这需要从各个维度综合考量,比如这个人聪不聪明,从哪个角度来说问题,是不是诚实。”简单的聊过之后,查立就会把那些只想来混钱的人给剔除出去。

  在觉得创业想法可行之后,查立还会到创业者的办公地点去考察,“办公地点简陋点没事,我只是很喜欢看创业者到底在干嘛。

  不过查立坦言,很多东西还是得先掏钱成为公司的股东之后才有机会再过程中真正弄个明白,“比如,商业模式,就不是一下子能完善的,这需要时间来打磨。

  虽然做的是投资人的角色,但查立始终认为,创业是不需要导师的,每个创业者的idea一定是自己想出来的,天使只能从旁指点,帮他们少走弯路,不犯致命的错误。

   上海是创业的“隐奢地

  1999年,查立有一次偶然经过上海,就发现这个城市和北京完全不一样,挺安静的。

  对于这点,查立有个很形象的比喻,他觉得,奢侈品中有像LV这样的“土豪”品牌,但也有些品牌很低调、很小众,是“隐型奢侈品”。相对应的,北京就像是LV,而上海就是一座“隐奢”的城市。“这样一座冷静、不跟风的城市,尤其适合创业。

  “创业不是靠大张旗鼓去说出来的,真正的创业城市,政府不需要多做什么,让市场去自动调节好了。”有一件事让查立触动很深。一次,他被某创业组织邀请过去做演讲,规格不低、参与者也有好几百人,演讲开始的时候,领导还没到,查立想着这下可好,可以放开说了,于是在台上滔滔不绝地说了2个多小时,等到他演讲完了,这才发现,领导一直在后面静静的听。

  1999年,查立选择了上海开始做孵化器idea factory。2012年,他创立了“起点创业投资基金”和“起点创业营”,前者是个人民币的机构天使,后者是一家创新型的创业孵化器。在莘庄镇政府的支持下,落户在莘松路上的智慧园。孵化器完全公益,绝对不挣钱。

  查立说,中国还缺少有经验的愿意投早期项目的投资人,而他的投资基金,主要做种子和A轮的领投投资人,不做跟投,他希望帮助更多早期的创业团队,也希望能等到中国的扎克伯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