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姑娘扎根海岛 7000个日夜看"风云变幻"

15.09.2016  15:38

原标题:扎根海岛7000个日夜看“风云变幻”  

 上海海洋气象台洋山港气象站  /朱泉春 

  沈其艳在查看气象设备  /朱泉春

  这个季节的小洋山岛上,美丽的小城子山山间开满了一簇簇长茎粉紫色的花,形似彼岸花,当地人将它叫做“海蜇花”,如果这一年的海蜇花开得漂亮茂盛,当年渔民的海蜇必定大获丰收。

  “今年花开得特别好!”沈其艳弯腰从根部折下海蜇花的一枝花茎,熟练地翻折了几下,就把花编成了一条天然的项链挂在脖子上,艳丽的花朵把她的脸映衬得红润,她笑着说:“小时候我们就这样玩的。

  这个当年在山间折花扮美的土生土长的渔家姑娘,如今已是上海海洋气象台洋山港气象站的站长。沈其艳和她的丈夫费燕军一起,扎根小岛,记录着小洋山岛的“风云变幻”。

   渔家姑娘爱上气象工作

  时间拉回到1997年,为了配合洋山深水港的筹建和论证,上海气象局气象研究所在小洋山岛上建了一个气象站,用于观测记录温度、湿度、风向等基本气象要素。说是气象站,其实只是一个建在高处的气象哨,离沈其艳家很近,主要依靠人工观测。这个渔家姑娘当年才20岁,一有空就喜欢去气象哨玩。

  老气象员看着姑娘好学,便手把手教她些气象知识。在观察了一段时间后,老气象员觉得这个女孩子认真心细,是跟气象打交道的苗子,恰逢气象局也有意在当地挑选年轻人做气象观测员,沈其艳就被破例招进气象站工作。

  为了尽快上手业务,沈其艳一边跟着老站长学,一边每晚自己琢磨气象书籍。只要市区有培训,哪怕来回赶上五六个小时也会去参加。一次次的培训和实战,这个好学的“门外汉”很快入了门,还慢慢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依靠目测就能说出大概的风速、能见度等基本的气象数据。

  2005年,洋山港气象站被正式列入国家观测站,搬迁到小城子山上。

  从1997年至今,沈其艳所在的洋山港气象站一天不间断,收集了将近20年的珍贵详细气象资料,无论是对气象论证还是洋山深水港开发的前期论证、建设的服务保障,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港口行业,很大程度上都是靠天吃饭,首当其冲要了解的就是当天的气象条件和潮水情况,所以对气象信息的依赖程度很高,尤其是碰上特殊天气。”上海深水港船务有限公司安全总监沈永春告诉记者,拖轮的试水作业很多时候都在恶劣天气的临界状态,为确保大轮船靠泊先行安全评估。

  气象站实测和预测的气象资料和及时预报,首先意味着要保证港口生产安全,另一方面,及时开始作业,避免港口生产延误,也是为了提高装机效率和码头利用率,保障港口运营的经济效益。

  这是一份需要细心、耐心、责任心的工作。2014年以前,洋山港站的很多气象设备还没有实现自动化,数据记录、上报全靠人工,几点几分要观测什么项目,规范手册都有规定,差一分一秒都不行,这也是世界各国气象部门共同执行的标准;各种气象仪噐每天要巡视、定期要维护,确保设备标准化及记录准确度。只有经过严格规定观测的各种大气物理现象的数据,才有可比性和同化性,才具有保存的价值。

  上级单位上海海洋气象台对沈其艳的认可就简简单单一句话:“小沈在那里就放心。”上海海洋气象台副台长马红娥告诉记者。

   以站为家清苦生活

  “放心”这二字的评价,对沈其艳来说,就是将近7000个清苦艰难的日子。

  洋山港气象站海拔80米,虽然听着不高,但沿着山路爬上去并不轻松。2014年站点改造翻修以前,根本不存在现在的水泥阶梯。小洋山旧称羊山,以岛上多羊而得名,现在还有人在山上养羊,气象员们上下山的路,都是人走多了踩出来的,跟羊肠小道并没什么区别。以前小道两边野草茂盛,天黑了上下山提心吊胆,不用说碰上大风大雨、烈日严寒了。就是这样的山路,沈其艳临产前半个月还照样走着。

  比起曾经的日子,站点改造以后简直是“天堂”,该有的生活设施都有了,虽然直到现在,烧饭用的煤气罐、蔬菜粮油、业务上需要的设备都要靠人工往上背。

  更早的苦日子也不是没有经历过。

  沈其艳回忆,当年为了配合洋山港建设,岛上居民已经开始动迁,然而站点还在翻修没地方住,她只能暂时借住在一户民房的楼梯下,只够放一张床的空间,她一个人爬进爬出,在夏天被热醒也是常事。早先,电还没有通的时候,要么就用发电机发电,或者就干脆点着蜡烛工作,没通自来水,要用水就用大水缸里储的井水,洗澡上厕所都是难事。

