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耀“汇创青春”的上理创意】弘扬剪纸,致敬传统
“先取一张色纸对叠两次,合成四层,或取四张色纸用书钉把边订好。然后在订好的纸上,用铅笔按图把花样描上去。一定要把花心(莲蓬)部分仔细画好。最后是剪制。过程一定要仔细,按三先三后的剪法,先从莲花剪起......”一堂上海博物馆的传统技艺体验课,让初次尝试剪纸的版艺学院大四学生徐雁翎对这项“非遗”萌生了强烈的兴趣。
一等奖作品《剪纸刻画》
偶尔的接触,萌生对剪纸的兴趣
剪纸,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在博物馆体验剪纸艺术的徐雁翎注意到,现场教学容易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剪纸技艺很难流传推广。在艺术设计系主任陶海峰老师的指导下,她萌生了通过设计一套与剪纸有关的书,让更多人了解这项技艺的想法。
《剪纸刻画》系列书分为《溯源》、《派衍》、《伎艺》,分别对剪纸的发展历史、风格流派、结构设计做了介绍。最后一本相当于剪纸技艺的入门指导,为了增加读者对剪纸的兴趣,徐雁翎在《剪纸刻画》第三册“对称剪纸实例制作”的部分设计了拉页,旨在实现读者与书籍的互动。剪纸图样放在折线的正中间,将纸折叠起来后,沿着虚线部分剪下便能得到相应的剪纸图案。对比看死板的步骤图,这种方式在动手中轻松学会了剪纸的方法。
书页展示
从选题到纸张选择,编书是试错的过程
从选题、素材收集到编排、装订成册,徐雁翎前后共花去6个月的时间。
对于学生的成长,完整参与其中的陶老师深有感触。他说,徐雁翎最明显的变化有三方面。一是对设计的心态发生了变化:“原来对于设计任务她总是抱着惴惴不安的心态,小心谨慎,现在我要求她先做头脑风暴,然后选择3-5种方向进行试验,允许她出错,必须出错,然后,随着设计的深入,对主题的深入了解,她对设计整体的把握就越来越精准了。”
最开始确立选题时,徐雁翎其实心里是没底的。对剪纸仅仅停留在喜欢,对剪纸技艺、图案设计并没有概念。陶老师首先打消了她的疑虑,让她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玩的事情,而且很酷,让她放心大胆地做。
“这个样子已经改进很多了,最初的风格还要丑。”陶老师指着一张作品图打趣道。他说,如何把繁杂的视觉元素进行视觉上的提炼,然后形成统一的、丰富的视觉元素,这是平面设计专业学生的一项基本功,徐雁翎同学在这方面反复尝试了近200种元素整合, 才确定了现在的插图风格。在出书的过程中,徐雁翎的排版能力也有了较大的提高。通过实际的案例,将书籍设计的开本确定,版心确定,使用网格框架进行排版,然后再通过局部的突破网格,产生很活跃的版式设计风格。简单来说,就是要经过 “立——破——立”的过程。尝试了不下20个版本的版式设计样稿后,《剪纸刻画》的版面才终于确定。
同样令人惊喜的收获是习得了书籍的手工装订这门技艺。
“我们通过教授同学使用手工的方法来进行书籍装订,让同学对书籍的结构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为了充分契合主题,凸显出传统文化的历史感和书卷气,徐同学采用了锁线裸背装的装订方式。陶老师介绍,现在胶装书最为多见,很多装订方法也像传统文化一样几近失传,市面上很难找到,因此很多学生都自己动手装订书册,实现真正的“独门秘籍”。
成品展示
新时代设计师要向传统学习
设计要向传统学习。陶老师指出,一方面我们需要先进的设计理念,以符合现代社会的需要,同时,我们也需要回头看。现在很多学生不愿意去看博物馆,这其实是不对的。设计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需要向前看,更需要向后看。新时代设计者可以借助绘图软件实现更加精美的视觉效果,但通过多元的呈现形式向传统致敬的做法更值得赞赏和推崇。
供稿:新闻中心 唐宇萌
编辑:新闻中心 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