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创业班课堂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

25.07.2015  10:43

      (青年报首席记者 范彦萍)

  本报曾独家追踪报道数年的沪上首个创业本科班又有了新动静。7月初,第三届创业班招募了新一批学员,而负责整个招募流程的正是已经毕业的第一届创业班的班长谢小凡。三年了,他们创业了吗?成功了吗?学以致用了吗?这批90后学子与小于他们5岁的95后学子比起来,又有何区别?近日,青年报记者再次走近了这批吃螃蟹的首批创业班学员,了解他们的故事。

   多次企业办不下去但后来又选择重新上路

  “这已经是我们第三次见面了吧。”眼前的谢小凡褪去了学生时代的稚气,言谈举止十分沉稳。

  三年前,他在创业与就业间徘徊不定,最后走了就业之路。那时的他觉得自己的能力尚不足以支撑一家企业。在企业积累了两年的打工经验,他果断辞职。2014年9月回到上海,开始对接创业企业和学校。今年1月份,他和其他四个合伙人发现项目要推进似乎很难。随着学生们陆续放假,该项目以失败告终。

  项目失败,被迫中止的情况卯申宝也遇到过。三年前,记者第一次采访卯申宝时,他正在与另两位同学史永平、李广英开办“开心土豆”餐厅,但很快三人就发现自己不适合做传统企业,痛定思痛后,团队转型做互联网。

  在经营过程中,因为同在松江大学城,他们和同类型的“宅猫”、“59store”互相竞争。短短两三个月,15万元的积蓄和借来的钱花得精光,风投也拿不到。“所有人都不知道前方的路在哪里,连员工工资都发不出来了。”卯申宝叹了口气说。没想到柳暗花明,59store的负责人主动上门,邀卯申宝和李广英加盟。

  59store这一项目定位于解决学生晚上无处购买零食、杂货用品的痛点。卯申宝等人一开始在学校周边建仓库,承诺一旦在网上下订单,59分钟内送达。但很快,他发现这样的商业模式有漏洞。“所以我们更正了商业模式,即利用学生寝室的剩余空间,雇佣学生,代替我们经营便利店,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前不久,59store获得了3000万的A轮融资。

  和自己的同学卯申宝一样,谢小凡的第二个创业项目也在酝酿中。吸取了前一个项目的经验,他发现校园线上宣传可能潜藏着商机。今年3月,他带头注册了一家以学生为对象的活动线上宣传公司,办得有声有色。

  “毕业这几年,我们见识了太多周边人的起起落落,谁家公司开不下去了,谁家获得了融资。这些人的创业经历在我们眼里是故事,同样,我们的经历也成为别人眼里的故事。”谢小凡说。

   创业班课堂的知识真的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

  长着一张老实巴交的脸,性格儒雅温和,刘东怎么看都不像经商的。虽说进入创业班熏陶了两年,但刘东一毕业就当起了HR,算是走了普通大学生的寻常路。

  两年前,老同学梅腾的钱币创业团队向他伸出了橄榄枝,再度激发了他内心深处那颗不安分的心。“我们恐怕是创业班从学生时代开始到现在唯一一家没有倒闭或者转型的公司了吧。”刘东为公司的“长寿”略有些感慨。他们向导师征询后,及时调整了自己的经营战略,从一开始做外国钱币收藏品的淘宝店,到放眼全球市场、做国际电商平台,再到打造自有钱币创意礼品品牌。“我们的终极目标是把钱币文化传播到全世界。”

  从为别人打工到为自己打工,刘东的心态也慢慢成熟起来。他认为,作为创业者需要具备一些基本面的素养,譬如能吃苦,渴望成功,爱冒险,具备很强的抗压能力和心理素质。“我记得读书时印象最深的就是创业企业战略与策略、广告策划与创意等课程。因为提前学习过,我们团队及时调整发展战略与策略,每个人有明确分工。”

  一旁的谢小凡也庆幸能学以致用。他回忆说,除了学习如何开公司、做管理等“标准课程”外,他们还学到了很多课本外的知识,譬如初创企业如何去找合伙人,团队成员之间如何避免分歧等。

