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您,老师】科学研究没有捷径 ——记我校首位女性“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杜文莉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是我国重要的高层次人才计划,旨在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延揽海内外中青年学界精英,培养造就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带动国家重点建设学科赶超或保持国际先进水平。
信息学院院长杜文莉是华理我校入选该计划的女教师。她对科研工作有何感悟?
合作:“长江”是个团队
“‘长江’是个团队,我是跟着团队成长起来的。一个人做的事情有限,‘七手八脚’协同好就能做很多事。”杜文莉很感激团队成员的理解和默契,“系统、软件、接口、算法、实验……做每一份工作的老师都对我们的成果有贡献。”
杜文莉所在学科为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这个团队建有“化工过程先进控制和优化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过程系统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长期以来,团队面向石化与化工过程智能制造与绿色制造的需求,聚焦工业过程复杂特性描述与建模、过程控制与系统集成优化等应用基础理论方法与工程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形成了乙烯、精对苯二甲酸、芳烃、苯乙烯等工业过程系列自主产权技术和软件,主持承担了“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十余项国家级科研项目。
2000年,杜文莉从大连理工大学毕业,进入华理读博士。从最初进工厂跟项目,到自己主持国家级项目、带团队,她也一步步成长起来。
“我们现在这个团队自律性特别好。无论周末或节假日,只要不出差都会出现在实验室,每位老师都满满的正能量。”虽然科研强度大、教学和社会服务事情也不少,但每一个成员都没有怨言。大家相互配合,写方案、现场调研、搞计算、做测试……跨学科跨专业的老师共同成长完成既定目标。
导向:解决现实问题
科研讲究“顶天立地”,杜文莉更喜欢“立地”的研究:“做工程的总是希望解决现实的问题,听到工厂里的操作员夸我们的项目‘太神奇了’‘有用’,那时最开心。”
近些年,杜文莉的科研项目都来源于工厂的实际需求,研究对象都是大型工业装置。她聚焦化工过程的运行优化,在过程建模、智能控制、系统优化三个方面开展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乙烯裂解炉炉群负荷优化配置技术被鉴定委员会评定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PTA装置全流程优化运行技术被同行专家评定为国内首创;近5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科研项目16项,合同总经费1800余万元,研发成果已在5家单位7套工业装置上成功应用,每年可创直接经济效益2.2亿元;获得4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十余项奖励,以第一完成人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十余项科技奖励。
国内乙烯和PTA生产的研究刚起步时,工艺包技术都垄断在国外公司,其核心控制与优化工作公开发表的论文几乎没有。杜文莉团队靠着长期泡在工厂慢慢积累和摸索,开发的系统能够与企业原有系统无缝连接,从稳定控制到运行工况的实时优化,“降低了劳动强度,产生了经济效益,我们在国内打出了自己的品牌和声誉,技术产品也走出了国门,做出有用的东西,努力是值得的。”杜文莉说。
坚持:科研没有捷径
杜文莉还记得2010年春节的新年愿望——“希望能够每天12点之前回家,能睡上‘美容’觉。”杜文莉说,做科研是一个“跟自己较劲”的过程,只能一件件脚踏实地地做,不能怕、躲,虽然可能尝试了也会失败,但不尝试就一点成功机会都没有,先从能解决的做起,没有捷径可走。走上科研道路十来年,她几乎每天都是凌晨一两点到家,几乎从没休过周末,洗澡的时间都用来想问题。
她笑着说:“那时候就是愣头青,无知者无畏,只知道闷着头做,不知不觉就坚持下来了。”她特别怀念在工厂的日子,虽然一年中280多天都在厂里,甚至怀孕了也是直到生产前2个月才回来,但她觉得特别有意思,因为可以在实实在在的工厂装置上用自己研发的系统调控,看到科研工作在实际发挥着作用。
“科研肯定不是每天8小时按时上下班就能做出的,这不符合研究发现规律。”杜文莉推崇“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守恒定律”,团队的老师学生也是这样。不管是去工厂,还是在实验室,研究组的QQ群、微信群的网络化沟通方式已十分普遍,讨论研究进展,分析各种问题。周末是大家回学校碰头集中交流讨论的时间。“团队成员理念一致、志同道合,只要花功夫,不愁没有科研成果。”当然,作为女儿、母亲、妻子、儿媳妇,她特别感激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作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杜文莉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创新团队建设、学科建设等方面还有很多任务要完成,未来,她会和团队一起坚持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