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伟明:青龙镇是上海最早贸易港口 做好文化基因激活工作
原标题:激活“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基因——曹伟明研究员在“上海最早对外贸易港口青龙镇文化论坛”上的演讲
□上海城市,也不是如西方人士所说的从一个小渔村发展起来的,而是有着1300多年的城镇史。青龙镇,是上海最早的对外贸易港口,最早的国际航运、贸易和经济中心;最早的海派文化源头和码头
□让不同的文化要素,不同的文化优势有机地联系起来,激活青龙镇的“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基因。让原本湮没的、呆滞遗漏的文化资源,变成系统的、有活力的文化和经济优势
□做好青龙镇文化基因的激活工作,目的在于服务“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它主要借用了古代中国“丝绸之路”的意象,传承、贯通和发展了传统的“丝绸之路”精神,加强全球在文化、经济等方面的交流
曹伟明研究员,上海群众文化高级职称审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项目评审专家。长期从事崧泽文化、青龙镇文化、吴越文化与海派文化的研究。主要著作有《永远的情结》、《守望江南》、《寻梦江南》、《水乡恋歌》、《生命船》、《放歌淀山湖》、《淀山湖表情》等。在国内核心刊物发表论文近百篇。上海文学艺术奖、国家文化部“群星奖”获得者。
上海是闻名中外的贸易、航运、经济和金融中心,如今的洋山港更成为世界级的航运贸易码头。然而,很多人并不知晓,洋山港的祖父却是唐宋时期位于上海青浦的青龙镇。上海城市,也不是如西方人士所说的从一个小渔村发展起来的,而是有着1300多年的城镇史。青龙镇,是上海最早的对外贸易港口,最早的国际航运、贸易和经济中心;最早的海派文化源头和码头。青龙镇不仅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首发地之一,更是郑和开辟海上丝绸之路,从青龙镇北面的太仓刘家港启程,七下西洋的孵化之地。
因此,对上海最早港口青龙古镇的历史文化研究,有利于促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创新、激活“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基因,以及加强上海历史文脉的传承和文化氛围的营造。
源远流长的文化积淀
古代上海在海上贸易港口的发展中是领先的。早在隋朝初年,上海便出现了首个市镇华亭镇,天宝五年(746年)又应运而生地设立了青龙镇,这两镇虽都是军事建置,然而凭借着天时、地利,都蕴藏着城镇经济的特质。而青龙镇后来的成功转型,一举成为江南地区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之一,更得益于它的文化繁荣,人气集聚。回顾上海最早对外贸易港口的发生、发展的历史,青龙镇具有共建、共荣、共享、共赢的文化特征,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青龙镇的“海上丝绸之路”,造就了发达经济培育的繁荣文化,呈现出上海最早移民城市的共建特征。
青龙镇的对外贸易,凭借“在吴淞之滨,海舶所集,有三亭、七塔、十三寺、二十二桥、三十六坊,烟火万家……”带来了市镇的繁华,具备了强大的人口承载力,以及强劲的文化吸引力。镇上“人乐斯土,地无空闲。衣冠名儒,礼乐揖让,人皆习尚,以为文物风流之地……”长时期内,富商巨贾、文人雅士纷纷迁居青龙镇,感受最早上海对外贸易港口经济繁华、文化繁荣的脉动。四方来客,为青龙镇带来了生机和文气,呈现出移民城市海纳百川的特征。后来,随着宋室的南迁,加速了青龙镇移民的新态势,彰显了青龙镇宜居宜业、创造创新的文化生态,催生了一座以海内外贸易为支柱的商贸型港口市镇,成就了一座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生态良好的江南巨镇。更是创造了一座国际化程度高,生活方式先进、生产水平现代、生态环境优美,市民、移民共建同创的宜居市镇。
青龙镇的“海上丝绸之路”,造就了相互交融的海内外文化,呈现出包容开放、海纳百川的共荣特征。
青龙镇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之一,伴随着海内外贸易往来,带动了东西方文化的多元融合,青龙镇上“宝货富东南之物”,“市廛杂夷夏之人”,丰富多彩的异域风情和异质文化,形成了“各美其美”的生动局面。