  在实践过程中,谢小凡经历了将导师传授的“心经”融会贯通的过程。“一开始我从互联网网站上认识人,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和沟通,发现无法合作。后来我找到了原来的同学,好说歹说将他们聚在一起。”

  对此,卯申宝感同身受。“虽然在课上老师讲了很多系统性的东西,吴满琳老师一直在强调用户需求。但因为我们没有付诸实践,理解不是很深。真的走上了创业之路,发现课堂上的知识让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

   当年有人不理解我们现在很多后来者直接行动了

  作为班长,谢小凡对创业班同学的情况如数家珍。他介绍说,最初的时候班上有30人,后来陆续离开了3人,稳定在27人。其中,梅腾、刘东、陈运义等三人在从事钱币项目,卯申宝等3人原本是开餐厅的(后来有两个人加盟59store),有4名同学跟着老师在麦德龙实习,创新内部电商俱乐部,两名同学在导师的伊芙心悦女装公司工作,3名同学在猎头创业型企业工作。其余的11人选择了就业或者回老家。

  “2009年进创业班之初,当时很多人不理解我们,一部分觉得很有趣。现在的是情况发生了变化,大部分都很理解,另外一部分人已经在行动了。作为90后,我们很幸运赶上了这一浪潮。”谢小凡说。

  卯申宝告诉青年报记者,他的创业动机早在报名参加创业班之初就埋下了种子。“创业者和生意人之间的区别是,创业者是一群带有梦想的人。未来自己要成为创业者,不是成为小小的生意人。心变大了,格局也随之变大了。这比教会我们很多技能要重要上百倍。”

   [第三期学员]

  没进创业班,就有两次创业经验

  虽然已经离开学校三年了,但谢小凡、刘东等没忘了帮自己的导师吴满琳张罗第三期学员的招募。前不久他们以学长的身份,帮忙面试招生。在广而告之后,他们又张罗了一个千人参加的宣讲会,现场有63名学生有意向,正式报名的有39人。经过体能、心理测试、企业家面试,实际录取29人。“这一届学员和我们那时不同。当年很多学生是冲着创业这个词凑热闹来的。95后相较我们这批90后更为理性。”谢小凡说。

  在新一批的学员中,1995年出生的王小海很出挑。原来,他从大一下开始就尝试创业了。第一次创业,他在寝室里捣鼓了一个临时小卖部。第二次创业,他和黔域网合作销售贵州特产,但创业团队内部意见不统一,生意仅仅维持了一个学期也惨淡收场。

  现如今,王小海打算注册一家名叫优思体(UST)的公司,这是一个主要针对大学生骑行、徒步游的主题特色项目。无独有偶,该项目的核心成员中还有两名同学这次也被遴选上了,成为创业班第三期学员。“反正我一无所有,更能放开手脚去做事。”他认为,自己生逢其时,现在的国家政策对创业者十分有利。而他也喜欢挑战自己。

  作为一期“大哥”,谢小凡对学弟学妹提醒道:赢家都是理性的。创业期间,如果你不能理性地面对合伙人,处理好各种细节,定位好市场,还没想明白就去做了,那么很容易失败。而卯申宝则表示,如果一个人骨子里不想改变很多人的生活方式,并非一定通过创业才能实现人生价值,大家也没有必要把创业泛化。

   [导师]

  新一届准“创客”更加自我,更有闯劲

  上海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创业班负责人吴满琳表示,经过三期的运作,觉得已经达到了当初开设创业班的目的。“我们本来就没有想过一定要学生创立多大规模的企业,只是试图改变学生的命运。创业班的使命绝不是创富,而是承担着百年树人的责任,绝不是让学生承担社会的期待。”以首期学生为例,他们可以先创业再就业,也可以一毕业就创业。目前没创业的学生不代表未来不会创业。

  吴老师坦言,新一届的学生和一期比起来更加自我,更有闯劲,对国家环境的把握更加清晰。加上“互联网+”的推行,对他们更为有利。接下来,我们会把课程设置得更好,更加有弹性,否则就是作秀。

 

来源:青年报  日期:2015年7月24日 版面:A04  作者:范彦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