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单用途预付卡备案不足1% 超五成美容美发企业“跑路”
图片来自网络
东方网9月21日消息:买了一张预付卡,用了没几次企业就关门跑路,卡内资金打了水漂,诸如此类的预付卡消费陷阱层出不穷。据市单用途卡协会初步估计,全市发卡主体总数近10万家,但全市实际备案发卡企业只有366家,备案比例不足1%。而美容美发行业作为“跑路”重灾区,全市只有36家企业备案。今天上午,市商务委表示,根据前期实地排摸情况,本市将研究制定本市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并推动人大立法。
“发卡后“跑路”美容美发超五成
尽管本市已建立商业预付卡备案机制,但近年来“跑路”企业仍旧层出不穷。记者今天上午从市商务委获悉,美容美发、沐浴(含足浴)等生活服务业的单用途商业预付卡是“跑路”重灾区。2015年,市商务委处理发卡企业关门跑路的12345投诉举报中,美容美发行业占比超过50%。
市商务委表示,美容美发等行业企业广泛采用“超低折扣”诱惑消费者购买预付卡,不少企业无视有关规定,诱惑消费者充值逾万元可享受2-3折优惠,反而无卡消费则虚高服务价格,以此“卡”住消费者。以不计成本的倾销方式获得市场竞争优势,严重违反了市场公平竞争原则。此外,美容美发等行业企业一般通过“超低”折扣发行预付卡,大量吸引消费者购卡,在短期内积聚大量的消费者预付资金,大大缩短投资回报期,然后进入“开店-发卡-再开新店-再发卡”的畸形发展模式,开通了一条类似于准金融筹资渠道,但不在金融市场监管的范围内,集聚了巨大的潜在风险。
全市美容行业只有36家发卡备案
一方面是大量发卡,另一方面是鲜有备案。
今年7月-9月,本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单用途商业预付卡专项治理行动,以美发美容、沐浴(含足浴)行业发卡主体为整治重点。经过前期排摸,截至今年7月底,全市美容美发和沐浴行业的市场主体共计17237家。据不完全统计,除浦东新区和徐汇区外,全市14个区美容美发和沐浴(含足浴)行业主体数量为11516家,其中发卡主体数量3477家,占比30.2%。但根据商务部单用途预付卡业务信息系统显示,本市美容行业仅占备案企业中的10%,为36家。
不仅是在美容美发行业,从全市全行业来看,情况也不容乐观。据市单用途卡协会初步估计,全市发卡主体总数近10万家。截至目前,全市实际备案发卡企业只有366家,备案比例不足1%。而在备案企业中,近年来也发生了康骏会馆、代官山等部分门店倒闭,购买预付卡的消费者消费无门、退款无门的情况。
推动改变预付卡资金法律属性
“我们希望通过对美容美发行业的排摸,解剖麻雀,摸清底数,有助于下一步行动的判断开展。”市商务委秩序处副处长陈伟表示,除了根据前期实地排摸情况,下一步将责令应备案未备案发卡企业限期整改,还将推动人大立法,解决目前监管中的法律盲点。
“预付卡消费中,关键要保障资金安全,但是预付卡消费的资金是企业收入,一旦发现问题要清算,这笔资金的法律权属其实是企业的,不能拿出来赔付消费者,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此外,他指出,商务部出台的《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没有赋予管理过程中的强制措施,企业发卡信息不透明不公开,容易出现漏报虚报。“康骏会馆当时备案说自己发了几百万的卡,但实际发出的是上亿元。”
陈伟表示,这些问题要解决,关键要有法律的保障和支撑,例如突破预付卡资金的法律属性,提前赔付消费者,还有提高发卡企业的门槛等。“近期人大会开展相关的法律调研,希望能够有所推进。”此外,也希望市民有所预警,提高风险意识。
十大警示
为了警示提醒消费者,上海市单用途预付卡协会今天发布了预付卡消费领域的十大警示。
警示1:超惠轰炸
一些商家以极优惠的条件吸引消费者购买预付卡,如:充值大优惠,充值越多,赠送越多,优惠越多,充值一万赠送一万,并享受很低的折扣,还有礼物。消费者几乎都是受“超级优惠”所诱惑,但商家往往采用价格偏高、赠送的与充值的不同等使用、节假日不享受优惠、变相限制消费者的选择等,承诺无法兑现
警示2:瞒天过海
美发店,以“与美丽有约”的名义发行预付卡,之后突然关门,上百个消费者找其维权,谁知该名义就是个幌子。类似这样的幌子很多,“健康会所”、“健康生态圈”、“美丽同行”等等,都是商家创意出来的假名称,并以这些虚构的美丽名称大肆招揽预付卡消费者,之后突然关门,消费者按预付卡上的假名称去维权,屡屡碰壁。
警示3:金蝉脱壳
据统计,在今年预付卡消费投诉案件中,美容美发行业中存在经营者的登记资料的“负责人”有许多不是真正的老板(实际投资人),往往在登记注册时,投资人(真正的老板)不出现在营业执照的“负责人”栏目里,而是通过许诺“分红”、“多拿工资”,哄骗某个员工充当“老板”(登记为“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让其承担“负责人”的法律责任,商家由此为关门“跑路”埋好了伏笔。出了消费纠纷问题,老板便金蝉脱壳,而该员工因为无知、无钱而无力承担,致使消费者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警示4:偷梁换柱
一些商家打着合作的幌子,宣称充值3000元,可成为“消费股东”,每年可以分红1500元,借此大力推销“消费股东”卡。商家的如意算盘是,将消费者戴上“股东”帽子,消费纠纷变成经营者内部关系,让消费者失去维权资格,由于宣称有高额“分红”,上当的消费者为数不少。
警示5:关门“跑路”
预付卡经营者,不善经营,不讲信用,在获取消费者的大量充值后,勉强经营一段时间,然后突然关门。很多消费者购买了预付卡只消费过几次,就找不到商家了。今年多次发生此类情况,引发消费者群体性投诉,影响社会稳定。
警示6:买卖客户
“变更”是预付卡经营商家的惯用伎俩,通过变更名称、变更“老板”、变更营业场所等,未经消费者同意,就私下将自己承担履约义务的消费者转让给别的商家,原商家承诺的服务义务和质量出现打折或灭失,让消费者维权无从下手。
警示7:系统坏了
商家以系统坏了为名,不让消费者用预付卡结账,实为商家“玩花招”,故意不让消费者使用预付卡。
警示8:只进不退
预付卡消费纠纷的投诉者都反映商家在办卡充值前宣称可随时退款,但充值后就变成只进不退。
警示9:服务“升级”
一些商家以连锁经营形式推销预付卡,在履行服务的过程中,以总部统一升级为由,不按事先约定提供服务,从而使消费者获得的商品或服务价高质低,或者引导消费者到不同的分店消费,却另外加收费用。
警示10:谎称备案
按规定,商家自开展单用途预付卡业务之日起30日内应当向商务部门申报备案。但据了解,预付卡经营的商家绝大多数都不备案,或对消费者谎称已经备案,欺骗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