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育新闻网]上海交大学者领衔编修《天文典》 再现中华辉煌天学遗产

13.11.2015  01:41

本网讯 春秋战国时期,古人编纂《甘石星经》测定了120多个恒星的位置,成为世界上最早的星表,比欧洲第一个恒星表早约200年。古人留下的天象记录是天文学研究的宝贵历史资源,但这些记录多散见于各类典籍且艰涩难懂,为后世研究者所苦。记者今天(11月12日)上午从上海交通大学获悉,我国建国以来最大的文化出版工程、国家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重点出版工程项目、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中华大典》之《天文典》(5卷)终于付梓。这部1000多万字的巨著跨越千年,汇编、甄选了中国历代古籍中最有价值的天学记录,再现了中国辉煌的天学遗产。 

据《天文典》总主编、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院长江晓原教授介绍,古人对天象吉凶十分重视,历代典籍中有十分丰富的记载。然而,近年来虽然有很多天文资料汇编性质的书籍出版,但缺少汇聚历朝历代、网罗广泛的大型类书,“这次出版的《天文典》正好弥补了这个缺失。” 

这不单是一个资料的汇集过程,它还意味着典籍梳理、删繁就简、标点句读、知识考证。”江晓原教授回忆,古代天学文献大多分散在各典籍中,再加上现存古籍材料大多未标点,古代天学的涉及面又很广,而且内容高深晦涩,面对数千年积累下来的浩如烟海的历代文献资料,搜集、查阅、选录、整理、分类、排序只是编写过程中的第一步,但这项工作却费时费力,对细节要求极高,一个标点、一个字不对就有可能使整体文意发生变化。“我们几乎翻遍了上千年的文献,对文献上的每一段天象记载都反复推敲,参考大量学术成果,生怕因为考证得不对误导大家。” 

《中华大典·天文典》包括《历法分典》、《天文分典》和《仪象分典》三个分典,编纂耗时8年,实际出版字数达1096万字。各分典按文献年代从早到晚排列,编纂者把我国1911年以前历代典籍中含有天文历法内容的资料摘录出来,提取出最有价值的部分进行了标点和科学分类,使分散的材料得以系统化;同时,《天文典》将板刻、手抄等形式的古籍转化为现代排版方式,大大提高了古籍的使用效率,为后人继承、利用各类中国古代天学遗产,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史料库。 

据了解,《天文典》项目启动于2008年,是1990年由国务院正式批准启动的《中华大典》项目的一部分。《中华大典》是以国家的名义和力量组织编写的一部全面的中华古籍大型系列类书,被列为国家级重点古籍整理项目,分为24个典,共8亿多字,所收的汉文古籍上起先秦,下迄清末,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哲学、文学、历史、农学、林学、医学、药学、地学、天文学、语言学等各门学科,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是一部可以和明朝《永乐大典》相媲美的中国古典文化集成。 

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2015.11.12 

原文: 上海交大学者领衔编修《天文典》 再现中华辉煌天学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