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琳娜:唱响上海老歌 传播中国声音
图片说明:“龚琳娜唱上海”音乐会现场。林秉亮摄
当听说唱神曲《忐忑》一炮而红的龚琳娜要唱上海老歌,是否会激起您内心的些许“忐忑”?当与她一起释放天性变换各种表情包、“哈哈哈”学发声嗨翻全场时,又会有怎样惊喜的发现?日前,在上海克勒门文化沙龙举办的“龚琳娜唱上海”活动现场,“中国新艺术音乐歌唱家、创立者”龚琳娜倾情演绎了包括周璇、姚莉、白光、李香兰、龚秋霞等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上海最具知名度的流行歌星的14首经典上海老歌,并用自己独特的声乐教学法让观众开口学唱这些老歌。作为一位有着强烈创新精神、前卫艺术思想的歌唱家,当被问及“为何画风一变,唱起上海老歌”时,龚琳娜表示,“《忐忑》只是我的一声吆喝,透过新奇的表象,我希望大家看到一个更真实更丰富的我。我非常喜爱上海老歌,愿通过我的传唱,向海派文化致敬,更向世界亮出中国声音!”
图片说明:龚琳娜。
据了解,1980年,5岁的龚琳娜初次登台演唱。1995年,被保送进入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系本科。2000年,演唱《斑竹泪》获第九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专业组民族唱法银奖。2001年,发行首张个人专辑《孔雀飞来》。2002年,龚琳娜与德国籍作曲家老锣结识并开始合作,共同探索中国新艺术音乐,并在国际舞台上演绎中国新艺术音乐……2010年,龚琳娜以一曲《忐忑》震惊歌坛。此后,她醉心于研究中国戏曲、民歌等各种不同发声秘密,更练就了“一人千声”的声乐技巧,富有中国特色的歌曲作品层出不穷,活跃在世界音乐舞台上。同时为致力古代诗词的演唱及传统声乐的挖掘和教育,还发起“声音行动”音乐教育项目,将丰富的中国特色发音唱法及音乐理念进行全民普及,让中国声乐宝藏被大家再次发掘重视。有乐评人士曾指出,她的唱法,既非民族,亦非流行,更非美声,她将各种中国传统歌唱技巧融会贯通,从而形成了一种崭新的具有中国当代精神以及世界性的声音。这种声音源于中国文化的精髓,但又是超越传统的独树一帜。
而就是这样一位久经战场的歌者,记者在现场却注意到,龚琳娜在当天的舞台上依然全情投入、毫不含糊,尤其是当她演唱完李香兰的《恨不相逢未嫁时》,停顿良久似在极力平复自己的情绪。当被问及为何会泪流满面时,她告诉记者:“西汉学者毛亨为《诗经》所作的《大序》里写道:‘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我想,这句话就是最好的解答。演唱不应该是单纯的表演,必须有真实的情感做依托,必须走心、用心、贴心地唱,才对得起观众。我之所以流泪,是因为我非常喜爱上海老歌,我被深深打动了!周璇的纯真、白光的感性、李香兰的深情、龚秋霞的直接、姚莉的俏皮,她们风格各异,各具魅力。她们的好声音,是中国流行金曲永远的印记。当听说这些老歌快要被遗忘时,更加激发了我要演唱的欲望。几年前,我就开始研究三四十年代的流行歌曲了,每每都听得泪流满面,唱得感动至深。”
图片说明:李香兰。
她进一步解释道,“李香兰的歌曲,是心和声的完美结合。听她的歌声,你会揪心,与她一同呼吸,心上心下;唱李香兰的歌,声音贴着心走,心特别得疼,感觉像长了个洞,全身发麻。每一个呼吸都充满了爱的魂灵。李香兰的演唱特别国际化,有西洋美声的功底,有中国音乐的韵律,最最重要的是她唱歌极其用心。心灵是非常开放的,在那个并不太开放的时代,这样的大心境是很难得的,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图片说明:周璇。
她还特别强调,尤其喜爱“金嗓子”周璇的歌。“她特别不简单,歌路非常宽。纯真、温暖,是她歌声中不变的灵魂。她将民歌韵味和流行节奏融合得特别好。她的声音永远那么干净无暇。周璇的一生是为唱歌而活。三十多岁便离开了人间,但是她的歌声、她的电影永远留在了我们的心里。我和周璇是同一天生日,都是8月1日的狮子座,虽然是不同的年代,相同的是那颗对音乐永远不变的心!”
