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交大国务学院学生团队:探寻“为梦独行”背后的成因规律

28.11.2017  06:46

曾几何时,“空巢青年”成为一个时代“潮词”,较多地被描述成一个在大城市打拼的孤独、失落的群体。一群上海交通大学“95后”学子对此却不能认同,如此刻画与他们在现实中接触到的“空巢青年”群体状态存在太多的出入。同时,团队觉得,“空巢青年”缺少一个公认的定义。8个小伙伴于是组建了一支队伍,完成了《为梦独行:城市“空巢青年”现象聚焦》的调研,并提出分层助力“空巢青年”圆梦之策。他们也因此斩获了刚刚闭幕的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二等奖。 

交大团队欲帮“为梦独行”的青年英雄正名

在去年的毕业季,刚走出校门的学长学姐们向交大的学弟学妹们介绍了他们的人生规划和现状。刘星宇等发现,学长学姐们大多选择独自留在大城市生活工作,处于事业起步期的他们放弃了与家人、朋友或恋人团聚的机会,全身心投入到事业的发展上来,追求个人梦想。“在我们的眼中,他们像是一个个‘为梦独行’的青年英雄,深深地感染着我们,也激发了我们探索这个群体特征和成因的浓厚兴趣。” 

也是去年下半年,社会上开始涌现“潮词”——空巢青年。不过,刻画出的形象却是负面影响居多。比如,有些认为“空巢青年”是种被迫的生活状态,是被触及了的社会痛点;他们缺乏感情寄托,内心充满了伤感;部分被贴上了“剩男”、“剩女”等标签。 

这种描述与我们在现实中接触到的一部分‘空巢青年’的群体状态存在出入。我们认为‘空巢青年’缺少一个公认的定义, 且现有文献对之解读也鲜有实证材料支撑。”团队队长、交大行政管理专业大四学生刘星宇说道。 

团队决定,研究首先要明确“空巢青年”定义,在与指导老师的商议下,他们将这个概念界定为:年龄介于20-39岁之间,与父母或伴侣分居,有自己独立的居住空间,在城市尤其是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 

此后,交大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的刘星宇、余雪、汪洋、王哲、励洲蓬、张嫣婷、贺春华、杨树飞团队一行,在学院张录法老师的指导下,深入申城的青年公寓、办公写字楼、青年活动中心进行实地调研,并拜访了5位相关领域的教师以及有经验的社会调研专家,进一步修改调整问卷表述,以试图回应“空巢青年”的全貌和特征、“空巢青年”现象产生与发展的原因,以及国家和社会应该如何为“空巢青年”提供怎样支持的问题。 

空巢青年 应是城市中拼搏奋斗的年轻群体

团队通过问卷形式一共采集了166个“空巢青年”有效样本,男女比例较为平均,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数量不相上下,绝大部分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同时可以看出“空巢青年”的生活轨迹有由中西部向东部迁移的规律。 

团队还运用扎根理论对44位受访者的访谈整理做了更进一步的文本分析后发现,“空巢青年”比较在意独立的居住空间和生活质量,且业余生活内容丰富。在消费水平上每个月的平均消费额在5000元左右,其中住房费用往往是他们工资消费中占据最大份额的部分,衣食住行、娱乐社交和人情往来也占了一定比例。 

在工作和收入方面,“空巢青年”异地就业的现象较为明显。“空巢青年”主要从事互联网、金融、证券、媒体公关等行业,收入水平较高。“空巢青年”税后年收入集中在10万元左右,有将近20%的“空巢青年”税后年工资达到15万元以上。 

在情感和社交方面,有超过九成的“空巢青年”会每天使用各类社交APP与外界联系沟通,吸收多方面的资讯。高度发展和满足各类需求的网络技术和各类社交平台的兴起为“空巢青年”提供了多样的社交方式。“空巢青年”虽然不在亲友身边,但是还是会和亲友保持相对频繁联系。他们也会面临婚恋的压力。 

在户籍和家庭方面,问卷结果显示,“空巢青年”分布广泛,来自于全国各个省市。家乡来自安徽、云南、甘肃、青海、山东、广西、黑龙江、湖北等省份的“空巢青年”相对较多。 

在观念和认知方面,“空巢青年”勇于迎接挑战,敢于尝试新事物,在大城市的竞争中表现出拼搏奋斗精神。其拼搏精神的一个标志特征就是对稳定工作的不满足,传统观念里公务员的铁饭碗在他们眼中不再是抢手的香饽饽。“空巢青年”们更加青睐大城市里更开放、工作强度更大、发展机会更多、收入更高的职业。 

