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前的《上海概况》
邱志仁
1949年春,上海如同一个行将就木的老者,苟延残喘,度日如年。严重的政治、经济、社会危机是对国民党统治失败的惩罚,使上海别无选择地接受了革命,也使上海人民相信从今往后只有依靠共产党才能过上好日子。黎明前夜固然漆黑一片,但也预示着黎明即将到来,距离“红星照耀上海城”的那一天已然不远。
1949年4月,书报简讯社编印了《上海概况》一书,共664页,介绍了旧上海的土地、人口、政治、军事、财经、公用事业、文化事业、社会事业等情况。书中材料的大部分来自国民党统治时期公开出版的书报杂志,虽然经过鉴别和选择,但可靠性却有限,为此,书中还较多运用了当时的调查材料,以弥补不足。封面印有“非卖品”的字样,表明这不是普通的读物,更非公开出版物。有党史专家认为:“这是非常独特的情报文献。”那么专家何出此言呢?
共产党重视情报工作由来已久。周恩来就曾指出:要拿秘密材料和公开报道相互印证,来鉴别筛选情报,观察敌人动向。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中共各个根据地处于被分割封锁的状态,系统收集日本、国民党地区的报刊书籍并不容易,将它们及时、系统送到根据地更是困难重重。为此,通过长期采购国民党出版的书报杂志,并组织专门同志进行编辑出版成为一项重要的情报工作。1939年10月,中共中央正式成立社会部。对于购买的杂志、书籍、年鉴等资料,中央社会部组织了徐晃、鲁光钊等专门人员,编辑出版了《书报简讯》杂志,通过众多资料的分析研究,把某一事件或某一人物的动向以及各方面反映等,组织成主题鲜明、内容翔实的文章,提供给中央领导与有关部门阅览参考。申晓白等人还专门从这些资料中编辑人物档案工作。
1949年初,在全国解放前夕,社会部的“书报简讯社”搜集了北平、南京、上海等十几个省市总计数百万字的资料,以手刻、油印方式编写成了《北平概况》、《南京概况》、《上海概况》等书。这批情报汇编涉及各城市国民党党政军组织机构、特务系统以及工商业、医院、图书馆、报纸、杂志、社团文化等政治、经济、社会的情况,为即将到来的解放和接管工作提供了基础和借鉴。由于印数少,这批书籍存世极少,难得见到。上海市档案馆藏有《上海概况》一书,档号B0-4-2。
鉴于上海移民城市的特点,该书在第一部分“概论”中就分门别类介绍了上海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这些问题几乎都与上海移民城市有密切关系。比如治安问题、社会问题。民国时期上海产业工人面临的主要威胁是庞大产业后备军的存在,制约其收入的改善。城市贫民始终是既无相对稳定收入,又无专项技能,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烟、赌、娼之于上海犹如片刻不离其身、无法摆脱的阴影,持续不衰、屡禁不止。盖因上海移民并非由政府组织的集团性移民,而多是由于战乱、灾荒、寻找出路等原因到城市避难、谋生、求发展,就其整体特性而言,年轻人多,男性多,不安分者多,贫困者多,这些人在传统社会中,是最容易不受传统束缚的人群。进入城市以后,随着传统血缘、地缘人际关系的疏离,人的流动性加强,人的活动自由度增大,传统道德对人的内在制约也随之减弱。
书的第二部分重点介绍了上海解放前四年间的人口情况,计算出了人口增加的速度和各区人口增加的比例,排列成表,一目了然。更为详细的是,还有各区人口密度的统计,通过各区的面积和人口数得出每平方公里人口数,共32个区。接下来,还对上海市各社会阶层做了人口分析。书中分为工人、店员、农民、学生、教职员、自由职业者、公务员、无业或无正当职业者这几大类别,分别进行了人数统计,尤以工人最为详细。编者估计上海职业工人总数约有70万人,其中产业工人最多,约42万余人,超过总人数的一半还多,其次是人力车夫,有12万,码头工人有8万,铁路工人1.7万,水电工人9千人,公共汽车、电车、轮渡工人7千人,等等。
该书还介绍了上海全市住户百分比,以棚户为例,据1946年底《大公报》载,上海棚户仅4万户,而到1948年8月,这一数字竟增加到14万户,增加了三倍半,而这14万户的人口至少在33万以上。由于人口的大量集中,上海不可避免闹过房荒。书中一针见血指出:这不是上海房子不够住的问题,而是劳动人民住不起房子的问题。因此,一方面是棚户不断地增加,另一方面却是空房空地仍然是数不胜数。真可谓:上海居,大不易。
这本“情报汇编”除了作为1949年前后上海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社会等各方面资料的大全外,还具有地方史志的性质。比如,在记录上海各企业时,不光列出厂名、厂址、厂长等基本信息,还写明了该厂的工人数、机器类别、设备数量、产量等,使读者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掌握尽可能多的有效信息。另外,书中还记录了社会团体、学校、文化俱乐部、娱乐场所、会馆公所、旅馆公寓等当时上海的文化、社会方面的情况,描绘出一幅民国上海风情图。
这本留存至今的《上海概况》类型独特、内容全面、资料丰富、价值多元,不仅让我们了解了上海在“黎明”之前的诸多情况,也为后世展开研究工作提供了系统、翔实、珍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