  不方便的还有交通。气象站值班24小时都离不了人,除了炊事员,其他的4个人两人一正一副搭班。配合港区建设动迁,2003年,沈其艳就把家安在了惠南镇,在东海大桥没有建成之前,在岛上一待至少一个礼拜,最长一个月也待过。那时候她上班的路线也颇为周折。先要从南汇坐车到芦潮港,从芦潮港摆渡到大洋山岛,再从大洋山岛摆渡到小洋山岛,一路要花半天时间。

  洋山港在东海的前沿,比起城市,这里对恶劣天气的感知更加明显。“对气象部门来说,缺测、迟测都是重大失误,而小沈最大的优点就是仔细、守时。”马红娥说,“碰上再恶劣的天气,她都会上岛,真的是爱站如爱家!”有一次,风浪大得摆渡船都险些靠不上码头,沈其艳的姐姐都劝她回家,虽然害怕,她还是咬紧牙关坚持上班去。

  “在小洋山岛上,碰上大雾、大风、台风、寒潮这样的恶劣天气是家常便饭。设备没有自动化以前,到了时间点该上去观测记录数据,就算是冒着生命危险也要上去。刮台风的时候还需要每小时一次的加密观测,两个人就要用绳子绑在一起去。”沈其艳告诉记者。

  不过最让她害怕的还是打雷。夏天多雷暴天气,有一次她上观测点去记录数据,一个滚地雷就打在她脚后跟,那一次,值班室的电话机被打坏,整个站点的房间都泛了一下红光,所有设备都跳闸了。沈其艳的害怕,一是被雷吓得不轻,二就是担心设备。她说:“数据不能正常传输,就好像要了我的命。”即使是睡在家里的床上,她也容易半夜惊醒,一下分不清自己身处哪里,有没有错过观测时间。

   家庭的支持让她坚持下去

  气象观测这条路一走就快二十年了,家庭背后的支持,才让沈其艳这种坚持变得更顺理成章。

  沈其艳的丈夫费燕军高高大大,一身黝黑的皮肤,原本在港区工作。因为担心妻子值班害怕,费燕军经常上山陪着,运送“物资”上山肩扛手提绝不让她沾手,俨然和妻子一样把气象站当成第二个家。家里的“买汏烧”事情,费燕军也是一手包办,说起沈其艳满脸骄傲佩服。因为费燕军也是当地人,既对海况熟悉,又和附近人相熟,2010年,他也加入了洋山港气象站,主要负责海上气象设备的维修。

  费燕军的工作格外辛苦和危险。每次出海,最少也要4天,长则半月,海上没有信号,电话都不通。每次丈夫出海风浪一起,沈其艳就在陆上担忧。

  两边老人对他们的工作都很支持,但对女儿,夫妻二人一直觉得亏欠很多。

  女儿小的时候跟沈其艳很亲。沈其艳清楚地记得,女儿3岁的时候老人抱着她送妈妈出门,一路要送到公交车站,两人你看我,我看你,大人小孩都是眼泪汪汪。熬过了多年,沈其艳有一次帮女儿整理房间,无意中看到女儿的日记,写着“妈妈我好想你……”眼泪刷刷地就掉下来。“只有在那个时候,我对自己的选择有过动摇。

  但是这个家庭,还是有着别样的“浪漫”。

  女儿放暑假的时候正好是汛期,他们不能请假陪女儿出去旅行,小的时候,沈其艳只能把小孩子也带上山,陪妈妈一起值班。现在值班是两天两夜一翻班,逢年过节排到值班,就一家子在冷冷清清的气象站里团圆。

  很多人没有切身体验过,不会相信在繁华的大上海,还有人坚守在这种地方。多年来,上海海洋气象台不少招聘来的人都“逃跑”了,而且是看了看就走。

  其实,沈其艳不是没有别的机会。港区有公司也向她抛来橄榄枝,工资翻倍,承诺几年后还能解决编制问题,但她还是婉拒了。她说:“当年岛上的动迁居民就有机会分配的港区工作,我收到通知书都没有拆开,现在对气象有了那么深的感情,更加放不下了。

  山上的海蜇花开了一茬又一茬,沈其艳就跟这漂亮的花一样,在小洋山岛上扎根了。用她的原话来说,就看看日出,看看日落,在这万籁俱寂中享受海洋性天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