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集锦】“化学与艺术”课程受广泛关注

12.04.2019  18:12

4月3日晚,“化学与艺术”本学期最后一节课上,主讲人王利民教授身着汉服讲课,同时邀请汉服社学生表演,让学生近距离感受染料化学在华夏汉服多样化发展过程中的功不可没。《中国科学报》、光明网、上观新闻、《青年报》、央广网、中国新闻网、科学网、新民网、周到上海、“青春上海”APP、《广州日报》APP以及“上海教育”微信公众号、“第一教育”微信公众号等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


中国科学报》:当汉服与化学在课堂相遇


汉服与化学

    学习中,要注意将自己的专业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不要惧怕实验的失败,不要担心实验数据和预期不相符合,只要不放弃研究,也许会有意外的发现。

    ■本报记者 黄辛 通讯员 赵璐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广袖飘飘,今在何方;几经沧桑,几度彷徨;衣裾渺渺,终成绝响……”《重回汉唐》的音乐响起,身着汉家衣裳的华理学子翩翩起舞。好像枯黄的落叶飘回枝头成为嫩芽,落地的雨滴升回天空散成云雾,观众们离了座椅,偷了时间,重回汉唐!

    4月3日,由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王利民精心打造的“化学与艺术”公选课最后一讲“回归汉唐——简论汉服与其色彩”,伴着古典的民族舞正式开讲了。

    一曲舞毕,抛砖引玉。身着汉服的王利民登上讲台,引经据典,借用《道德经》“知其白,守其黑,天下式”,将学生从华美汉服带入色素发展的历史长河之中。

    公元前2600年,中国最早记载了植物染料的使用;汉武帝时期张骞开辟“丝绸之路”;北魏末年,贾思勰撰写《齐民要术》详细记载过马蓝等染料植物的栽培方法及红花、靛蓝等染料的制备方法;明代科学家宋应星谱写《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茜草、蓝草(靛蓝)等植物染料的使用已非常普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即出于此;媒染、防染印花(古代称“夹缬”)、蜡染印花等技术华夏衣裳运用自如。

    1856年,一位英国青年在寻找治疗疟疾的方法时,发现了第一个合成染料“苯胺紫”(Mauve)。从此,一个新的工业开始了。随后,酸性染料、直接染料等应运而生,成为今天纺织工业所常用的染料。从此,人们对色素开始习以为常。

    王利民介绍,华东理工大学染料化学学科亦历史悠久,建校开始就设置该专业,我国染料专业创始人之一陆静荪曾担任当年华东化工学院“有机染料与中间体工学专业”教研组主任。

    在染料科学研究的不断探索中,王利民也告诫华理学子——在今后的学习中要注意将自己的专业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不要惧怕实验的失败,不要担心实验数据和预期不相符合,只要坚持研究,也许会有意外的发现。

    在王利民介绍了中国及世界的染料发展的历史、华东理工大学精细化工专业发展过程之后,华理汉服社的学生们登上舞台,为上课学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汉服走秀。布料有锦纱罗绫,染色遵循阴阳五行,以纹章为贵,右衽交领,系结带绳;襦裙翻,霞帔飞,深衣曲裾尽德贵……

    借助现场展示,王利民向学生们讲解了汉服的发展历史和基本构造,并通过影视资料,着重讲述了清朝“剃发易服”造成“江阴八十一日,嘉定三屠”,华夏汉服至此渐行消亡、繁华落尽的悲惨历史。

    “不愿染是与非,怎料事与愿违;心中花枯萎,时光它去不回;但愿洗去浮华,弹去一身尘灰;再与你一壶清酒,话一世沉醉……”一曲《不染》,曲终人散。不染的是尘世的繁华,染不尽的是汉唐华裳梦回归心,旖旎色彩尽显化学奇妙之旅。

    “以前只知道汉服是古代人民的服装,却不知道它是在近三百年前才走向没落的。汉服文化是华夏文明的宝贵财富,很感谢王利民老师能将讲授染料化学与民族汉服相结合,让我们在学习化学的同时欣赏艺术。”课后,一位学生如此对《中国科学报》表示。

    据了解,作为一门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的选修课,“化学与艺术”自2018年开设后,先后邀请了著名连环画风俗画家非遗传承人罗希贤,上海民乐团二胡首席演奏家姚新峰,雕塑家版画画家吴晓申、顾健,收藏家车飞等文化大师走进课堂,与工科学子一同探索艺术之美。

    作为课程发起人,王利民告诉记者,这门课的目的就是让同学们从艺术氛围中,理解其中蕴藏的化学基本原理。同时,通过化学的学习,体悟到化学中的艺术美,从而发现生活中的美。

    “本学期,这门课程进一步深化,将化学与艺术的结合,通过研究生的科研和本科生的‘大创’结合起来,将日化精细化工科研成果进一步发展为文创产品。”王利民说,本学期选修该课程的同学也交了非常好的作业,有的进行古典音乐的谱曲,有的进行科研论文的图文设计……此外,该课程配合学院团委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将课堂教学和学校大型艺术节结合起来。

    据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孟庆鹏介绍,该院将以“化学与艺术”现有课程为基础,逐步发展成为“中国化学”课程,聚焦中国化学发展史、华理在新中国化学发展中的贡献、绿色化学的飞速发展等内容,鼓励学生们传承先辈精神,开拓创新,勇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