图片说明:姚莉、白光(中)、龚秋霞。
她也坦言,中国声乐的发展,不应该以西方的声音为根基。作为一名中国歌者,要了解传统与流行,会唱不同时代的金曲。中国流行乐的发展一定要有自己文化的声音。为了更好地传承与弘扬海派文化,据她透露,未来会将这些上海老歌录制成唱片,同时在一个弥漫着上海味儿的沙龙里拍摄一套音乐会视频,“那将是一幅幅真正的海上留影,也是对斑斓多彩的海派文化的崇高致敬,更是向世界展示我们的文化自信!”
图片说明:陈钢。
对此,作为此次上海老歌背后故事的解读者,“歌仙”陈歌辛长子、《梁祝》作者之一、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83岁高龄的陈钢非常认同,他说:“龚琳娜一出场,就是一次‘忐忑’!一唱完,台下是稀里哗啦一阵热泪!尤其是她和主持人闫华合唱的最后一个曲目《永远的微笑》,这是我父亲特意为母亲创作的,当大屏幕上出现我母亲的肖像时,我和太太异常感动、‘忐忑’落泪。”他还表示,龚琳娜不仅用她的真情与纯情震摄着听者的心,更用通透的嗓音和细腻的行腔唱出了不一般的情!她虽来自贵州,却对上海老歌情有独钟并对歌曲源头和城市文脉进行积极探寻,这本身足以证明上海老歌的魅力和上海作为中国城市文化的摇篮的影响力。“作为百年海派文化的亲历者和见证人,我认为上海老歌是时代之声、城市之声、人性之声,我们从龚琳娜的歌声中不仅懂得了‘老歌不老,永葆青春’,还感受到了上海城巿文化的精髄:高雅、时尚、中西交融、雅俗共赏。我想,上海老歌不仅属于上海,也属于中国,更属于世界,希望未来有更多像龚琳娜一样具有强烈文化自信和创新精神的艺术家来传唱上海老歌、弘扬海派文化,亮出真正属于中国人的音乐和声音!”
图片说明:闫华。
上海电视台人文艺术频道主持人闫华谈起跟龚琳娜合唱《永远的微笑》的感受时表示,“这次既是主持人,又是演唱者,真是太激动了!可以说,今天是最打动我的一次,改变了我对上海老歌的理解,重塑了我对于那代人的认知。当时,全场上下时而嘻嘻哈哈一片笑声,时而哼哼哈哈一场‘忐忑’,尤其是跟着她一起练声、一起运气,整整75秒的连声,实在太嗨了!直到现在还依然令我回味和感动。如果说音乐是流动的琥珀,那么上海老歌就是凝固的历史。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变迁,不仅未淡出历史舞台,反而如同百年醇酒,历久弥香。我想这就是上海老歌的魅力所在!作为地道的上海人,我决心重拾小本行,重新歌唱!”
图片说明:沈昳丽。
而昆曲“梅花奖”得主、上海昆剧团国家一级演员沈昳丽更是感动得几度落泪,她说,“真的特别特别感动,我当时被龚琳娜的歌声和这些上海老歌背后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我从来不觉得上海老歌只有一个‘面相’,我更愿意多了解创作者的故事,感谢‘有一肚皮故事’的陈钢老师让我听到了音乐创作者的脉搏。重情的人才能谱就动人的旋律,就像陈歌辛前辈那句歌词‘多少的甜蜜、心酸、失望、苦痛、尽在不言中’,我当时真的是被深深触动了。歌者即颂者,传唱就是对作曲家最好的纪念!”
图片说明:有幸与龚琳娜同台演绎的观众。
在互动环节,与龚琳娜同台演绎白光的《如果没有你》和李香兰的《三年》等上海老歌的现场观众,则表示,“龚琳娜对上海老歌的深情演唱,是对中国流行歌曲发祥地——上海的致敬!是对以陈歌辛为代表的中国流行歌曲的先驱者的致敬!是对以克勒门‘掌门人’陈钢为代表的致力于弘扬海派优秀音乐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的致敬!能与名家同台,并意外发现自己也能唱出美妙的声音,真是太幸运了!”线上线下的观众也纷纷点赞,有的甚至直言:“音乐会开始前,的确有些质疑:她是唱《忐忑》的,能唱好上海老歌吗?但听她唱完,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龚琳娜。原来在些许疯癫的表象下,实则藏有深切的上海老歌情怀,从歌词、曲调、发声、韵味方面,她都颇有研究,满满干货。一场下来,惊讶于表情皇后的真性情,更感动于她传承民族文化、海派文化的那份执着与初心。”
来源:东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