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足迹]辛璐:一直在路上[图]
人物白描:辛璐 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大四
入学时懵懂的她逐渐变得成熟,当年面试怯场的她现在已经可以演讲自如,以前那个小学妹也早已变成大家口中的“学姐”。她是辛璐,她是校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是2014-2015年度安泰经管学院团委副书记,也是2015-2016学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她说她将带着满腔的热情、无限的勇气,一路前行。
第一年——一个决心:“什么都想要”
2013年夏天,她来到了交大,解锁大学第一年。脱离了高中的囚笼,扑面而来的是大学的自由,高中时候除了学习还是学习的她对大学的一切可能都充满了好奇,跃跃欲试。
“这个组织听说很靠谱。”“报!”
“这社团看起来很好玩。”“去!”
“这门课好像很有意思。”“选!”
就这样,开学之初,她一股脑的报了四个组织、两个社团,开启了忙碌模式的大学生活。常常游走于各个组织的破冰、组会、活动,在寝室写策划、做预算,也时而和志趣相投的朋友赏月谈人生,然后挤出整块的时间攻克专业课。
听过很多人说,大学有多种选择;也有很多人问过她想要怎样的大学生活,是还像高中一样学霸?还是在学生组织里“升职加薪”?这时她总是报以微笑,心里默默地想:“我什么都想要,都要尝试一下。”
一年的历练,收获颇多。在校青志,她实现第一次站上舞台主持大型活动;在励志讲坛,她见证了一场场讲座的幕后台前,也作为项目经理亲自打造了一场讲座;在领培,她结识了一群活跃在学校各大学生组织和社团的优秀的学长学姐;在安泰团委组织部,更是搬砖打杂样样不落,主持、礼仪、场务等各种身份随机切换。一年的忙碌,不论是沟通表达能力,还是组织协调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在各个组织里她结交到了至今还能谈天说地、互帮互助的学长学姐和出色的朋友。
第二年——两种身份:“懂得取舍,学会协调”
经过大一的忙碌和奋斗,她进入了“多课模式”的大二。为了更好地平衡学习和学生工作,在各大学生组织换届之际,她最终只选择留任在安泰团委组织部,由“做小朋友”变成“带小朋友”。
作为部长,虽然不再像大一一样对每一件工作亲力亲为,但是每个活动的一点一滴她都时刻关注,有问题的时候一样着急,成功完成后比谁都开心骄傲。做小朋友时,更多在意的是某个任务,如何尽快完美做好;而站在更高的位置时,看到的是整个活动甚至整个部门、整个组织,更多了一份眼界和责任。
同时,作为一名“期末周天天考试”的“非典型养老院”学生,大二一年的课业也是非常繁重。一边带活动,一边赶ddl,还要抽空网申、面试,慢慢养成了多线程工作的习惯,办事效率和协调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第三年——多样体验:“再多尝试一点”
熬过大二考试周,步入“选择模式”的大三。如果说大一的时候大家还是一起占座,大二的时候还是一起追赶ddl,到了大三,大家的选择开始变得更加差异化。
大三上,必修课少了,选课的弹性也变大了,有的同学挤出时间去实习,也有的人疯狂选课。越来越觉得成绩更重要的她是后者,她选了尽量多的课,把重心放在课程的学习上,名次也有了显著提高。此外,她还和一群优秀的学长学姐一起去厦门参加了“网中网杯”财务决策大赛,几次在天不亮的时候起床赶到徐汇校区训练,又在天黑尽了回到闵行。但努力都是值得的,她们最终获得了三等奖,而且这也是一次非常值得纪念的旅程。
大三下,课业较为轻松的她也开始了第二份实习。在华泰证券研究所三个月的实习让她体验到了另外一种成长,这更像是“学习”和“学生工作”的结合。既要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不断学习新的东西,将课本上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又要学会和人打交道,不断向前辈和老师讨教。在这份充满压力的实习中,她变得更加善于合理规划时间,也增强了专业实践能力和沟通能力。
第四年——无限可能:“一直在路上”
不知不觉,已经来到了大学的第四个年头。她激动地讲起已经悄然而逝的大学三年,感慨颇多,她说:“回首过去的时光,虽说还有很多遗憾,但好在自己没有白白度过,在奋斗了三年的安泰团委圆满退休谢幕,认识了一群超棒的伙伴,经过大三的努力最终拿到了期待已久的国家奖学金……
然而这只是她生命中的一小段旅程,二十岁的她还有更多的可能去探索、去实现。有人说,一个人有两种活法,一种是像草一样,不去费劲地汲取阳光雨露,慢慢地长大,但永远不会长得很大,别人从你身边经过甚至不会看到你;另一种是像树一样,也许最初只是一颗小苗,被埋在泥土里,但从未放弃过天空和梦想,你的根在看不见的地方向四周不断蔓延,拼命地吸收水分、养料和阳光,或许过程非常辛苦,但最终会长成参天大树。一个人可以选择向后走向安全,也可以选择向前走向成长。而她选择了后者,选择辛苦,选择努力,选择成长,选择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她觉得自己还有太多的东西要学,于是她选择在安泰读研,继续提高自己、武装自己。另外,她强调她之后还会参加很多比赛,做很多实习,去很多地方,或者做很多其他有趣的事情。逐梦女孩,她会一直在路上前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