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历史照进现在和未来——馆窥嘉定800年
河川风物之美,涵育了嘉定教化淳良的底蕴;
觞咏文艺之雅,寄托了嘉定清介自守的品格;
江海骋望之胜,拓展了嘉定创新求变的襟怀。
今天,让我们一起观看由嘉定区档案局根据馆藏档案拍摄的纪念嘉定建县800年视频《让历史照进现在和未来——馆窥嘉定800年》。
这是现存的第一部嘉定地方志《练川图记》,关于嘉定的诞生是这样记载的,“宋嘉定十年,知府赵彦橚、提刑王棐谓与昆山相距辽远,奏割县东安亭、春申、临江、平乐、醋塘凡五乡二十七都,置都于练祁市,纪之以年,故云嘉定。”
馆藏《嘉定县儒学图》
南宋嘉定十二年(公元1219年),首任知县高衍孙在城南兴建孔庙,被誉为“吴中第一”。八百年星霜荏苒,悬笔苍穹,被视为嘉定文风昌盛所赖。俎豆春秋,吟诵朝夕,教化之道,从此开启。
馆藏《钦命四书诗题》收录了嘉定进士、举人参加科举的全部资料。
不少人认识嘉定,是从“嘉定三屠”、嘉定人不屈的民族气节开始的。面对滴血的屠刀、八旗的铁蹄,嘉定人忠肝义胆、慷慨成仁。因此,嘉定有了“气节之城”的美誉。
据馆藏《嘉定屠城惨史》记载:南明弘光元年(公元1645年)六月,清兵南下攻县城。嘉定人民在民族英雄侯峒曾、黄淳耀的率领下,浴血奋战,宁死不屈。
馆藏顾作霖同志生前写下革命诗作
创新是嘉定人又一优秀的基因,八百年来,在水利、农业、医术等科技领域亦不断追求创新发展。
馆藏孙元化所著《西法神机》
1910年,嘉定人颂琥在《疁报》上阐释了他心中的“嘉定梦”:
用一千年,长成一棵树,伫立在城市的沧桑中。
重温档案里嘉定八百年的春秋,憧憬再次汇聚成林。
希望的微风吹过,每一片树叶摇曳,都带着温暖的触动。
它在告诉世人,虽然历经风雨,嘉定的文脉从不曾中断。就像孔庙中的这棵古树,因为根基常在,枝叶总是生生不息。
(嘉定区档案局 韩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