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个学龄儿童中有4个孤独症患者 52%的孩子为新发病例

09.11.2015  16:05

  针对北上广等全国8省市、超过10万6-12岁学龄儿童的调查显示,孤独症患病率为0.41%,其中52%的孩子为新发病例,男女比例为4.7:1。昨天,“IMFAR亚太区孤独症论坛——上海2015”开幕,主办方之一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公布了有关一项中国儿童孤独症研究的最新流行病调查数据。专家指出,目前正在推动建立18个月早期筛查防治网络。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多病因的复杂神经发育性疾病,该病以社交功能受损、语言障碍、兴趣局限和重复刻板行为为主要临床特征,由于患儿广泛性功能受损,导致不能融入社会。2014年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发布数据显示,在美国,每68个儿童中就有1个患有孤独症,这个数字远高于癌症(1/1500)、糖尿病(1/500)的发病率;美国每年用于孤独症相关费用高达50亿美元,远远超过智能低下(12亿)、哮喘(9亿)等疾病负担。

  “孤独症的实际发病情况,远比人们想象的要严重。”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副院长、小儿神经内科专家王艺教授介绍说,此次对外公布的调查结果仅限于普通学校的儿童,不包括特殊学校和康复机构里的儿童。“目前全球对于孤独症的病因知之甚少,50%-60%患者的病因尚不清晰。”王艺说,现有的诊断正从行为学、临床症状及表现,过渡到用生物标志物以及客观的、量化的指标进行诊断。

  越早发现、诊断和干预,效果越好,18个月是对儿童孤独症筛查的最佳时机。对高危人群早期而有效干预,对儿童今后正常入学、回归社会将十分重要。目前,由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历时3年进行“儿童孤独症诊断与防治技术和标准研究”项目,就在探索建立社区早期筛查防治网络,让更多儿童得到早期诊断和干预。

  专家也提示家长,从行为、眼神等反映、反馈,可以早些发现孩子的不同。比如与孩子交流时,他不注视你,表现为“听不见、注意力不集中”,没有互动,同时还包括重复一些刻板行为,比如乘电梯、开关灯等。

来源:新闻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