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以来申城气温有所下降 12日或攀35℃

06.08.2016  12:07

  昨天申城最高温33.3℃,午后出现了分散性雷阵雨,和7月下旬相比气温也“凉爽”了许多。而这也成了近期天气清一色“多云+雷阵雨”的模板。不过,据气象部门预计,随着副高的再次加强,本月中旬南方部分地区将再次出现高温天气,申城下周或再现高温日。

  另一方面,厄尔尼诺之后,它的“妹妹”拉尼娜紧跟着就要来了。国家气象部门宣布,2016年8月将进入拉尼娜状态,并在冬季发展成为一次拉尼娜事件,预计秋季影响我国的台风风暴潮和灾害性海浪发生次数将比常年偏多。不过,对于具体一个地区而言,拉尼娜现象并不一定会导致当地冷冬。

  不能断言今冬冷于常年

  今年7月,从全国范围来说平均气温是1961年以来同期第三高,尤其是在7月的下旬中东部出现了大范围持续高温天气,有很多地方超过40℃。特别是7月25号高温影响范围最广,覆盖到了22个省,超过38℃的面积有44万平方公里。此次高温过程的最低温也偏高,有的地方是白天热晚上温度也没有降下来,有95个县市最低温超过了30℃,像上海、安徽、山东、江苏,用电负荷屡创新高。

  8月以来,申城气温有所下降,“烧烤”不再。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今年的高温日即将终结。据中国气象局消息,预计10日前南方无明显的大范围持续高温天气,但是10日-11日高温又会卷土重来,范围会扩大,华北、江汉、江淮、江南、华南北部部分地区将再次出现高温天气。申城方面,10日-11日最高温预计在34℃,12日或再攀上35℃。

  此外,2016/2017年度冬季拉尼娜处于盛期,引起东亚冬季风有可能较常年偏强,我国北方冬季气温偏低,从而导致我国冬季渤海、黄海海冰冰情偏重。不过,和厄尔尼诺一样,拉尼娜的影响也将是全局性的,对具体某一个地方而言,并不能断言今冬一定会冷于常年。

  8月将进入拉尼娜状态

  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一般情况下,在极强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转向拉尼娜现象的几率较大。拉尼娜事件的标准是大范围海水持续变冷6个月以上,其温度低于常年0.5℃以上。

  监测显示,2015/2016年厄尔尼诺事件持续到今年4月结束。今年5月开始,赤道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持续下降。进入拉尼娜状态的临界点。国家气候中心气候与气候变化服务室正研级高工艾婉秀表示,拉尼娜状态和拉尼娜事件有区别,拉尼娜状态是指这个地区的海温距平值已经低于-0.5℃了,且状态持续达到3个月;而拉尼娜事件则要达到6个月,且每个月都低于-0.5℃就认为发生了一次拉尼娜事件。从目前监测指标来看,7月监测到的海温指数还没有达到-0.5℃,只是在-0.43℃。根据继续下降的预测趋势,8月将进入拉尼娜状态。

  未来十天或生成两个台风

  尽管2015/2016年厄尔尼诺事件常被拿来与1997/1998厄尔尼诺事件比较,但中国气象局透露,今夏降水实际不如1998年。虽然前期南方出现了很多轮降水,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过程非常频繁,长江中下游出现了全面超警的情况,但7月下旬长江中下游包括南方地区出现了大面积持续高温,预示着当地的雨季趋于结束,到目前也没有再出现像6、7月份那么强的持续性降水。根据水利部最新介绍,湖河水位是已经全线回落了,特别太湖水位已经下降。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预计,由于拉尼娜事件的发生,整体来看今年秋季我国近海海域的海洋灾害呈偏重趋势,将给沿海人民生产生活和防灾减灾带来不利影响。由于秋季处在拉尼娜事件的发展期,西太平洋海温将偏暖,有利于秋季台风的生成,台风个数将比常年偏多,一旦台风来袭与天文潮高潮叠加,风暴潮和灾害性海浪生成的几率将加大,需注意防范。此外,在全球变暖和拉尼娜事件的共同作用下,2016年我国秋季沿海海平面将较常年同期偏高,也将加重风暴潮灾害的影响。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台风与海洋预报中心正研级高工钱传海表示,8月也是常年西北太平洋台风生成最多的月份,平均有5.7个台风生成。目前来讲,未来十天预计将有两到三个台风生成,其中将有一个台风影响我国东南沿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