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公园周四重开放 大叔大妈摩拳擦掌争地盘
经过一年改造、拥有119年历史的鲁迅公园将于本周四重新开园。
上周,尽管鲁迅公园大门紧闭,但公园外已门庭若市,时常有市民游客前来打探公园的开园信息。有市民称,天天数着日子倒计时,特别期待公园再回归。
改造前,鲁迅公园是附近居民健身锻炼的热门场地,每天都有数百支队伍进园活动,四散在公园各个角度。在闭园的近一年内,这些队伍只能在周边找地“凑活”锻炼,有些抢不到场地的队伍被迫“打游击”。
随着公园重新开放,布局有所调整,部分昔日锻炼空地被改造成绿化,各健身团队如何划分场地暂无定论。
多支健身团队的成员称,鲁迅公园内的锻炼场地奉行“先到先得”潜规则。为在开园当日成功抢占活动地盘,有团队已悄悄进园勘察地形,有团队准备前一夜就翻墙进园,更有团队打算众人“作战”,带上练功健身用的器具“全副武装”。
市民甚至建议园方开园当日做好准备,防止发生纠纷。
鲁迅公园管理方透露,已预备邀请在园登记过的健身和文化活动团队负责人本周提前参观公园,协调健身、文化团队活动场地,“最终如何分配由他们自己协商决定,我们不会参与,只做引导工作。”
同时,园方已做好若干套公园开园应急预案,以防止大客流涌入公园而造成伤害事故。
有网友指出,不管是各支健身团队对鲁迅公园的争抢,还是日前上海“彩色跑”名额被瞬间抢光,其实反映出市民对健身的追求,也反映出公共设施与市民需求之间仍有不足,管理部门应设法增加更多供市民健身的空间和活动。
市民每天倒数开园日
8月21日上午8时,虹口区四川北路上的鲁迅公园大门紧闭,从门缝向内望去,园内绿树成荫、开阔干净。大门一侧,一张醒目的告示显示,“经过一年的改造,鲁迅公园将于2014年8月28日5:00正式开放。届时,请游客有序入园、文明游园。”
背着羽毛球拍的赵阿姨在大门外停留了很久。她刚在附近打羽毛球健身,结束后回家顺路来公园门口看一眼。
对于鲁迅公园的感情让赵阿姨一下打开了话匣子:“作为老虹口人,我对鲁迅公园可以说是情有独钟。”
今年已经60岁的赵阿姨家住虹口区欧阳路,退休以后便经常光顾鲁迅公园。“我只要穿一条小马路就能到公园的东门。公园景色优美,空气宜人,我常和朋友打趣说,鲁迅公园就好比我家的后花园。”赵阿姨在公园里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打羽毛球、健身,年轻时留下的颈椎病也好了。
她说,一年前的夏天,刚得知鲁迅公园要闭园改造,心里像堵住了一样,非常失落。“从关门的那天起,我就眼巴巴地盼着再开园,还有11个月、10个月、9个月……”赵阿姨等待了一年,终于盼来了回归,“今天周四,下周四便是开园日。我们几个羽毛球队友刚刚还在倒计时呢,说只有7天了,大家都特别期待。”
改造期间疯抢锻炼空地
回想起从前鲁迅公园内的热闹景象,赵阿姨越发眉飞色舞起来,“闭园前,这里可以称得上人山人海,广场空地上有打太极拳、跳交谊舞、唱歌、练瑜伽、扯铃子、写地书……大家各有各的地盘,互不干扰,和谐共处。”
她说,鲁迅公园内锻炼的以老年人、退休人士居多,而且能人辈出,藏龙卧虎。比如公园内有位老师傅写地书功夫了得,常常引得游客驻足欣赏。
可是,去年8月28日,鲁迅公园正式闭园改造,这群人一下子“没了方向”。为了抢到可以暂时安心锻炼的地方,大家瞄准了公园周边的多个空地。
“虹口足球场周边、虹口龙之梦门前、四川北路绿地、和平公园……这些都是热门场地。最初争地盘的时候紧张得不得了,每支队伍都会派出十几个人,一大早就到目的地去站着卡位。”赵阿姨称,只要人多势众,时间长了,人家就默认了地盘的“归属权”。
赵阿姨的羽毛球队成功占领了虹口足球场外东边的一块开阔空地,照她的话说,“那里地势平坦宽敞、背靠场馆遮阳、没有树枝干扰,非常适合打羽毛球。我们在新地盘锻炼了一年,只要天气好,每天从早上6点一直打到8点。”但是,赵阿姨的羽毛球队被“关照”早8点以后不能继续,这让她有些不爽,“虹口足球场内有一些公司的办公场所,场地管理方怕我们打扰员工上班,限制我们8点以后不能打球。”
据她透露,如果是在鲁迅公园内打羽毛球,则没有时间限制。“随便打球到几点,只要在公园开放时间内,没人管你。”
舞蹈队“打游击”近一年