从近年青龙镇考古出土的文物来看,当年大食、波斯等阿拉伯商人,都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往返于青龙镇,承担着贸易商人和文化使者的双重身份。还有与新罗、日本的文化交流也相当频繁。诸如:早在唐代的大中年间(847-851年),日本学问僧圆仁回国时,曾搭乘新罗人的海船,从吴淞江畔的青龙镇,带着中国的传统习俗和宗教文化,返回至日本国。
到了宋代,随着青龙镇贸易的扩展和经济交往的国际化,中外文化的交流更为频繁和密切。青龙镇作为上海最早对外贸易的港口与日本、新罗、交趾、南海诸国、阿拉伯地区的国家,建立了稳定而持久的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南宋庆元五年(1199年),日本泉涌寺僧大兴正法国师,随日本商船到青龙镇,在果教寺从北峰宗印学天台宗长达八年。这种互动和交流,呈现了文化共荣的特征。既扩大了文化的传播,也吸纳了异质文化。使青龙镇的文化更具开放性、包容性,海纳百川,开阔了视野,奠定了上海城市文化的底色。
青龙镇的“海上丝绸之路”,造就了文化的碰撞、激荡和融汇,呈现出上海最早文化码头的共享特征。
青龙镇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多元开放的风尚,为上海最早对外贸易港口文化的发展繁荣,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文化形成的多样、文化内涵的丰富、文化人物的集聚、文化传播的悠远,形成了文化的高原和高峰。这里既有精英文化,又有市民文化;既有中国的传统文化,又有海外的外来文化;宗教文化、儒家文化在青龙镇广泛传播。近年来,青龙镇遗址考古出土的两件唐代褐釉色的腰鼓,证明了西域的音乐和舞蹈已在青龙镇扎根与风靡。
宋代时期的青龙镇,已是“海舶百货交集,梵宇亭台极其壮丽,龙舟嬉水冠松江南,论者比之杭州”的巨镇。驻有镇将,负责防守、缉私、财政管理。镇上官廨、镇学、税务、监狱、粮仓、茶场、酒坊等鳞次栉比。城镇的繁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政治家、书法家米芾担任镇监。政治家、军事家章螶、水利专家郏以及杜氏、何氏为代表的名门望族和士族阶层,纷纷在青龙镇从政为官和定居创业,引领了青龙镇文化的创造,留下了一大批酬唱、吟诵的诗赋文。而瓦市勾栏等文化娱乐场所的开辟,丰富和活跃了青龙镇的市民文化,形成了文化繁荣的市场。海外贸易的持续发展,促进了海内外文化的交融、交流和交汇。青龙镇宗教场所的逐步增设,促进了宗教文化和民间信仰的兴盛和多元。镇学的创立,营造了崇文重教的氛围,培育了创业创新人才,引领了蓬勃向上的社会风尚。所有这些,都彰显了青龙镇对外贸易港口文化的开放性、多样性和精致性,成就了上海最早的文化码头。吸引和汇聚了诸如梅尧臣、苏辙、苏轼、秦观等众多文人,寓居青龙镇,游历于吴淞江畔。一大批知识精英和社会名流,创造了青龙镇“文物风流之地”的文化高峰。
青龙镇的“海上丝绸之路”,造就了国际性和开放性的文化,呈现出商贸互惠、文化交融的共赢特征。
早在唐天宝年间,青龙镇就是一个南北货物交流、内外贸易集中的港口。青龙镇海外贸易兴盛,与许多国家和地区开辟了固定的海上航线。到了宋代,青龙镇的港口贸易地位更加显要。据青龙镇的碑刻铭文所记,那时每月每日都有自杭、苏、湖、常等州来青龙镇的船只。漳、泉、明、越、温、台等州的船只,一年来青龙镇二三次。而“广南、日本、新罗岁或一至”,几乎每年都有一定规模、数量众多的海舶往来,满足海内外贸易的需要。当年的上海港,已成为“岛夷、闽、粤、交、广之途所自出,风樯浪楫,朝夕上下,富商、巨贾、豪宗、右姓之所会”。近年来,青龙镇遗址的考古发掘,出土了二千多件精美的瓷器。有唐代长沙窑瓷器,它是面向大食等阿拉伯地区的。还有那唐代褐彩腰鼓,它是典型的西域风格的乐器,实证了当年的青龙镇已与西域开展文化交流的历史。
青龙镇作为对外贸易港口,有大量海内外的进口商品在此进行转口贸易。运往海外的货物主要有生丝、纱绫、棉布、纸张、茶叶、瓷器、药材、文具和书籍等,载回的货物主要是银、铜、海产、漆器、珍珠、樟脑、黄蜡、檀香等。《青龙赋》上记载道“市廛杂夷夏之人,宝货富东南之物”。这里的“宝货”,应是指海外进口的“宝物”和“番货”的商品统称。
青龙镇是上海最早对外贸易的重镇,朝廷设立了专门管理海上贸易的市舶务,置场抽解。宋高宗说,“市舶之利颇助国用。”铺开了古代上海的海上丝绸之路的通道。在北宋熙宁十年,青龙镇的商税额已达15879贯,位居富庶的太湖地区各市镇之首。绍兴元年还专门设置了市舶务,管理海外贸易。青龙镇在宋代形成了“烟火万家”的盛况,全镇地域面积达25平方公里,与海内外商贸互惠、文化交融,呈现出共享共赢的态势。因此,青龙镇曾一度改名为“通惠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