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高校告别"一二本" 有利于改善"学非所趣"现象
上周公布的2016年上海市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办法,有一个颇具亮点的“新政”——本科招生录取第一批次和第二批次合并。也就是说,从今年开始的上海高考,没有了一本线和二本线之分。再说得更直白些,以后的考生不能再炫耀“我进的是一本,你进的是二本”了。
长久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固化做法,是将本科院校分成“本科第一批录取”“本科第二批录取”和“本科第三批录取”,简称一本、二本、三本。其中,原本设定的一本院校,基本上是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部分省部共建院校、获准在内地统招的港澳知名高校等,二本基本上是地方普通高校,三本则以民办高校为主。因此,民间也通常按招生批次将高校俗称为重点大学、一般大学和民办大学。由此看出,我国的高校从招生伊始就是由政策分出“三六九等”的。招生时先要达“线”,即达不到一本线就进不了211工程以上级别的高校,达不到二本线就进不了地方公办普通本科高校,达不到三本线连民办本科也不会理你。
现在将一本、二本线合并,几乎所有的本科院校都在同一个平台上供学生填报,原来的一本高校不能高枕无忧,而二本院校则可以凭专业特色在招生大战中赢得主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不仅有利于考生进入适合自己兴趣的专业,还将激发大学和高中的办学热情,释放更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红利。用上师大附中校长严一平的话说,这项改革意义重大,对于高校而言,打破一本、二本的区隔后,将有助于促进高校优势专业的发展,使得办学更要凸显竞争力和鲜明特色。对于考生而言,今后高考填报志愿也将进一步改变“排排队、吃果果”的情况,关注的焦点将由高校的“大门”,转为专业的“小门”,这有利于引导学生提升综合素质,发展个性特长。其未来的导向是引领学生更加关注自己的志趣专长,更加关注进入高校后与所学专业的匹配度,从而在根本上改变考生录取的高校和专业是“学非所长”和“学非所趣”的不对称现象。
以前,每到四五月份酝酿和填报高考志愿时节,总有不少家庭为孩子究竟该如何选大学、选专业而烦恼,最常见的纠结莫过于到底是选择高校的“知名度”重要呢,还是选择专业的“实惠度”更重要?常常听说有不少爹妈在填报志愿前就与孩子达成了所谓“非某某高校不去读”的共识,却对高校的专业不加以认真分析和研判,结果,孩子很可能考入了一个不适合自己的专业,甚至教学实力很弱的专业。这便是典型的走对了“大门”却走错了“小门”。要知道,“小门”,即专业与孩子的匹配度,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学生的大学四年学习生活。去问问那些屡屡挂科的大学生,多半是对“小门”里的学业不适应、不热爱、提不起兴趣。
除了有利于让考生填报志愿时更科学、更理性,有专家已经预言,一本、二本合并后,还将会给整个高中教育带来积极的变化。由于高校之间有了一个平等竞争生源的平台,原来的二本院校在招生录取时的分数就可能超过原来的一本院校,这首先就会让众多高中学校特别是示范性高中今后不必再去追求所谓的“一本率”“二本率”了。其次,对广大高中生来说,不用再去拼一本、二本,也意味着他们可以进一步拓宽自身的个性化发展空间。
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如一本分数线是420分,清华物理系看上了一个物理成绩很好的考生,但他只考了419分,按现有的批次录取政策是不会也不能录取这名考生的。但如果合并了一本、二本批次,就意味着这名考生只要达到了假设的350分的二本分数线,理论就有可能被线上的任意一所本科院校录取,清华物理系相中这名考生,也属于线上录取,合理合规。难怪,同济二附中校长刘友霞欣喜地表示,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自主设计高中阶段“合格+特长”的生涯规划和课程选择了,除了完成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等级考及高考相关科目的学业要求,学生们还可以充分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以便将来去选择报考喜欢的大学和专业,从而有利于实现个人特长发展与大学专业录取的有效对接。此外,对高中学校而言,学校在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就可以大胆地腾出时间和空间,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社会对不同人才的成长需要,创建丰富多彩的校本特色课程和活动,从而更加有利于高中学校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再从我国高考改革的整体布局来看,一本、二本合并,也完全可以看作是行政放权之举,也就是说,以前用行政手段区分高校“层次”的做法失效了。每所高校都将要先做好一道“必答题”,即如何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人才培养特点去吸引考生近悦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