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东路部分路段即将改造 大部分居民已搬走

01.06.2015  14:06
金陵东路上有着百年历史的千米骑楼呈现出典雅与市井的魅力。 - 新浪上海
来源: n.sinaimg.cn
金陵东路上有着百年历史的千米骑楼呈现出典雅与市井的魅力。

  晨报记者 彭晓玲

  烈日当空时一走到廊桥下面,一股百年老屋中特有的沁心凉就传来,琴行里,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的琴声流水般传来,脸上的汗水慢慢干了,慌乱的心也暂时平静。四处留意,会发现高高的穹顶上雕着古朴的花纹;街边弄堂里,横晾的睡衣下面,爬山虎爬得挺高,有两株银杏盆景也长得充满勃勃生机。

  古朴与现代,典雅与市井,这就是因为有了一段近1000米长的骑楼而有独特魅力的金陵东路。日前,随着部分路段即将面临改造,有些沉寂的金陵东路又重新引起关注。对于部分弄堂的居民来说,意味着将就此告别生活了几十年的熟悉环境。

  他们中,有人希望居住条件得到改善,有人则说一旦搬离老宅,就像“移民”就此失去家园。

    [骑楼现状]

   大部分居民已搬走

  “拆迁大甩卖,全市最低价”后面还加上四个感叹号;“感谢新老客户几十年来对我店的关爱和帮助,所有商品清仓抛货”……如今的金陵东路紫金路至溪口路路段,随着居民动迁工作几近尾声,骑楼里商铺生意明显萧条起来,所有的店铺或已经停业,或是张贴着打折促销的广告。一些无所事事的店家,还无聊地聚在骑楼下打牌。

  只有一家针织品店内,即便是下午1点时分,依然还有9位中老年人在挑选睡衣、睡裤、袜子。男士纯棉内裤8元一条,一位中年女子一连装了6条在塑料袋子里;店员又找出几条15元的男式纯棉睡裤后,戴墨镜的八旬老人连忙选了一条径直套上,然后问蓝色咖啡色格子搭配起来是否好看。由于生意太忙,几个店员连外卖小妹送来的雪菜鸡蛋面都来不及吃。

  “有没有骑楼,生意当然是两样。”说起生意经,老板齐先生一副深谙居民消费心理的口气,“一进走廊就有遮挡,感觉和进店了一样,就是一种亲民的感觉呀!”他介绍,这家店是当初金陵东路上一个商场倒闭后,部分柜台搬来重新开张的,如今已开了8年。一直以来,衣服质量好价格也实惠,生意不错。尤其是路段要重新调整的消息传出去后,来买睡衣、T恤、袜子等的居民比以前更多了,店里的开门时间也从早上9点提前到8点,但每天早上,还是有老人提前就在店外等候,甚至一些弄堂里的居民搬到宝山区后,又会专门回来买衣服。

  “有句话不是说吗,得到不在乎,走远了才知道珍惜。人都是这样的呀!”说起家居用品店在搬迁前夕意外成为这段街上的“人气之王”,齐先生有些不以为然。

  穿过骑楼前的商铺走到后面183号弄堂,里面也安静了。进门黑板墙上张贴的一张报纸,时间定格在2014年10月9日。这是一个老式里弄,除了前面的骑楼,后面还有三排石库门房子,至今弄堂里没有卫生间。弄堂口的一个公用卫生间外,飞着若干只苍蝇。

  从门上的封条可以看出,大部分人在去年年底前就已经搬走。每搬走一户人家,除了门被锁上,连窗户也被砖头封上。如今弄堂里大概还留下一成左右居民。

  穿着拖鞋走来的田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他推开后门,里面一片漆黑,“现在只剩下少数户居民了,过道里灯也没有了。”在几乎伸手不见五指的走道里,田先生一边摸身上的钥匙,一边熟练地走着。而后面的记者拿出手机打开照明功能也无法走快,只见不到一米宽的过道里堆满杂物,稍不注意就容易在黑暗中摔跤。

  在过道里拐了两下后,田先生打开一扇门,这是一个小天井,这时光线才亮起来,“我家就住在这里。”他指着一旁的厢房说,屋子陈设非常简陋,其中一间仅三四平方米宽的屋子是水泥地,里面除了一张单人床和一张书桌,几乎再无他物。

  “现在人都搬走了,才可以在这里坐着说说话。”天井里放着一张八仙桌,还有一台洗衣机,一张简易洗碗台。坐在里面,可以听到楼上管道里“哗哗哗”的放水声,有些潮湿的天井中,偶尔还会泛起一股泔水味。由于四周变得安静,对面弄堂里炒菜声也听得很清楚,香味飘来,田先生说,“里面放了豆瓣酱。圆辣椒炒菜不呛,如果是炒尖辣椒,恰好风又往楼下吹,那时闻着可够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