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网】上海新增14位院士:绝大部分为“60后”,10位来自高校

11.12.2015  16:51

根据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12月7日公布的2015年院士增选结果,两院共增选院士131位,其中14位来自上海。

上海交大的景益鹏和陈国强、上海交大外籍专家安德森·林奎斯特、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的唐勇、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张旭和徐国良、同济大学的陈义汉和常青8人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宁光、上海交大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的张志愿、复旦大学的陈芬儿、华东理工大学的钱锋、二军大的孙颖浩、中国银联的柴洪峰6人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此前,上海两院院士的平均年龄近80岁,而此次当选的最年轻院士有3人,年龄均为50岁,其余新院士除一人外均未满60岁。

今年上海的高校成为最大的赢家,新增院士14席中占据了10席,其中上海交大占据了5席。

复旦大学陈芬儿:勤奋的制药专家,当选院士很高兴


今年是陈芬儿教授来到复旦大学的第十八年。在复旦大学化学系师生的眼中,他科研能力极强,态度极为严谨。正是这位“教授发明家”,在精细化工制药技术领域取得了全球瞩目的成就,研发了多项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原料药合成技术,做出了数以亿计美元的重大贡献。

世界500强企业罗氏公司曾提出以10万美元的月薪聘请陈芬儿加盟,在欧洲为他建立实验室,都被陈芬儿一一拒绝。陈芬儿说:实验室只能建在中国,建在上海,建在复旦大学。2004年,罗氏公司出资3600万元在复旦建立了联合实验室。这就是化学西楼北侧“小白楼”的由来。

每年,陈芬儿的团队几乎都有3个制药或新药项目投入生产。

勤奋”是在学生对陈芬儿的概括:每天工作到凌晨1、2点,检查完实验室就直接睡在了办公室。早上7、8点起床,又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有学生评价陈芬儿:“陈老师精力太充沛了!有一次他去北京出差。早上去晚上归,回来直奔实验室,照例干到半夜三更。

多年以来,陈芬儿一直坚持在科研一线,他说,他喜欢自己动手做事情,而且要解决重大的科学工程问题,如果自己不在一线工作,很难判断情况。至今他也时常到工厂,和工人师傅一起做事、聊天、吃饭。他觉得能够从经验丰富的工人师傅那里,得到很多启示,反过来又能够带给他在科研方面的灵感。

责任一词,陈芬儿常挂在嘴边,“我刚开始做这一行的时候是出于兴趣,40岁之后就变成了责任重于兴趣。我们现在享受的是前人多少代的努力创造的成果,那么我们这代人,也应该给后代留下些什么。一想到这个,我就精力无限。

得知自己当选院士,陈芬儿很高兴。生于1959年、作为一名“年轻”的院士,他还想要踏踏实实做点事:一是在近几年内再做几个原料药生产新工艺的重大创新项目,希望能够为国家做出贡献;二是建立一支药物化学和精细化工领域的学术研究团队,培养几位相关领域的年轻学者,在复旦形成一个独特的学科。

同济两名院士:分别在医学与建筑学有创新突破

同济大学医学院陈义汉和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常青两位教授当选中科院院士。分属中科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及技术科学部。

陈义汉教长期从事心脏内科临床工作和基础研究,早在2003年,陈义汉等就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人类心房颤动致病基因,鉴定出了人类心房颤动的部分遗传学和电生理学机制,成果发表于《科学》杂志。

此后他带领团队在心房颤动等心律失常的机制和干预研究方向上,又取得一系列重要发现,为中国在国际心律失常研究领域赢得了一席之地。其领衔的“心律失常发生机制研究”团队,还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资助。陈义汉教授的科学发现已经被写进数十本国外教科书和专著;国际诊疗指南也多次引用他们的工作。他曾以第一完成人身份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常青长期从事建筑学新领域的开拓性研究,他率先提出了介于“维持历史建筑旧貌”与“毁旧建新”之间的第三条道路——保持城乡地方历史特征和多样性活力的“适应性再生”途径,发展了”历史环境再生”学科方向,建构了符合国际学术标准及中国文化语境的“历史环境再生”基本理论。

他将建筑学与工科的土木、材料等学科,和文科的历史、文博等学科交叉整合,领衔创办了国内第一个“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他还成功主持和主创了从上海外滩地段到西藏日喀则宗山等全国多处保护与再生重大工程设计,为学科建设提供了典型实践案例,引领了国内历史环境再生的工程实践探索。他于2009年当选美国建筑师学会荣誉会士,曾先后荣获教育部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一等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瑞士首届Holcim国际可持续建筑大奖亚太地区唯一金奖、亚洲建筑界最高奖——亚洲建筑师协会建筑金奖等国内外重要奖项。

华东理工院士钱锋:打破中国乙烯行业长期依赖国外局面

华东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钱锋教授1961年出生于江苏镇江,1982年毕业于南京化工学院(现南京工业大学),1988年获得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工业自动化专业硕士学位,1995年获得华东理工大学工业自动化专业博士学位。曾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等。

钱锋针对乙烯、精对苯二甲酸(简称PTA)、炼油等重要的代表性石化装置,创新性地将化工过程物质转化机理与装置实时运行信息相融合,完成了中国首项自主创新的乙烯装置优化运行技术与软件研发,并在国内乙烯行业全面推广应用。

此举打破了中国乙烯行业先进控制与优化技术长期依赖国外引进的局面;在国内率先开展精对苯二甲酸装置全流程优化运行技术研究,取得了多项填补国内空白的独创性成果,为大型PTA 装置成套技术自主创新作出了重要贡献;其发明的汽油在线管道调合优化运行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并在金陵石化等千万吨级炼油装置应用。相关研究成果已在20 余套大型石化装置上成功应用,保障了其高效、低耗、长周期平稳运行,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荣获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入选中国高校产学研合作十大优秀案例。





    原文来源: 澎湃新闻网   |  发表时间:2015-12-08   |  作者:韩晓蓉
    原文链接: 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06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