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上海交大黄庆桥:中国为什么要造大飞机
11月2日,中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民用客机正式下线,再次引起全球瞩目。在全球客机供应商和消费市场相对稳定的当下时代,中国为什么要造大飞机?
2009年,波音和空客分别发表了关于未来20年的全球民航市场展望的报告。两家航空寡头对于2009—2028年全球民用干线飞机的市场需求预测是一致的;更有意思的是,他们都认为中国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将对市场需求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据他们估算,中国未来20年将需要新增大飞机3689—3800架,直接经济价值达到4000亿美元左右。除了直接经济利益,大飞机产业还会产生经济溢出效应。据日本一项研究,在单位重量创造的价值比这一数值上,船舶为1,轿车为9,计算机为300,支线飞机是800,而航空发动机高达1400,大飞机的经济价值已无需多言。
除了经济价值,造大飞机还有深远的战略意义。现代航空业诞生伊始,就带有明显的国防工业色彩,被认为是典型的“军民结合”产业,世界上所有的航空工业企业(包括波音和空客两家大飞机制造商寡头)都是同时生产军用飞机和民用飞机,美国军方就一直是波音公司的大客户。道理很简单,除了减低成本、增加利润,根本原因在于技术的通用性。此外,飞机在现代社会的特殊功能与价值日益凸显。在未来,飞机将在国家的重大紧急状态中发挥无可替代的重大作用,比如抢险救灾、大规模人员与物资的紧急调动等。如果我们在这个领域没有自主创新的技术,不仅会“受制于人”,也不利于推动“中国制造”向更高层次跨越。
上世纪50年代,毛泽东就曾说过:“我国是一个大国,世界上有的东西,我们不能样样都有,但是重要的东西,如飞机和汽车,我们就一定要有。”或许,国产C919的正式下线,就是对这句话的最好回应。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
来源:《解放日报》 2015.11.03 第06版 评论·连载
原文: 中国为什么要造大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