筑梦之路 互联网的发展提供感情慰藉途径

根据相关性分析,团队发现,非独生子女相对于独生子女来说,更容易成为“空巢青年”。当非独生子女长大后,他们更渴望拥有独立的生活空间和自主的时间安排,因此,他们在居住方式上更偏好独自居住。另一方面,因为非独生子女能够与兄弟姐妹互相分担赡养父母的生活压力,而赡养压力的分担为非独生子女的异地就业和外出打拼提供了支持和保障,因此,相对于独生子女家庭来说,非独生子女家庭环境成长的孩子有更多离家外出的可能。同时,“空巢青年”更倾向于异地就业,而单身比例更高,但“空巢青年”与家人和朋友都保持着较为密切的联系。 

“空巢青年”群体内部亦存在分层现象。将税前年收入10万元作为划分标准,低于10万元的定义为一般收入“空巢青年”,10万元以上定义为高收入“空巢青年”的话,两者在家庭结构生活习惯生活压力个人认知等方面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基于对“空巢青年”的全面认知,团队进一步探索“空巢青年”的成因及规律。他们发现,是国家新政策助力青年远行追梦、经济新常态汇聚青年城市寻梦、改革新思想引领青年自由逐梦,以及科技新发展保障青年空巢筑梦。 

尽管‘空巢青年’独自居住会缺少亲密的互动,但互联网的发展为他们带来了更多可以获得感情慰藉的途径。他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社交,认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现实生活中一时的孤单不能反映‘空巢青年’生活的全貌,活跃在社交平台上的‘空巢青年’同样也能体会到社会的温情。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是‘空巢青年’出现和发展的技术支持。”刘星宇解释道。 

耐住寂寞拼搏奋斗 终会“破茧成蝶

“‘空巢青年’是一个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都可能会持续存在的客观现象。可以预见,随着社会的不断往前推进,未来中国社会将会涌现越来越多的城市‘空巢青年’。”因此,团队还希望为助力“空巢青年”的圆梦把脉开方。 

团队指出,“普通收入空巢青年”群体相比高收入群体,对未来赡养父母,养育子女,购房租房上焦虑感更甚;“上升期空巢青年”群体对职业发展有更高的预期,他们普遍希望得到更好的就业空间和上升渠道;深度“空巢青年”群体一般年龄较大且处于单身状态时间较久,他们急需解决婚恋问题,但又难以依靠自身力量。 

针对不同“空巢青年”的需求,他们提出:进一步减轻低收入“空巢青年”筑巢压力;拓展上升期“空巢青年”就业空间;助推大龄层“空巢青年”及时脱单;传递被误读“空巢青年”向上能量等。 

团队成员纷纷表示,在参与课题调研过程中,深深感受到“空巢青年”们在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努力向上流动,追求个人理想与生活的积极状态。“空巢只是暂时的,只要耐得住寂寞,敢拼搏敢奋斗,就会有‘破茧成蝶’的那一天。未来,在离开学校、进入社会的关口,我们这些大学生也可能成为千万‘空巢青年’中的一员。那时, 我们要拥有更积极、主动、坦然的心态,把‘空巢’的时光看做成长的必经阶段和个人发展的机遇期,让自己的奋斗, 成为推动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一股力量。” 

作为队长的刘星宇,毕业后将在清华大学直博,他十分难忘备战“挑战杯”的时光,“这是我本科生涯里最难忘的一段经历,从捕捉社会现象,到剖析现象本质,再到提出解决思路,整个过程曲折蜿蜒,抛洒汗水的同时也有‘风景这边独好’的意外惊喜。荣誉是其次的,能坚持到最后就是胜利。”对于未来,他说,将持续保持对社会现象的高度关注,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剖析现实问题,争做一名勇于为时代发声、勇于承担时代使命的青年学子。 

来源:《青年报》 2017.11.22 

原文: “95后”交大学子重新定义“空巢青年” 获全国“挑战杯”赛二等奖 探寻“为梦独行”背后的成因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