每天早晨,从鲁迅公园南大门旁的游乐场到虹口足球场一路的空地,几乎都被晨练者占据。他们当中既有三三两两的小团队,也有规模达几十人的队伍。游乐场里的老人下着象棋;路边纳凉的林荫里是打太极拳的队伍;在游乐场和足球场之间有一个小广场,有不少人在这里打羽毛球、跳扇子舞。
在虹口足球场外的二层平台上,浩浩荡荡聚集了约莫上百人,分成两拨,正伴着音乐,跳着交谊舞。
王老师是其中一个大团队的舞蹈教师,从小在虹口长大,“我家住在公园前门,工作单位在后门,穿过公园就到了。那时候没什么娱乐活动,我就喜欢周末去公园的荷花池旁看书。”
今年70岁的他,舞龄已经有21年。10年前退休之后,开始教附近的中老年人跳交谊舞。王老师说,这20多年来他一直在鲁迅公园里跳舞,这里教的交谊舞以舞厅舞为主,包括三步、四步、伦巴、恰恰等。最近几年逐渐有人开始学习拉丁舞。
王老师现在带领的这个团队,平均每天有150人来跳舞,一般从早上7点持续到10点。在他的印象中,在鲁迅公园跳交谊舞的人数,是全上海所有公园里最多的。他把鲁迅公园视作跳舞者的“圣地”:“学跳舞的人,如果没有到过鲁迅公园,都还没有入门。”所以,当他得知公园需要关闭一年时,心里感到很失落:“当时觉得有麻烦了,我们没地方可以跳舞了。”
在寻找新的跳舞场地时,王老师注意到了虹口足球场二层的这个平台。“原来有一个团队在这里跳舞,人不多。因为这里地方大,就想着我们能不能也来这里。”王老师介绍,原来的团队在这里跳舞已经有十几年了,不愿意轻易让出地盘,最初双方只能用“抢”来解决问题,“谁到得早就归谁。”
后来经过协商,对方同意让出平台上靠北的一侧,不过是有条件的。“下雨天和周末我们得让出地方。因为我们这半边雨淋不到,周末有人才市场占了不少地方,他们那半边不能跳的时候,就要来我这里,那我就又没地方了。”遇到这种情况,王老师只能带领他的团队四处“打游击”,寻找新的场所。
提前踩点并“胸有成竹”
一年的“流浪”,让王老师对重新开门的鲁迅公园充满期待,希望能在里面找到一个固定的场所。
他介绍,原本公园里各个团队的活动时间和地点基本上是“自己协商”划分好的,比如早上公园里都是跳舞的人,到了下午就变成了唱歌的占多数。“这是长时间以来慢慢形成的,跳舞有跳舞的地盘,打拳也有自己的地方,互不干涉。”
现在由于公园内部重新改造,原有的格局被打破,各团队如何划分各自场地暂无定论。但王老师却透露,自己早已看准了公园内某个地盘,并志在必得。“在公园改造期间,靠近虹口足球场的西门常常有卡车出入。为了在公园开放后,能抢到一个中意的场所,我曾多次跟随施工人员,混进公园内部,提前踩好点。”
按照他的计划,8月28日开园当天,他要召集至少20人,早早地守在门口,“一个人去没有用,得十几二十个,要不根本抢不到。”
据他介绍,不算其他形式的健身队伍,仅平时在鲁迅公园跳舞的团队中,规模在100人以上的就有6个。王老师担忧,重新开园当天现场如果没控制好,可能会发生纠纷。
王老师表示,公园的管理方对此也有所防备,之前已经通知了这几个大团队的负责人,这一两天就会邀请他们先进园参观,让他们先协商好各自的活动区域,“这其实也是一种解决办法”。
但是他认为,对于鲁迅公园附近大大小小数百个健身团体来说,事先的划分不一定能起作用。他就见过一位老太太,一个人待在原来的场地不肯走。
所以,王老师还是决定“提前一天就偷偷进园,把音响都摆好,第二天一早就带人过去,先把舞跳起来,那就没人和你争了”。
“占山为王”后一劳永逸
同样志在必得的还有羽毛球队的赵阿姨,她表示自己已经和十几个队友商量好,开园日凌晨4点半就来公园外守着,就等5点开门合力协作抢地盘,“第一天最紧张了,大家都铆足了劲抢地方,就像占山头一样。”
在赵阿姨看来,开园第一日若是能抢占到有利地盘,并在日后“巩固”多守几天,基本就能认定地盘是自己的了,“这就像是潜规则一样,先到先得。后来估计就一劳永逸了。”
不过,并非所有团队都像赵阿姨那样胸有成竹。在虹口足球场外二层平台上活动的还有来自上海精武总会的太极拳队,他们一行40余人,队员年龄普遍都在60岁以上。早报记者采访当日上午,太极拳队正在讨论鲁迅公园开园首日抢活动地盘的攻略,队员们称这是“背水一战”。
“我们原来在鲁迅公园茶室前的空地打拳,现在公园改造后,原来的活动地点变成了绿化。也就是说,再开园我们要重新找地方了。”太极拳队的章阿姨称,自己也已先期“找路子”溜进公园勘察地形,“好多空地都被改造成了绿化,估计有相当一部分团队都要重新找地方了。”