    本学期“化学与艺术”已落下帷幕,可化学与艺术永不谢幕。

    《中国科学报》 (2019-04-10 第6版 人文)

      原文来源:  中国科学报 |   发表时间:2019-04-10  |   作者:黄辛 赵璐

    原文链接: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9/4/345038.shtm?id=345038&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光明网】教授身着汉服讲课,《化学与艺术》课让学生领略华夏衣裳之美、文化之魅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广袖飘飘,今在何方;几经沧桑,几度彷徨……”随着《重回汉唐》的音乐响起,身着汉家衣裳的华理学子翩翩起舞。4月3日晚,由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王利民教授精心打造的“化学与艺术”公选课最后一讲“回归汉唐——简论汉服与其色彩”,在奉贤校区通海厅正式开讲!

一曲舞毕,抛砖引玉。身着汉服的王利民教授登上讲台,引经据典,借用《道德经》“知其白,守其黑,天下式”将学生从华美汉服带入色素发展历史长河之中。

公元前2600年,中国最早记载了植物染料的使用;汉武帝时期张骞开辟“丝绸之路”;北魏末年,贾思勰撰写《齐民要术》详细记载过马蓝等染料植物的栽培方法及红花、靛蓝等染料的制备方法;明代科学家宋应星谱写《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茜草、蓝草(靛蓝)等植物染料的使用已非常普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即出于此;媒染、防染印花(古代称“夹纈”)、蜡染印花等技术华夏衣裳运用自如。

1856年,英国青年Perkin在寻找治疗疟疾的方法时,发现了第一个合成染料"Mauve"(苯胺紫),从此一个新的工业开始了。随后,酸性染料、直接染料等应运而生,成为我们今天纺织工业所常用的染料,此外有关色素习以为常和日常用品紧密相连。

王利民教授介绍,华东理工大学染料化学学科亦是历史悠久,建校开始就设置该专业,我国染料专业创始人之一陆静荪教授曾担任当年华东化工学院“有机染料与中间体工学专业”教研组主任。

在染料科学研究的不断探索中,王利民教授也告诫华理学子:在今后的学习中要注意将自己的专业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不要惧怕实验的失败,不要担心实验数据和预期不相符合,只要坚持不放弃继续研究,也许会有意外的发现。

在王利民教授介绍了中国及世界的染料发展的历史、华东理工大学精细化工专业发展过程之后,华理汉服社的学生们登上舞台,为上课学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汉服走秀。布料有锦纱罗绫,染色遵循阴阳五行,以纹章为贵,右衽交领,系结带绳;襦裙翻,霞帔飞,深衣曲裾尽德贵……

借助现场展示,王利民教授向同学们讲解了汉服的发展历史和基本构造,并通过影视资料着重讲述了清朝“剃发易服”造成“江阴八十一日,嘉定三屠”,华夏汉服至此渐行消亡,繁华落尽的悲惨历史。

不愿染是与非,怎料事与愿违;心中花枯萎,时光它去不回;但愿洗去浮华,弹去一身尘灰;再与你一壶清酒,话一世沉醉……”一曲《不染》,曲终人散。不染的是尘世的繁华,染不尽的是汉唐华裳梦回归心,旖旎色彩尽显化学奇妙之旅。

材料学院的胡同学告诉记者:“以前只知道汉服是古代人民的服装,却不知道它是在近三百年才走向没落的。汉服文化是华夏文明的宝贵财富,很感谢王利民老师能在讲授染料化学的同时与民族汉服相结合,让我们在学习化学的同时欣赏艺术!

今天的课,让我们近距离感受了染料化学在华夏汉服多样化发展过程中功不可没。”化学学院的周同学表示。

作为一门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的选修课,“化学与艺术”自2018年开设,先后邀请了著名连环画风俗画家非遗传承人罗希贤,上海民乐团二胡首席演奏家姚新峰,雕塑家版画画家吴晓申、顾健,收藏家车飞等文化大师走进课堂,与工科学子一同探索艺术之美。

作为课程发起人,王利民教授告诉记者,这门课的目的是让同学们从艺术氛围中理解其中蕴藏的化学基本原理,同时通过化学的学习,体悟到化学中艺术美,从而发现生活中的美。本学期该课程进一步深化,将化学与艺术的结合,通过研究生的科研和本科生的“大创”结合起来,将日化精细化工科研成果进一步发展为文创产品,如组成12月花香的蜡烛、香囊的文创团队。本学期选修该课程的同学也交了非常好的作业,有的进行古典音乐的谱曲,有的进行科研论文的图文设计,等等。此外,该课程配合学院团委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将课堂教学和学校大型艺术节结合起来。

据华理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孟庆鹏介绍,学院将以“化学与艺术”现有课程为基础,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逐步发展成为“中国化学”课程,聚焦中国化学发展史、华理在新中国化学发展中的贡献、绿色化学的飞速发展等内容,鼓励华理学子传承先辈精神,开拓创新,勇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

本学期“化学与艺术”已落下帷幕,可化学与艺术永不谢幕。艺术是一场灿烂的化学反应,很多同学开始期待相约下一期“化学与艺术”课程的开设。(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曹继军)

原文来源:  光明日报客户端   |   发表时间:2019-04-04   |   作者:曹继军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