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看风起云涌 距离风云四号卫星最近者如是说

27.03.2017  11:41

图片说明:上海航天风云四号卫星研制团队

  东方网记者解敏3月27日报道:如果给你七年,你能拿来做什么?读几个学位,还是实现一次个人职业生涯的攀升?如果给一群人七年,又能做成什么?2016年12月11日凌晨0时11分,风云四号气象卫星科研试验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风云四号研制团队用7年时间给出了一个答案:研制一颗世界上最先进的气象卫星。

  作为我国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的首发星,风云四号不仅实现了我国高轨气象卫星的升级换代,提升了卫星气象观测能力和水平,还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使我国静止轨道定量遥感卫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追求极致的强迫症总设计师

  一头自然卷发,一副时尚眼镜,这就是风云四号卫星总设计师董瑶海。从1986年加入上海航天,他就一直从事风云卫星的研制工作,至今已经30年。回顾风云卫星研制历程,从原来的科研星到业务星,从默默无闻到成为国际气象组织值班卫星,董瑶海见证了我国风云卫星事业的发展。

图片说明:风云四号卫星总设计师董瑶海

  董瑶海是团队里出了名的抠细节魔头,讨论会上一旦他的提问没人答得出来,第二次开会他还会揪着问,还不会,那到第三次开会再追问,直至把问题解释清楚。每天试验结束,他自己一个人快速地把数据看一遍,找问题,几年如一日地坚持。在他看来这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求知的体现。但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每位设计师都能对自己的工作做到知根知底、万无一失,也养成了团队追求极致的作风。

  董瑶海介绍:“风云四号的主要任务是获取地球表面和云的多光谱、高精度、定量观测数据和图像,实现大气温度和适度参数的垂直结构观测。“定量探测,不仅要照片清晰,更重要的是要求监测数据绝对准确。”在36000公里的太空,1/36000角秒就是一公里,风云四号要达到2公里指向精度,是在挑战我国的工业极限。如扫描控制仪器为了精确到角秒,立项攻关整整用了5年。

  漫长的研制攻关带来的是功能的强大,例如对台风的监测,以前登陆强度最高是12级以上,现在风云卫星可以精确到16级。2015年中央气象台台风24小时路径预报误差首次低于70公里,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最后十分钟登陆的精度达到世界第一,大幅减少因台风带来的经济损失。

  航天人的字典里没有“退缩”二字

  当中国宣布要在2016年前后发射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并达到美欧同期卫星水平时,国际上曾有声音——这是不可能的事情!然而风云四号团队却说:“就算扒层皮我们也要把‘风四’打上去。

图片说明:风云四号卫星

  2010年,风云四号卫星正式立项后,微振动对敏感载荷性能影响逐渐成为了卫星重要风险项目之一。但研究初期可谓两眼一抹黑。国内卫星并不提微振动技术,国外唯一上天验证过该技术的美国对该技术保护得密不透风。“怕啥,我们自己做,自己研究。”风云四号结构系统副主任设计师申军烽博士回忆,卫星立项后的一年里,团队就在浩瀚的文献中查资料,阅读了上千份相关文献,最后唯一的收获就是一篇文章中一张简图和一段语焉不详的话。就从这样一张简图开始,用一年的时间,完成微振动问题的研究规划、关键难点、技术途径和实施方案,只是这短短一年的时间,申军烽的视力从1.5降低到1.0,风云四号微振动抑制的方案慢慢成形了。

  成功的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作为卫星的总装负责人,车腊梅总说她很对不起自己的兄弟姐妹们。总装测试作为卫星工作的最后环节,要保证按时出厂后墙不倒,就必须在这个阶段把损失的时间“抢回来”。总装团队中不少都是80后、90后,2016年,为了保证卫星的按时出厂发射,研制团队的所有人都进入了无休止的加班之中,从新年开始之后,团队就再没有节假日之说。“我们一个刚做爸爸的小青年,直接找到我说,‘车姐,安排加班就排我吧,我把老婆和孩子都送老家了,没事。’”说到动情处,不禁潸然泪下。

  任它虐我千百遍 我待航天如初恋

  2017年2月27日,风云四号云图正式发布,广阔海洋、多彩陆地、巍峨山脉、甚至细小河流清晰可见。当前,风云四号卫星所有载荷都处于开机24小时运行状态,后续还将提供包括云、辐射、温湿度、大气、导风、闪电等五十多种数据产品。

  “看着风云四号正常运作,我们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但即使这样,我们还是可以看到许多不足,在理解的同时也欢迎别人给我们找缺点,就怕别人都说我们好,那我们就停滞不前了。”董瑶海说,之所以我国气象卫星经过两代十几颗卫星,就达到了美国三代60多颗卫星的水平,也正得益于我们始终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董瑶海告诉记者,风云四号卫星团队的微信群名叫“任它虐我千百遍,我待航天如初恋”,这大概也是所有团队成员的心声。其实比起“风云四号团队”,他们更喜欢你叫他们另一个名字——“距离风云四号卫星最近的人”,因为团队日日与它为伴。尽管身份不一,也许分工不同,但他们凭着对航天事业的热爱与执着,以“工匠精神”为引领,志如磐石、锲而不舍。苦过、累过之后,会发现自己更爱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