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网】华东理工大学2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二等奖
昨天(1月9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共授奖318项成果、8位科技专家和1个外国组织。全国高校获得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6项,占授奖项目总数46项的58.7%。华东理工大学2项获二等奖,其中刘昌胜团队研发的钙磷基生物材料的转化机理及新生物性能研究项目,能替换人体硬组织材料,免去骨缺损患者二次手术的痛苦,降低感染率,提高治疗效果。
揭秘硬组织修复材料
在我国,每年骨缺损患者超过500万人,因骨质疏松引起的各种骨折患者达200 万人以上,临床中对修复、替换人体硬组织的材料需求巨大。
刘昌胜团队的第一项产品在1998年5月研制成功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那时,他们发明了磷酸四钙制备方法、多孔磷酸钙骨水泥等。后来,他们又开发出载药骨水泥、可注射骨水泥、载活性生长因子高活性骨修复材料等系列产品,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首张此类产品的准生产注册证。人们习惯把这些产品称为"人工骨"。
十几年来,刘昌胜团队的"人工骨"累计在全国500多家医院使用了24 万例,在骨科、脊柱外科等领域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选择磷酸钙骨水泥作为研究对象后,三大科学问题摆在了刘昌胜团队的面前--合成高活性的磷酸钙粉末、磷酸钙粉末向类骨磷灰石转化、钙磷基生物材料在体内的降解及参与新骨形成。刘昌胜解释道:"高活性钙磷盐的合成是基础,钙磷盐向类骨磷灰石的转化是实现骨水泥功能的核心,材料在体内的降解及参与新骨形成则是实现骨修复功能的关键。"
从1995年开始至2011年2月底,经过长期努力,刘昌胜团队取得了研究成果:深入研究液-固体系中钙磷基生物材料的相互转化过程及机理,实现了现对钙磷盐粉末原料粒度、形貌及活性的控制。同时,研究钙磷基生物材料在生物体内向新骨转化的降解、代谢、转归机制,通过组成和晶相结构设计和降解调控,实现从无生命的材料到有生命的组织的转化。
走在前沿的硬组织修复材料
"我们的研究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一些原创性成果是在理论探索与工程实践密切结合的基础上获得的。"刘昌胜介绍说。正是在上述理论研究成果的指导下,团队研制出自固化钙磷基"人工骨"系列产品和工程放大,各项性能指标全面达到并部分超过国内外报道的水平,给骨缺损以及椎体临床治疗带来了新的材料,克服了现有骨组织修复材料的一些瓶颈问题,并基于新材料推动一些治疗方法的变革。可以说,"钙磷基生物材料的转化机理及新生物性能研究"揭示的科学规律正是硬组织修复材料开发和制造的奠基石。
取得这样的成果,要做多少次实验?刘昌胜微笑着回答:"那是数不清了。"那笑容里,闪现着科技工作者的成熟与自豪。现在,团队的研究者们正埋首实验室,期待能带来更多的"前沿"与"神奇"。
原文来源:解放网 2015-01-10 | 作者:董川峰 卞慧
原文链接: http://www.jfdaily.com/jizhe/201501/t20150110_1133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