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海无鱼”到“渔场复兴” ——浙江省探索渔业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可持续发展——这是记者在日前召开的浙江海洋与渔业工作会议上,听到的最响亮、最核心的关键词。实际上,这也是近年来支撑浙江打出渔业转型升级组合拳的主基调。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了渔民减船转产、合理控制近海捕捞、推动稻田综合种养等举措。对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全国性命题,有何解法?当把握哪些原则?作为传统渔业大省的浙江,在近几年的先行先试中,已取得了显著成效,走出了一条统筹资源、环境、产业、民生协调发展的转型新路径。2016年,农业部确定的唯一一个国家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试点落户浙江。
打响“史上最严护渔行动”
浙江素有“中国鱼仓”美誉,26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中,有着众多享誉国内外的优质渔场。但在近海渔业资源持续衰退的趋势面前,由于过度捕捞和无序生产,浙江也遭遇过“东海无鱼”的尴尬。2014年,浙江宣布:启动浙江渔场修复振兴暨“一打三整治”专项执法行动!
所谓一打,即打击无船名号、无船籍港、无船舶证书的涉渔“三无”船舶;三整治,则指的是整治“船证不符”、禁用渔具和污染海洋环境等违法违规行为。为了保证任务落到实处,浙江制定了“无缝对接”的推进机制,省级二十多个部门和沿海六市、三十多个县纵横联动,协同作战。
“一打三整治”,剑指“三无”渔船,一经查实,不管大船、小船,不管本地、外地,也不管在海上,还是在港口,一律限期取缔。重拳之下,取缔“三无”的工作势如破竹,仅用一年时间便完成了原定三年的任务。截至目前,全省已累计取缔14000多艘“三无”渔船。
随着该行动的推进,浙江发现,违规渔具量大面广,网目超标比比皆是,已成为继“三无”渔船之后,东海渔业资源的“头号杀手”。2016年浙江调整战术,从以打“三无”为主,转向“打三无、治渔具、促转产”并举。数据显示,去年浙江共取缔违禁渔具20余万顶,查处违法案件2104起,移交司法处理141起、移送530人,各项指标均超过前三年总和,被誉为“史上最严护渔行动”。
围绕基层亟需破解的“船怎么造、网怎么治、油怎么补、养老怎么保”等现实问题,浙江相继制订出台30多项配套制度。最值得关注的是,针对如何解决上岸渔民转产问题,浙江做出了一系列部署。浙江摸清家底,分门别类地安置好退捕渔民:有技能的“找出路”,比如到周边渔船、商船务工;能转产的“寻生路”,搞养殖,办渔家乐,开民宿,不少地方还推出专门的转产扶持政策;实在转不了的则“留活路”,浙江在全国率先出台海洋捕捞渔民养老保险政策。目前,全省核定的11万传统海洋捕捞渔民中,已有超过55%参保或享受生活补贴。在这套组合拳下,2016年底,根据监测数据显示,浙江渔场渔业资源首次出现恢复迹象,东海渔场的“复兴之路”迎来了曙光。
重构渔业资源管控的新秩序,目的在于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转型发展。对于怎么养?浙江有着“独门绝技”——渔业转型促治水。据估算,通过实施江河湖库增殖放流、养殖塘生态化改造和稻鱼共生轮作减排“三大工程”,去年浙江共减施化肥2700余吨、农药200余吨,消纳总氮4000余吨、总磷400余吨。
江河湖库增殖放流,既能实现资源的恢复,还能有效改善生态源头地区的水质。以30亩池塘为一个单元,三条流水养殖槽仅占总面积的1.6%,其余全部作为水质净化区。别看流水槽只有区区330平米,但养殖量高达92吨之多,折合成每亩产量,是传统池塘的三倍。这种模式节水、减排,且省工、省电,全程投喂配合饲料,养殖废水体零排放,整个池塘始终保持良性的生态循环。由于槽内水体流动,好比鱼儿一直在“跑步”。根据计划,今年浙江将增殖放流水生生物苗种10亿单位。
在养殖方式上,浙江所推崇的养殖塘生态化改造和稻鱼共生轮作模式,使得一大批池塘循环水养殖和生态养殖小区涌现,取代了过去的甲鱼温室、山塘水库网箱及施肥养鱼等落后产能。到去年底,全省已建成300多条养殖流水槽,今年还将增加近百条。
稻田生态种养,将水稻和鱼、虾、鳖、泥鳅等水产品共作,既能实现生态循环,也能大大增加种粮效益和发展空间。在嘉兴,目前正在大力推广的池塘多品种种养结合模式,虾塘种稻比例60%,甲鱼塘种稻比例50%,最高每亩可生产水稻500公斤。现在,浙江全省综合种养面积已超过27万亩。
转型是为了更好的发展。过去,渔业发展靠拼资源与要素消耗;如今,更绿、更美固然重要,但更富也是应有之义。换句话说,如何寻找和激发可持续发展的新动能,这是转型升级的必解课题。浙江的战术是通过创建“渔业转型发展先行区”,植入新产品、新模式、新技术、新业态等“八个新”,来促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温州苍南后槽村,本是一个偏远的小渔村,退捕后,这里的渔民以众筹的方式组建了海螺度假村,用沙滩和海鲜吸引了大批游客,起初试营业阶段,每天营业额就有7万元。通过全面整治,象山港区的生态正逐渐恢复,海水变蓝了,久违的海鸭也回来了,现在,边品海鲜、边赏海景,这种休闲方式成了当地的“金字招牌”。
近年来,在东海海岸线,越来越多的海岛渔村依托自然风景、渔家风情、海鲜美食等,成了旅游者的向往之地。可以说,休闲渔业开启了上岸渔民的新生活。为了引导发展这一产业,不少地方纷纷出台含金量十足的政策,甚至有些还专门为转产渔民量身定制。
东部沿海突出“海味”,在浙江的西部山区和平原地区,则主打绿色和趣味,一方面供应优质水产品,另一方面提供短途休闲观光。通过打通产业链,从过去的低价卖产品,变成了卖风景、卖生活。衢州下辖的开化县地处钱江源头,千百年来都有门前屋后养殖“清水鱼”的传统。如今,通过渔旅结合和产城融合,让小小“清水鱼”再现勃勃生机。走进当地众多清水鱼养殖特色村,一排排新房依山傍水,一座座石砌坑塘沿溪而筑,全县5000多户农民实现了家门口增收。吃鱼、赏景,临走时再提上一大盒鱼干等休闲加工产品,开化正逐步实现从“清水产品”向“清水经济”的华丽转身。
如今在浙江大地上,渔业一二三产高度融合的新业态,正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正勾勒出一幅“绿色生态慢生活”的田园、海景诗画。浙江计划到“十三五”末,创建30个区域性“特色渔村”,这些渔村集海洋与渔业文化、旅游观光、休闲养生为一体,在不断满足消费升级需求的同时,也将为渔民持续稳定增收开辟新渠道。全面建成“生态秀美、产业绿美、生态和美”的新渔区的美好愿景,不再遥远。
记者 朱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