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浦好人”顾跃华用心写“爱” 照顾瘫痪失智养母二十年来不离不弃
午后晴好,记者来到浦东新区周浦镇红桥村村民顾跃华家。爱人老黄正在院子里收黄豆,顾跃华在堂屋里刚给90岁高龄的养母洗脚。老黄从院子里抱进来带着阳光香味的被褥,铺在床上,又蹲下身,一起给老人擦干脚,穿上拖鞋,从轮椅里抱上床,脱下鞋子和毛线裤,慢慢扶她躺下……这一连串的动作,夫妻俩不必招呼一句话,已经“习惯成自然”,默契尽在不言中。老人很快发出轻轻的鼾声,顾跃华仍守在床边,就怕老人呼吸不顺畅,随时准备给老人揉胸挖痰。
陪同采访的村主任尽管是常客,仍十分感动。他告诉记者,顾跃华这位百姓票选的“周浦好人”真不容易,将曾被预言只有最后5年生命的瘫痪失智养母服侍至今整整20年。更难得的是,日子过得艰难,顾跃华却说得轻松,始终洋溢在脸上的朴素笑容让整间屋子更加温暖。
养父临终“托孤”
出生13个月时,顾跃华就来到了养母金杏仙膝下,成为他们唯一的孩子。养父生前体弱多病,顾跃华从小懂得养育之恩,与养母一起照顾养父。1986年,养父临终前对顾跃华说:“我走了,我知道你会照顾好你妈的,我心安了……”近30年后的今天,顾跃华仍然牢记这句重托。1995年,养母被诊断出老年痴呆症,后来又渐渐卧床不起,还失去了视力和语言能力,一切都要依靠家人照顾。当时,顾跃华既要种田,又要照顾两个还在读小学的儿子,在市区上班的丈夫基本帮不上忙,她真是忙得焦头烂额。但她没同意别人的好心建议,把养母关在家里,宁愿把她一起带进带出,随时照顾。
后来,养母的亲兄弟知道顾跃华忙不过来,把养母接到他位于杭州的家里,不过半个月工夫,他又把养母送了回来。舅舅对顾跃华说:“我没有这个精力了,还是交给你吧。”她二话没说,重新接过重担。
全家同心协力
买食品搅拌机的农家不多,顾跃华家就有一个,这“赶时髦”也是为了养母。2007年,养母摔了一跤,瘫痪在床,失去咀嚼功能。为让流质更有营养,顾跃华请教别人后买来搅拌机,荤素搭配,变着花样给养母做饭。最近,院子里新种起很多紫苏,就是因为顾跃华听说吃紫苏对老人好。因为一日三餐定时定量又有营养,老人奇迹般“返老还童”,原本满头白发竟被2/3黑发取而代之。
顾跃华夫妇齐心协力,一起照顾老人,创造了不少奇迹。记者采访过许多瘫痪在床的残疾人,第一次看到90岁卧床老太的双腿依然紧实饱满,皮肤光洁,身上没有一个褥疮,家里没有一丝异味,白色的被褥没有一点污渍。这些,都是夫妇俩用自己的苍老换来的。
多年来,夫妻俩在老人床边搭了一张简易床,不分日夜,无论寒暑,每隔2小时给她翻身一次、擦身一次,一得空就给她按摩,看到阳光就要晒被子,天气好的时候早晚推到村里“散步”……这些还只是“常规动作”,碰到特殊情况,事情更多:老人面神经瘫痪时,要一直陪睡身边,随时用手托住她的下巴防止流涎;最初几年夫妻俩没经验,老人生了褥疮,创口烂到骨头上,每天要艾灸三次,随时清洗换药;排泄不畅时,舍不得给她用泻药和开塞露,托人去全上海找蓖麻油……每天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20年来,夫妻俩没睡过一个囫囵觉,去吃喜酒也必须得在两小时内赶回家,顾跃华一天也没出去工作过,只能在家里织毛衣挣钱,老黄则在三年前辞去六七千元月薪的工作,专心回家照顾岳母。
顾跃华夫妇言传身教,两个儿子和儿媳也都十分孝顺。孩子们下班回家,儿媳常为老人泡脚捏腿、翻身按摩,儿子会剥橘子榨果汁喂给奶奶吃。看见孩子们这么懂事,顾跃华心里乐开花,比自己吃到橘子更开心。本报记者孙云
来源: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