队友鞠阿姨更是担忧,“听说公园会找各团队负责人协商场地,但是到现在都没有下文,我们都愁死了。”
“大家都默认‘先到先得’的规矩,可是下周四所有团队同时进园抢场地,谁先抢到就不好说了。”鞠阿姨说,太极拳队已看中了邻近公园东门的一块场地,“但是许多队伍都相中那块地,非常抢手”。
她还称,太极拳队各队友已商量好,于8月28日凌晨5时公园开门前先翻墙进入,“我们带上平时练拳练操用的刀、剑、扇,全副武装,气势上压倒别人。这样就不敢有人和我们抢了。”
公园“只引导,不参与”
鲁迅公园所属的上海长远集团自2013年8月28日起,对鲁迅公园实施为期一年的闭园改造,主要为基础设施改造,完善公园布局,调整与改造绿化、道路地坪,改造与修复部分水体驳岸,清淤,改造电气、供排水、标识标牌,应急避灾设施的设置,厕所、建筑小品改造等。
在健身锻炼设施方面,园方充分听取了市民游客的建议,新辟了一片羽毛球场、提供饮水装置,还合理配置市民休闲广场,尽量远离居民区,同时有序分割区块,避免相互干扰,让市民“动静皆宜、各得其所”。据悉,改造后的公园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5%的市民活动区域面积,包括一条全长430米的“环山”塑胶健身步道。
经过一年闭园改造,现鲁迅公园改造工程已基本竣工,8月28日将重新向游客开放。
为确保公园顺利开园,避免在开园时发生一些健身队伍争抢锻炼场地的情况,上海长远集团相关负责人罗西亚近日表示,公园预备邀请在园登记过的健身和文化活动团队负责人、代表,以及公园周边居委、志愿者队伍负责人及骨干等,分成若干批,在公园重新开园前几日参观公园,协调健身、文化团队活动场地。
“在园登记、有规模的健身及文艺团队达20余个,他们以前在园内有相对固定的活动场所。现在公园改造完成后,请他们的负责人提前进园来看看,自己认认场地。最终如何分配由他们自己协商决定,我们不会参与,只做引导工作。”罗西亚透露,这些团队负责人将被分成3至4批,进行提前参观,并签订《文明公约》、《公园噪声控制规约》,确保开园后的游园秩序。
罗西亚认为,鲁迅公园重新开园后,尤其是开园当日的安全,是管理方关注的重中之重。为防止大客流涌入公园而造成的游客伤害事故发生,管理方已制定若干套公园开园应急预案,增派安保、公安、志愿者力量,并集中在开园后的每日7:30-10:00加强巡逻,“我们很能理解老游客对公园重新开放的期待之情,但是一切仍是以安全为重。所以我们也做了非常详尽的准备。若公园内短时游客量超过3万人次以上,立即启动大客流应急预案。”
这一大客流应急预案包括通过广播、大屏幕、志愿者、工作人员,向游客宣传、疏导,劝游客离开公园;临时开放鲁迅墓大草坪,疏散游客;报请公安在公园门口实行限流措施,引导游客错时游玩等。
■ 相关新闻
老公园新亮点
第一座沙滤水饮水器
建于1929年的一座饮水器,系上海第一座沙滤水饮水器。多年来,其位于公园东端鲁迅纪念馆围墙脚下,被植物遮蔽不易发现。此次改造中,园方特地将这一文物搬迁至公园中心位置,安装上了松鼠模样的英式水龙头,并恢复其沙滤水功能。
上世纪老瀑布重现
邻近大连西路的北山一处瀑布,亦在此次改造中重现,并与公园水系连通,成为园内景观湖的源头。园方介绍,该瀑布曾是市内最高的一处瀑布,上世纪90年代后因年久失修不再流水。
建小桥连接湖心岛
此前,湖心岛一直荒着。此次为了更好地分流游客,在保留植物多样性的同时,还新建了一座桥与“梅园”相连,使之不再成为“孤岛”。此外园方还在岛上新建了一房一亭,分别命名为“三味书屋”和“景云亭”,还开辟了“百草园”,这是对鲁迅文化的呼应和传承。
430米塑胶健身步道
公园改造新设加长型座椅、方便市民健身时挂衣包的“便民服务钩”,此外还新辟了一片羽毛球场、提供饮水装置。改造后的公园在原有基础上还增加了5%的市民活动区域面积,包括一条全长430米的“环山”塑胶健身步道。
300余株日本樱花
重新开园后不仅保留了5株树龄百年以上古树名木,还保留了21株树龄80-100年的大乔木,并引进了70多个新品种。公园还引进了300多株名为“染井吉野樱”的日本樱花,它们颜色淡、花期短,但是盛开时非常漂亮,在上海也很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