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结果公布 复旦大学获3项一等奖,2人获青年科学奖
日前,2017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简称教育部奖)结果公布。复旦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三个项目“有序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的创制”、“基因组拷贝数变异的突变机理与致病机制研究”、“内镜微创治疗上消化道肿瘤技术体系的创建与推广”荣获2017年度教育部奖一等奖;物理学系特聘教授张远波、附属中山医院肝外科副主任医师高强荣获2017年度教育部奖青年科学奖。另外,我校参与合作的项目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
有序介孔材料具有均一可调的孔道、高的比表面积和大的孔体积,在许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水相中利用软模板方法合成有序介孔高分子和介孔碳材料一直是介孔领域重大挑战。“有序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的创制”项目提出了全新的有机-有机自组装路线,发明了高度有序的介孔有机高分子材料,进一步对该材料碳化得到目前最稳定的介孔碳分子筛材料;通过系统、深入研究,取得了系列原始创新性成果。这些研究工作被 Angew Chem、Chem & Eng News 等推荐介绍和引用,多项工作被国际同行认为是“第一次”的发现,对介孔材料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第一完成人赵东元教授在国际会议上作大会邀请报告100余次、担任国际知名期刊 ACS Cent. Sci. 副主编,被 Thomson Reuters 列为2011-2017全球化学、材料两个领域高被引科学家之一;被Science Watch网站列为介孔材料(Mesoporous Materials)领域发表论文、引用率最高的科学家之一(排名第1)。
基因突变及其在家族世代间的传递是导致人类遗传性疾病的主要原因。这些致病性突变中,比较经典且被学界所熟知的是DNA点突变。开展拷贝数变异(CNV)的医学遗传学研究,不仅可以回答CNV突变与致病机理这一关键科学问题,也可为CNV相关的出生缺陷与家族遗传病的临床及转化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基因组拷贝数变异的突变机理与致病机制研究”项目以CNV相关的出生缺陷症为切入点,有针对性且高效地鉴定CNV突变事件,从而解析CNV的突变过程和机理;利用细胞模型等体外研究手段,揭示CNV突变影响生理功能和产生致病作用的分子机制;对中国人群开展大样本量的CNV分析,构建中国人的CNV遗传结构图谱,帮助区分中国人群常见的CNV多态和罕见的可能致病的CNV突变,为在我国开展CNV相关疾病的分子诊断和遗传咨询提供技术支撑。2010年以来该团队在疾病相关CNV研究领域发表SCI论文44篇,被引用1200余次。该项目的8篇代表性论文发表于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AJHG、Human Molecular Genetics、Journal of Medical Genetics 等医学、疾病遗传学领域的高影响力期刊,被 F1000 和 AJHG 等学术刊物推荐为亮点论文,并被包括多位美国科学院院士在内的国际同行正面引用及褒扬。
上消化道肿瘤的治疗传统多以外科手术为主,创伤大、并发症多、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内镜微创治疗上消化道肿瘤技术体系的创建与推广”项目依托内镜微创优势,历时10年,世界首创多项内镜新技术,从技术标准化、适应证扩展和并发症防治上开展系统研究,创建并推广内镜微创治疗上消化道肿瘤技术体系。项目率先在国内开展(2006/10)并推广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上消化道早癌,制定国内第一部《专家共识》,成为行业标准在全国推广。该项目国际首创多项内镜新技术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并被美国消化内镜学会(ASGE)制定的“消化道黏膜下肿瘤内镜诊疗指南”推荐为标准术式,在国内外广泛推广。
以石墨烯为代表的二维材料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一直是国际凝聚态研究的一个亮点。近年来二维硫族化合物和黑磷等新型二维材料的出现使得这个研究方向更加蓬勃发展。物理学系张远波教授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二维材料的器件制备、电学输运特性、扫描隧道能谱以及远红外能谱的测量与研究。他于2005年在石墨烯反常量子霍尔效应方面的发现引领了国际上对石墨烯的研究;与合作者2014年首先开展二维黑磷的研究,成功制备了黑磷场效应晶体管,开辟了二维黑磷这一新的研究领域,这些原创性的成果在国际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张远波共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 Nature 2篇, Science 2篇, Review of Modern Physics 1篇, Nature Nano. 6篇, Nature Materials 1篇, Nature Physics 4篇, Phys. Rev. Lett . 8篇,共被引用超过11000次。入选首批国家“青年千人”计划 (2011),上海市“东方学者”特聘教授(2012);获得中国优秀青年科技人才(2016),Nishina Asia Award(2014),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2013),IUPAP Young Scientist Prize (2010), Miller Fellowship(2006-2009)等奖项。
目前认为,异质性是肿瘤尚不能被征服的最主要原因,而肝癌恰恰被认为是异质性最强的肿瘤之一。附属中山医院高强教授10多年来围绕“肝癌的异质性(遗传异质性和微环境异质性)和个体化治疗”开展了系列研究,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 论文40篇,包括 J Clin Oncol、Nat Rev Clin Oncol、Gastroenterology、Cell Res、Cancer Res 等知名杂志,IF累计300多分(单篇最高IF=24分,IF)5分论文19篇),被 CA Cancer J Clin、Lancet、Nat Rev Cancer 等杂志引用2000多次。入选教育部 “青年长江学者”、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优秀博士论文、上海市卫计委优秀学科带头人等人才计划。
据悉,教育部奖分设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和青年科学奖。经教育部奖奖励委员会审定,教育部批准,目前已确定全部授奖项目312项(其中特等1项,一等118项,二等193项,青年奖8人)。自然科学奖授予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做出重要科学发现的个人和单位;技术发明奖(其中含专利类),授予在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做出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统等重要技术发明的个人和单位;科技进步奖(其中含推广类和科普类)授予在应用推广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完成重要科学技术工程、计划、项目等方面做出创造性贡献,或在科学普及中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单位;青年科学奖授予长期从事基础性科学研究并取得了有一定影响的原创性成果的在校青年教师。教育部奖面向全国高等院校,每年评审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