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不断、捷报频传!多名华理人新当选两院院士
在2017年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中,我校喜讯不断、捷报频传:副校长刘昌胜当选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院士。此外,我校校友谢在库、蒋华良、蒋剑春,校董戴厚良,名誉教授詹姆斯·弗雷泽·司徒塔特(James Fraser Stoddart)当选两院院士(含外籍院士)。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的规定,2017年中国科学院选举产生了6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16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我校校友谢在库、蒋华良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名誉教授詹姆斯·弗雷泽·司徒塔特(James Fraser Stoddart)当选外籍院士。
在中国工程院2017年院士增选工作中,经各学部选举和全院全体院士大会终选等程序,2017年中国工程院选举产生了67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18位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我校校董戴厚良、校友蒋剑春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谢在库院士简介
谢在库,男,1963年9月出生于辽宁,2000年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博士)。曾任课题负责人、主任、院长、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现任中国石化科技委常务副主任、科技部主任;中国化学会催化委员会副主任;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IUPAC化学与工业委员会委员等。2017年11月当选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
谢在库为我国烯烃芳烃高效合成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出版学术著作2部,发表SCI论文120余篇。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27件、国际专利39件。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第一完成人)、中国专利金奖1项(第一完成人)、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产业创新奖和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
蒋华良院士简介
蒋华良,男,1965年1月生,江苏武进市人。1987 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本科); 1992 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硕士);1995 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博士);1995年至2004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工作,历任副研究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药物发现与设计中心主任、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副所长等;2004年9月,任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首任院长。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所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基于化学小分子探针的信号转导过程研究”专家组成员。曾任科技部973计划首席科学家(2002-2008)。他还任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和ChemMedChem等5个国际刊物的编委会成员。2017年4月当选为民盟上海市第十五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17年11月当选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
蒋华良院士研究方向为发展和应用生物学、化学、计算机和信息科学等多种学科交叉的新方法和新技术,深入开展药物设计、药物新靶标的发现、药物靶标构象变化与药理功能关系等研究。他主要从事药学基础研究和新药研发,在药物设计和计算生物学方法发展、药物作用机制、药物先导化合物和新靶标发现等研究中,取得了系统和创新的成果。
戴厚良院士简介
戴厚良,男,汉族,1964年生,籍贯江苏,1985年7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华东理工大学第五届董事会董事。现任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总经理,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董事、党组副书记、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裁。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2017年11月27日当选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院士。
戴厚良院士从事石油化工生产和技术开发工作30余年,是我国芳烃技术领域的著名专家。以他为第一完成人的“高效环保芳烃成套技术”项目荣获2015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使我国成为继美国、法国之后第三个掌握该项技术的国家。据测算,我国应用芳烃技术每年由对二甲苯生产的化学纤维可替代约2.3亿亩土地产出的棉花,有效解决粮棉争地矛盾。如今,该技术多项单元技术已走出国门,在东南亚和东欧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广应用。戴厚良带领团队研发拓展PX原料新工艺,率先实现20万吨/年甲苯甲醇甲基化技术工业化。组织实施了中国石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促进了中国石化创新发展。主编出版专著《芳烃技术》,全面系统阐述了芳烃技术基础理论与生产实践。相关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第一完成人)、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1项。2016年获中国科协首届“全国杰出科技人才”奖。
蒋剑春院士简介
蒋剑春,男,1955年生,博士生导师。华东理工大学化工机械专业1976级本科。原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国家林产化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2004年,被聘国家能源技术领域“863”专家委员会专家;2005年,被聘南京林业大学兼职教授。现任中国生物质能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副理事长、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副会长、中国林产工业协会活性炭分会理事长、全国活性炭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林学会林化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林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生物质化学工程》主编、《林产化学工业》副主编。2017年11月当选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院士。
蒋剑春院士主要研究方向是:生物质能源、活性炭制备与化学化工相关基础和应用基础以及工程化技术研究。从事农林生物质热化学转化研究工作30多年,创新了农林生物质热化学定向转化的基础理论与方法,突破了热化学转化制备高品质液体燃料、生物燃气与活性炭材料关键技术,构建了生物质多途径全质利用工程化技术体系,有力推动了我国农林生物质产业的快速发展。成果推广应用到全国15个省(区),主要产品市场占有率30%以上;成套技术和装备出口日本、意大利等10多个国家。创建了生物质化学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生物基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农林生物质热化学转化技术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其中3项二等奖均排名第一),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7项,联合国工发组织等机构联合颁发的全球可再生能源最具投资价值领先技术“蓝天奖”1项;出版编著1部,发表论文318篇(其中SCI68篇、EI65篇),授权发明专利69件。主持完成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服务项目20余项,新增产值3亿元以上。2017年05月,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
詹姆斯·弗雷泽·司徒塔特(James Fraser Stoddart)院士简介
詹姆斯·弗雷泽·司徒塔特(JamesFraser Stoddart)勋爵, 2016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华东理工大学名誉教授,德国科学院院士、荷兰皇家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美国化学会会士。2017年11月,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司徒塔特教授于1942年5月24日生于苏格兰爱丁堡,分别于1964年、1966年获得爱丁堡大学学士和博士学位;1967-1970年,在加拿大女王大学做博士后研究。他是现任的美国西北大学化学综合中心主任、西北大学化学系教授;长期从事超分子化学的研究,并率先运用分子识别和自组装策略合成机械互锁分子,为分子开关和分子机器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相关领域发表论文1000多篇,包括Nature、Science、Nat. Chem、Nat. Nano、Nat. Commun、PNAS、JACS、Angew. Chem.、Adv. Mater.等,以及发表相关著作10余部;先后获得Nagoya有机化学金奖(2004)、KingFaisal国际科学奖(2007)、AlbertEinstein世界科学奖(2007)、Feyman纳米科技奖(2007)、Davy奖(2008)、国际纳米科学计算和工程奖(2010)、美国化学工程年度科学奖(2013)、英国皇家化学会百年纪念奖(2014)等,2007年英国女王伊莉莎白二世亲自为其授予下级勋位爵士;与让-皮埃尔·索维奇(Jean-Pierre Sauvage)、伯纳德·费林加(Bernard L. Feringa)共同获得了2016年度诺贝尔化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