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旗帜,高高飘扬在祖国大地

27.10.2014  17:47

          细看这张A4纸,纸上是具有凹凸感的各式点、线、面纹理符号,在地铁站出行的盲人只要一纸在握,心里就有数了:再也不用担心在地铁站来回“兜圈子”,焦急地四处询问哪里是闸机口、哪里是卫生间、服务站……这是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王子秋等同学暑假期间在调研上海盲人出行状况后,专为这一特殊人群制作的“地铁站触觉地图”。这仅是同济大学2014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所取得的代表性成果之一。
          难耐的酷暑,阻挡不了同济青年迈向社会大课堂的热切脚步!
          回望刚刚过去的暑期,放眼祖国版图,406支团队,3500余同济学子青春的身影活跃在20余省份100多个城市乡村。访民生热点、赞家乡新貌、探新型城镇化之道……同济青年脚踏坚实大地,全面触感社会,共同收获成长。
          一面面火红的青春的旗帜,高高飘扬在祖国大地上!


                                                                                                                          新型城镇化研究”再进发
          走访6个政府部门,考察了3个乡镇,参观了5家特色工厂,调研了4个村庄,召开了8场座谈会,实地调研15处建设区,完成345份问卷,走访住户60多家,人物访谈50多次,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这组数据,出自同济大学“新型城镇化研究”暑期实践团贵州遵义分队的实践报告。
          120余名硕士生、博士生参加,12支实践分队,今年,“新型城镇化研究”研究生实践服务团再向全国具有区域代表性的地区进发:安徽金寨、贵州遵义、四川宜宾、山东威海、江苏金坛、江苏太仓、浙江台州、云南楚雄、吉林延边……
          地域不同,各实践分队聚焦的主题也各不相同:宜宾实践分队重点关注“农业科技园区”,金寨实践分队着力于“土地流转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台州实践分队则将目光投向“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乡愁问题”……
          这一幅幅烈日炙烤下兴致勃勃走访、座谈、问卷的照片,见证了各实践分队同学对城镇化研究课题的热诚与投入。一面面队旗迎风招展,政府部门、企业生产线、社区、村镇、田间地头、农民家中……处处留下了同济青年一串串坚实的足迹,一双双探究、思索、关爱的眼神。
          总行程逾10万公里,总研究报告20余万字。一份份有理有据、沉甸甸的实践报告,字里行间凝聚着同济青年的责任担当和专业智慧,将为这些地区的新型城镇化之路贡献智慧和思想。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沿海地区城中村改造经验与问题研究——以山东威海为例》,是山东威海实践分队历经11天调研之后完成的报告,同学们不仅指出了威海城中村改造中存在着的“房屋土地产权不明确、福利保障参差不齐、村民参与改造意愿不尽相同”等问题,还总结出了“资金投入——住房补偿——财政运作——福利待遇”这一完整体系的城中村改造经验。
          “实践出真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对新型城镇化有了新认识。”……这些文字,是实践团成员们写下的切身感受。

 

                                                                                                                                      以专业所学服务民生热点
          《交叉口设计优化方法调研》、《剑川垛木屋群防火保护设计》、《河南省鹤壁市疾病情况的调研》、《电动汽车租赁在上海主城区的推广方案》、《市售口罩防PM2.5能力调查》……单是看这些社会实践的项目名称,就各显其专业特点,分别由交通运输、土木工程、医学、汽车、环境等专业的学子主持完成。
          将所学专业特长与社会实践结合、与民生热点难点结合,历来都是同济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大力倡导的主方向和着力点。
          这是一份针对七八十年代上海老公房结构现状的经济性优化改造方案,包含“水网管路改造”、“屋面楼面防渗漏综合处理方案”,以及旨在提高墙面楼面板承载力的“多层次砂浆粉刷方案”等,出自我校土木工程学院高佳颖等同学之手。
          “上海老公房的结构质量缺陷问题日益突出,‘改造老公房’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民生问题之一。”为此,土木学子暑期走访了古宋小区、公交新村、同济新村、上南六村,看到老公房普遍存在着屋面渗漏,墙面、楼面层结构材料老化,以及房屋不均匀沉降等结构问题。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团队很快拿出了初步改造方案。“后期我们还会通过建立模型模拟的方式对方案进行深化和细化。”高佳颖说。
          多学科力量集结一道,社会实践更富战斗力。《流•守“双城记”上海与江西吉安两地流动和留守儿童状况调查》实践项目,成员分别来自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等,跨专业合作带来更多视角,也让团队从全国千逾个参赛项目中突围,入选“青年中国行社会实践活动”全国二十强。


                                                                                                                              学子返乡“点赞”家乡新貌
          8月24日上午,成都图书馆一报告厅内,一场名为“戏台龙门阵”的对话正在此进行。台上一位是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陈巧菲,另一位是90后小戏迷,两人正趣谈川剧之美。活动组织者兼主持人曾靖宜是我校人文学院的在读本科生,今年暑假她回到家乡成都,线上线下忙不停,只为川剧赢来更多年轻观众的心。
          线上,面向18至26岁年轻人,利用微信、微博、人人、豆瓣同城等各大平台,以青年喜闻乐见的语言、方式创新性地推介川剧文化,更是吸引了APP主动与其谈合作。线下,进社区、进茶楼,与戏迷聊天,邀请名家开讲座、现场表演……“我们希望呈现家乡戏曲这一艺术瑰宝的魅力,让传统戏曲重新焕发生命力。”曾靖宜说。
          这一“川剧文化建设”实践项目,仅是同济大学今年首次推出的“点赞家乡发展”大学生返乡专项社会实践76个项目之一。“这一专项鼓励大学生组建微型团队,自主申请,也允许大学生一个人独立完成一项实践活动。”校团委沈嘉老师说。
          文科生关注家乡文化建设,理工科学子关注家乡产业发展。
          无为这样一个小县城里为何能发展出国家级电缆产业基地?带着这样的疑问,安徽芜湖无为籍学子、我校机械与能源学院郭圣君同学这个夏天返乡,对家乡的电缆产业集群做调研。他逐一考查电缆生产的各个流程,了解其生产工艺、生产设备、主要产品及主要客户群,探索其产业升级的方向。如何选择原材料、如何引进和保养生产设备、如何优化生产方法,如何处理废物,都成为他思考研究的课题。
          回到家乡做实践,不再是度假休闲,不再是家乡的“客人”,而是以探究、专业的目光重新审视家乡今貌,思索其未来向何处去……各团队学子在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四处奔忙,不亦乐乎。
          时光荏苒,同济大学生社会实践迄今已走过30年风雨历程。
          “30年来,同济大学生社会实践从点上推进到面上覆盖,从学校主导到整合多方资源,通过社会实践与专业教育的结合,不断创新社会实践运作机制,为莘莘学子打造‘知行合一’平台,也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团委书记刘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