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学历年轻人走上诈骗“歪道”

11.03.2015  17:35

 

近日,黄浦区检察院先后审理了两起高学历年轻人诈骗的案件:一个曾是金融专业的高材生,却利用公司贷款流程的漏洞冒用他人信息多次制造了“老鼠仓”;另一个是留学海外的海归男,却发送包含木马病毒的短信,盗刷被害人银行卡。

      [ 案例1]

      进谏”不受领导肯定 违法行为来报复

      1988年出生的苏木如在大学期间曾是班级里的一名“学霸”,读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毕业后,他进入上海的一家金融信息服务公司,负责小微贷款业务。

      就是这样一名在学业道路上顺风顺水的年轻人,他的职场耐挫力却只能打不及格。苏木如在日常的信贷审批工作中发现,按照公司的内部管理流程,一个人网上操作就可以走完整个贷款的审批流程,甚至可以把贷款资金全部转走。苏木如认为,这个漏洞很有可能给公司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

      为此,苏木如多次在部门会议上向上级领导反映,并提出了改进方案。然而,他的方案并没有被采纳。到案后,苏木如面对提审检察官讯问,仍然对自己“被忽视”充满了委屈:“部门里面有好几个人,其他人的业务水平还不如我,他们的意见都被采纳了,只有我没有得到认可,我心里的确不平衡,也很气愤。

      多次“进谏”都被领导否决,苏木如想出了一个让他后悔终生的“损招”:“我就利用这个漏洞将公司的资金转走了,报复公司的同时,我也想证明自己之前的建议是正确的。

      2014年11月中旬,苏木如在网上购买了四套银行卡,附带了网银、U盾、手机卡等网络交易的配套工具,并将四张银行卡开设了四个不同的卡主名字。短短10多天时间里,苏木如用这四张银行卡的个人信息一共申请了6次贷款,金额小到12万,多的高达20万,6笔贷款金额共计95万元。

      [ 案例2]

      垃圾短信藏木马 盗刷他人银行卡

      26岁的李洋是一名留学澳大利亚的海归男,留学期间学的是金融专业。毕业后,他一度在当地经商,并将自己的母亲与妻子都安排在了当地生活。“父亲身体不好,我赶回上海照顾他。”到案后,他这样说道。

      据李洋向承办检察官供述,2014年年底,马银云从自己老家带来了一套伪基站设备,经过询问,李洋告诉马银云,在上海可以做伪基站生意。二人于是决定靠诈骗短信“发横财”。

      李洋和马银云注意到,一般的伪基站发出的短信容易被当做垃圾短信删除,二人想到在短信里种下木马病毒。经过一番搜索,李洋通过一个名叫“短信拦截马”的QQ群向黑客付费买到了木马病毒,并将手机病毒复制到了自己的苹果电脑里。

      根据马银云的交代,案发前,李洋曾开着豪车载着他在市区人流量集中的地方多次停留,由马银云负责操作电脑发送冒充10086带有木马病毒的短消息。当有人打开短消息点击下载了木马病毒后,二人的手机上就会收到被害人手机发过来的银行卡卡号、姓名以及密码等重要信息,然后,二人用被害人的账户信息在网上消费。

      黄浦检察院承办检察官表示,李洋和马银云的作案手法极具迷惑性和隐蔽性,不仅利用“高配置”隐蔽自己,诈骗短信的内容也容易迷惑被害人。

      接到被害人报案后,公安机关立即展开侦查,李洋和马银云先后落网。两人到案后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目前,黄浦区检察院已对二人以涉嫌诈骗罪依法批准逮捕。

        [ 检察官点评]

在提审中,苏木如如实地说出了自己内心想法:一直以来,他都认为自己的能力优于身边的同事。然而,正是这种内心的优越感让苏木如在面对现实挫折时心态失衡,犯下诈骗的行为,最终受到法律惩处。另一起诈骗案中,犯罪嫌疑人李洋原本家境优渥,然而缺乏踏实心的他在回沪后并未找一份正经的工作,觉得做实业又累而且挣钱慢,反而动起了歪脑筋,最终将面临牢狱之灾。在此,检察官提醒年轻人,在遇到挫折时应及时调整心态,始终保持踏实的人生态度,切勿像文中的两名犯罪嫌疑人一样,以身试法,触犯法律“高压线”。

      (案中人物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