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潜艇的"老马"管小区有股劲 上任追回百万欠款
马善祥与保安人员商讨夏季社区安全工作。
他曾是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的研制专家,如今成了上海普陀区怒江苑小区的一名业委会主任。从国家高精尖岗位卸任后,他自学小区管理知识,敢吃“第一只螃蟹”,创造了上海首个老公房小区居民自筹资金加装电梯的范例。他与物业公司斗智斗勇,据理力争,为小区追回近百万元欠款。他踏遍小区140多间年久失修老房,让14年失修老房屋换新颜。他就是怒二居民区党总支委员、怒江苑小区业委会主任马善祥,居民口中的“老马”。
从“大家”到“小家”,如今已年近70岁的老马仍每天拎着工作袋,步履匆匆地穿行在长征镇怒江苑小区的居民楼栋之间。“我早已过了发光发热的年华,现在就是在小区里为居民做点实事,发挥点余热。”马善祥说,“大家和小家其实都是一样的,如果说我有什么信条,那就是‘认真负责’这四个字吧。”40年多来,认真负责就是这匹“老马”始终坚守的本分。
上任后追回近百万欠款
2013年,马善祥开始担任怒江苑小区的第二届业委会主任。“我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了解小区居民最迫切的需求,摸清小区的主要矛盾和遗留问题。”马善祥说。那年的12月,居委会里每天各种座谈会紧凑地召开,居民一批接一批地前来讲需求、提意见。“门禁、治安、失修房、绿化等问题,都是在这个过程中理出来的。”就这样,马善祥迅速地摸清了小区的状况。
马善祥根据轻重缓急来归纳各种需求,但是解决问题的资金从何而来呢?2014年7月,第二届业委会启动财务审计时发现,小区的维修基金账户的应有金额比实际金额少得多,而这笔差价来源于此前两家物业公司共计110多万的欠款。
经过谈判,马善祥成功追回了第一家物业公司的11万元欠款,但是另一笔83.7万元的欠款还在漫长的讨债路程中。马善祥一边与对方谈判,一边私下做功课,多次找律师咨询。
“其实我当时心里是很没底的。”马善祥向记者透露,“按照民法通则,债权的诉讼有效期只有2年,除非债权人自己同意认账,否则无法追还。”而马善祥接手这笔账的时候其实已经过了四年以上,上一届业委会并没有留下任何欠款凭证。
“我当时跟谁都不敢说,一说出去这83万元就泡汤了!”马善祥自己顶着巨大压力与对方交涉。当时物业公司提出:“我们以最大的诚意,归还一半行不行?”马善祥当场就拒绝了:“我没权答应你,我只是业主的代表,要不这样,你写一个书面的申请并加盖公章,我召开业主代表大会征询业主的意见。”
第二天,盖有物业公司公章的书面申请就拿到手了。马善祥立刻致电律师:“我现在拿到证据了!”有了证据之后,马善祥更理直气壮了。最终,物业公司同意在7天内全额归还欠款。2016年1月21日,83.7万元欠款重新回到小区的维修基金里,这场历经1年多、数十次谈判的追讨终于落地,连律师都惊叹,业委会能不费“一兵一卒”讨回巨款,在上海都属首例。
钱要回来以后,马善祥首先利用其中11万元在小区内安装48个探头,解决了小区每年发生五六起入室盗窃的难题。剩下的钱,业委会按比例分摊到每户房屋的维修资金里,让每户居民都能得益。
老公房自筹资金装电梯
老公房自筹资金加装电梯,这个过去从没有人敢尝试的项目,是怒江苑居民最津津乐道的创举。
怒江苑的老公房建于1998年,楼里有很多老人,上下楼梯不方便。“602、502的业主父母都是老年人,他们多次表达了想加装电梯的愿望。”马善祥说,“居民的需求我们都希望尽量满足。”
7号楼共有12户居民,因为所住楼层不同,心态也有所不同。“三楼以下的居民不需要电梯,电梯项目推进了三年都没有成功就是因为‘卡’在第三层。”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毛萍芬说,“老马带着业委会团队挨家挨户地解释电梯项目,听取居民的意见。”在后面的资金分配阶段,马善祥还创新地采用“楼层越高支付费用越高”的规则,终于获得了12户居民全部的签字同意。
但除了征得7号楼居民同意以外,启动项目还要小区内三分之二居民的签字通过。“一开始很多居民觉得事不关己,不愿意签字。”马善祥在3个月内开了30多次座谈会,推心置腹做业主的工作。在老马的带动下,小区里邻里过去老死不相往来的状态都打破了,邻里之间开始有了交流往来,而加装电梯也进入了实施阶段。
谁也没想到,就在此时老马却病倒了。到医院一查,糖尿病相关指数很高,医生当即要求马善祥住院,可他却拒绝了。“当时是安装电梯的关键时期,我放心不下,就请求医生给我先开点药,边吃药控制血糖,边工作。”2015年11月30日,怒江苑7号楼居民终于安装上了新电梯。
怒江苑居民自筹加装电梯的意义不仅在于一幢楼,而在于未来对更多老公房住户的可推广性。如今,在怒江苑业委会里还收藏着几百份当初小区居民所签的加装电梯征询函,很多居民都写下了“希望我们楼也能安装电梯”的字句,诉说着他们的心声。
闲不下来的“70后”
马善祥有五个工作袋,里面装着各种和工作有关的资料:小区党总支的、加装电梯的、小区改造的、物业账目和维修资金分配,全都分门别类,井井有条。“买个开关、装个天线,马主任都要自己爬上爬下地量好尺寸,70岁的人,太拼了。”在居民慧莉芬眼中,马善祥是个“爱管闲事”的可爱老人。
“有一次为了清点小区里的车子数量,他半夜一两点钟带着我们在小区里一辆辆地数,手里拿着笔记本,一边数一边记录。”在业委会委员马瑞祥的印象中,最让人佩服的莫过于马善祥的认真执着。
造潜艇是专家,但管理小区是门外汉,刚担任业委会主任的马善祥自学了很多物业管理相关的知识,相关法律条文背得滚瓜烂熟。“老马有时候和物业谈事情,一个人对着他们好几个,不慌不忙毫无压力,其实他功课都是做在前面的。”业委会议事成员鲍吉甫说。
每天8时,马善祥就开始在小区里“兜圈子”,然后回家吃早饭、吃药,8时30分就到居委会处理事情、起草文件。路灯怎么修,小区的显示屏还在试用期,凉亭的修缮情况……今年是马善祥在业委会的最后一年了,老马心中装着的仍是小区里的一件件为民实事。“过去我妻子老抱怨我,一心扑在外面,家里的事情从来管不上。但现在妻子也开始慢慢理解我了。”
马善祥业余是个唱歌和乒乓球爱好者。“老马是普陀区合唱团副团长,国家二级乒乓球运动员。”业委会同事说,“但现在一心为了小区工作,他全部都回绝了。”
时间回到1972年,马善祥是我国第一艘核潜艇重要部件的攻关研制组副组长。“当时一心想着为国争光,因为是国家的第一艘核潜艇,无论多苦都要把它做出来。”他说,“那种‘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就是从那时养成的。”如今已退休的马善祥再也接触不到核潜艇,但这种精神却延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