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6项目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11.01.2018  21:21
  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1月8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我校6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3项及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项。我校杰出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侯云德,获颁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也是继杰出校友吴孟超院士获颁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之后,同济医学又一位杰出校友荣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以同济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土木工程学院李国强教授为第一完成人的“消能-承载双功能金属构件及其高性能减震结构”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项目团队通过产学研用紧密合作,历时25 年,以关键构件兼具消能和承载功能为突破口,发明了具有“消能+承载”双功能的构件及其高性能减震结构,创新和发展了消能减震结构理论和工程技术,并率先实现了规模化工程应用,使我国金属消能减震产品占建筑减震市场的比例从2008 年7.5%增长至2015 年75.15%,引领我国一跃成为金属消能减震结构技术领先、应用最多的国家。项目技术成果已成功应用于上海世博中心、中国博览会综合体、天津117 大厦、上海虹桥T1 航站楼加固等260多项重要新建及改造加固工程,经受住了新疆、云南等地的地震考验;主要完成单位和应用单位近三年新增销售额31.71 亿元、利润3.16 亿元。  

  

  经我校推荐,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莱斯大学布朗工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系、机械与材料科学系教授Pol D. Spanos,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是这次获此奖项的7位外籍科学家中唯一一位来自工程领域的学者。Spanos教授还集数个“外籍院士”于一身,在国际土木工程与机械工程等领域享有很高的学术地位,在非线性随机振动方面较为系统地研究和发展了等价线性化方法,在国际学术界产生重要影响。自2008年开始与我校土木工程学院李杰教授建立起实质性合作研究关系,在长期合作基础上,共同组织成立了“同济大学工程可靠性与随机力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并担任外方主任;与李杰教授合办重要国际学术会议、联合培养数位博士研究生、联合发表多篇论文,在基于小波分析的随机动力学研究与随机动力稳定性方面取得重要研究进展。自2010年以来,Spanos教授先后受聘为同济大学讲座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土木工程防灾减灾国家创新引智基地国际学术大师。  

  此外,我校合作完成的“土木工程结构区域分布光纤传感与健康监测关键技术”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合作完成的“地下大型地下结构抗震设计理论与方法及工程应用”项目、“疟疾、血吸虫病等重大寄生虫病防治关键技术的建立及其应用”项目,以及合作完成的一专用项目分别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侯云德校友于1948年进入我校新生院学习,1949年进入我校医学院学习,1952年随院系调整到新组建的中南同济医学院学习,1955年毕业。侯云德校友是中国分子病毒学、现代医药生物技术产业和现代传染病防控技术体系的主要奠基人。他从事科研工作60余年间,曾率先研发出中国首个基因工程药物——重组人干扰素α1b,应用于上千万名患者的临床治疗;他率领团队成功应对近十年来国内外发生的多次重大传染病疫情,包括2009年中国H1N1流感大流行的防控应对和科技攻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