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足迹]孙锴:科学之路上的追梦人[图]

15.10.2014  12:33

人物白描:孙锴 致远学院 大四

爱象棋,写“弈心”;巧遇良师,探路科学。他是科学之路上的追梦人,执着、真实。他就是孙锴,交大致远学院的大四学生,也是交大䇹政项目的第一期立项学生。

楚汉棋缘,五子弈心

当从小痴迷于中国象棋的孙锴偶遇“楚汉棋缘”时,“做一个象棋程序”的想法自此诞生。一个只能进行四层计算,在今天看来非常简单的小程序,却开启了孙锴同计算机科学的美妙情缘。而最终,经过不断的修改,这个象棋程序也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战胜了孙锴及其父亲。

然而,孙锴的人机博弈故事并未就此终结。在与朋友的交流中,他又对五子棋程序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起初,由于多个因素的影响,孙锴在很大程度上低估了五子棋人机对弈的难度。但实际上,五子棋对弈本身所具有的专业规则下无终结,分支因子多,审局困难等特性,以及资料的缺乏,无疑给孙锴出了一道难题。然而,一遇失败就放弃从不是他的风格。经历过冥思苦想却毫无进展的抑郁,经历过偶获灵感而得巨大飞跃的狂喜,最终,孙锴的五子棋“弈心”成为了最好的五子棋人工智能程序之一。

偶遇良师,一生益友

像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小孩,不时发现比寻常更为光滑的一块卵石或比寻常更为美丽的一片贝壳”,研究工作于孙锴,更像是现实世界里的游戏。对于未知的好奇,战胜困难的欣喜,共同造就了他对于研究工作的兴趣。

而谈及ACM班“培养计划”中他与俞凯导师的相遇,用“缘分”二字概括并不夸张。近20位导师,长达100分钟的宣讲,凭着对语音研究的兴趣,以及对于唯一一位在5分钟的介绍中只是向学生提出期望的导师的好奇,孙锴就选定了自己未来学术道路上的引路人。

良师益友”用于形容俞凯导师十分贴切。于师,他可以同学生一起辛勤奋战到深夜,孙锴也曾在凌晨两点收到他关于改稿的邮件;于友,他可以真诚无私地奉献出时间与心血,比如他记得实验室每一位同学来自祖国的哪一个省市,对学生的关心已从学术渗入生活。于孙锴而言,导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引导着他,给予他无限的正能量。诚如俞凯用以激励学生的《青春万岁》中写到:“所有的日子,都去吧,都去吧,在生活中我快乐地前行,多沉重的担子,我不会发软,多严峻的战斗,我不会丢脸。有一天,擦完了枪,擦完了机器,擦完了汗,我想念你们,招呼你们,并且怀着骄傲,注视你们!

爱之深切,学之深刻

深度学习是近年来一个很火的话题,受到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极大重视。其中,“深度神经网络”在语音识别应用中取得了30年来最大的性能提高。然而,在语音交互的若干核心领域,如对话管理,语音理解等方面,神经深度网络还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孙锴跟随导师所做的研究工作,即是“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语音交互技术研究”。

而对于正在科学之路上行进的孙锴而言,他更想借保罗·伯格之言与大家共勉:教育对一生最大的贡献是帮助你发展好奇心与培养你寻找有创造性答案的直觉。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学过的许多事实,可能被遗忘;但我们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鉴赏力却将伴随终生。

青春无畏,敢闯敢为。这就是孙锴,一位不断构建人生蓝图的梦想家,他终将乘风破浪,开启人生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