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黔江区创新举措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系列报道之二

25.03.2016  11:50
  中国报道 记者 吴蜀丰 特约撰稿  田森中 )重庆黔江区就业局紧紧围绕全年就业工作目标任务,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积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断完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始终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放在首位,大力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培训促进就业、创业带动就业,狠抓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的提升,就业服务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以创建市级创业型城市建设为统揽,全面激活创业主体,提升创业质量,助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氛围。我区渝东南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已入住企业245家(其中新入驻91家),建成乡镇创业街27条,培育各类企业630家,新增市场主体3906个,新增创业人数5747人,帮助3500人成功创业,带动就业1.3万人。精心组织21名高层次人才深入企业和创业大户开展创业帮扶指导,创新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我区6名大学生通过“泛海扬帆”市级初审,录入区级创业项目库798个。
    加强与区财政局、区金融办、承贷银行等单位协调,召开贷款联席会,多方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简化程序,优化流程,加快审批放贷速度,打通贷款发放工作“最后一公里”。我区于年初将个人贷款额度统一为10万元,由本级财政安排300万元贴息资金,专项用于今年9月至明年12月底男性农民工创业贷款贴息,以后每年安排200万元专项用于男性农民工贷款贴息,并对经营状况好、规模较大的微企提高到50万元。全年发放创业贷款520户共计6097万元,其中,高校毕业生贷款30户449万元,引领大学生成功创业247人,农民工贷款69户703万元。支持有资质的融资机构开展民间融资代办服务,积极协调以黔江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为主的融资代办机构,通过组织开展中小企业融资需求调查、银企对接等方式,服务企业106家,实现融资1.5亿元,有效促进68名返乡农民工创业。
                   
   2015年黔江区第二届创新创业项目大赛暨百家电商双创竞技大赛于11月底圆满闭幕。大赛以“圆梦黔江、创业新城”为主题,区人力社保局、区商务局、区工商分局、区科委、旅游学院等10余家单位大力参与,由黔江今媒体众创空间承办。大赛历时1月,开展了新闻发布会、网销产品展销会、创意沙龙、赛前培训等形式多样的配套活动。大赛吸引了重庆旅游职业学院等40位大学生、62个创业团队参赛,收到项目计划书112份。通过评委和专家筛选淘汰, 30个参赛项目获奖,共发放奖金16.2万元。大赛期间,辖区100家电商企业同时举办了线上线下展示展销会,成交额达1千万余元,实现了多方共赢;大赛为高校毕业生、广大创业者搭建了交流平台,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为我区创新创业增添了新的活力。
    严格执行失业保险各项管理规定,强化资金监管,全面落实失业保险费降费政策,将失业保险费率统一降至2%,切实减轻辖区企业负担。认真落实公益性岗位补贴、社保补贴政策,按时足额发放失业保险待遇,促进失业保险工作健康发展。全年完成失业保险参保31500人,征收失业保险基金1800万元,按时足额发放失业保险金128.5万元并代缴医疗保险费46.99万元,发放农民合同制工人114人一次性生活补助金43.09万元。兑现509名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367万元。对2014年稳定就业岗位7299人的52户符合稳岗补贴的企业兑现稳岗补贴503万元。挖掘潜力,加大失业保险扩面和清欠力度,加强30户企业失业动态监测。
    深入乡镇(街道)和企业开展就业创业政策落实调研走访,及时撰写上报工作信息,确保信息覆盖面。今年共印制发放《企业服务手册》、《高校毕业生政策汇编》、《大学生服务手册》等宣传资料近3.5万余份,并对今年毕业的高校毕业生邮寄创业相关扶持政策信113封,上报市就业局工作信息40余条,上报“我和春风行动的故事”征文3篇,其中,中国劳动保障报采用1篇,中国就业网采用1篇。《中国就业》采用信息2篇,中国就业网采用10余篇,中国经济网采用3篇,华龙网采用10余篇并开辟“黔江就业创业进行时”专版宣传栏,重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采用4篇,《重庆劳动保障》采用5期,调研文章2期;区两办政务信息、武陵都市报等媒体网站采用信息近50篇。
    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按时组织党员干部参加区人力社保党组和本支部的各种集中学习和党课等,真心实意找问题,虚心接受群众监督,老老实实抓整改。切实改进工作作风。结合“窗口作风建设”,巩固“优质服务窗口”创建成果,着力推进窗口单位服务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长期化。三是按时做好人力资源市场整合各阶段工作,确保机构整合与业务工作互相促进。狠抓科室工作目标和个人岗位履职,积极参加市局组织的业务骨干培训,提升业务素质,强化工作月督查通报和执行力落实。规范完善机关各种管理制度,继续深化科长月办公例会制,积极推行班子成员业务大厅带班坐班、巡查制度。规范办事流程,公开办事程序,精简办事环节,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效能。狠抓支部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精准扶贫培训进展良好 按照市、区对扶贫工作的统一要求,以“培训就业一批”为着力点,根据贫困人员参加培训的实际情况,组织培训机构赴贫困乡镇、贫困村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全区共开展贫困人员各类培训1909人(其中65个贫困村培训723人)。具体培训为:适应性培训938人,技能培训334人,创业培训37人(贫困大学生SYB创业培训16人),新市民培训600人,总计补贴资金56.6万元。通过培训,帮助贫困户劳动力实现就业创业376人,引导4178人贫困人员实现转移就业,其中65个贫困村转移2497人,帮助4000余户贫困家庭实现增收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