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风采巡礼]科学史研究院直属党支部:建设交大特色科学文化学派

15.12.2014  14:26

      [编者按] 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2015年,上海交通大学将迎来第十次党代会。值此内外发展契机交汇之时,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学校党建工作要求,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步伐,新闻网特推出“党建风采巡礼”专栏,展示各院系、直属单位、附属医院在党建工作中的成绩和风采。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的前身为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该系成立于1999年3月9日,是国内高校中第一个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

      ——志存高远,稳步向前,努力建设一个集科学史、科学文化、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科学传播等为一体的具有上海交大特色的科学文化学派。

      ——精诚团结,开放包容,始终站在科学文化研究学术前沿,努力打造国际知名科学文化学术品牌。

      ——因势利导,不拘一格,努力培养文理兼通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努力成为以科学与文化相互交融为特色的上海交大通识教育基地。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成立十三周年之际,2012年3月9日,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成立,它凝聚了一支高水平的学术队伍,在学科建设、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等方面成绩斐然,在天文学史、物理学史、计量史、数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科学传播等方向有着较强的核心竞争力。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直属党支部将党建工作融入学院发展中,求真务实,坚持开门办院,力创和谐氛围,以学科建设为主线,以提升办学质量为中心,紧紧抓住关键指标,办学质量与水平再上新台阶,为“形成一个集科学史、科学文化、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科学传播等为一体的具有上海交大特色的科学文化学派”的办院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2012年3月9日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成立

      志存高远,稳步向前,建设交大特色科学文化学派

      半个世纪之前,英国科学家兼小说家C. P.斯诺站在剑桥大学的讲台上,向学生们谈论横亘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两种文化之间的沟壑,也就在那个时期,科学史学科作为沟通两种文化的桥梁诞生了。科学史学科的特点就是沟通文理,而这正是全世界知识界努力追求的目标,也与上海交通大学建设世界一流综合性大学的追求不谋而合。

      近年来,在学校的大力支持和研究院全体人员的协同努力下,集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科学传播等为一体的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的崭新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学院下设科学史研究中心、科学哲学研究中心、科学文化研究中心和杰出科学家研究中心,成为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文科机构中独具特色的一员。2012年,科学技术史一级学科荣获上海市一流学科(B类),并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位列全国前三名。

      在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中,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扮演了沟通文理、通识通才的重要角色,研究院发展目标之一是“成为以科学与文化相互交融为特色的上海交大通识教育的教学与研究基地。”目前,已形成了以“科学技术史”为核心的本科通识核心课程群,教材《科学史十五讲》被国内许多高校采用,并获得2011年上海市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二等奖。其中“科学技术史”课程于2010年建设成为上海市精品课程。通识课程《数学与文化》获得了交大学子的高度评价,授课教师纪志刚教授因此荣获上海交通大学首届“卓越教师”奖,颁奖词称:“数学在右岸,冷峻抽象,文化在左岸,五彩斑斓。《数学与文化》课程犹如一座七彩虹桥连接两岸,展演数学的历史长卷,拨动学生的思想琴弦。教师的激情是点燃学生求知欲的火焰:照亮学生,升华自己。”同时,依托学科发展,研究院承担了全校研究生公共课“自然辩证法”的教学工作。

      精诚团结,各尽所长,立足科学文化研究学术前沿

      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党总支将科学研究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在学院树立起为研究院发展各尽所长的积极学术氛围,近年来取得了良好成效。由江晓原教授主持,研究院教师作为骨干,国内外14个学术单位30余位学者参加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外科学文化交流历史典籍整理与研究”自2010年启动,已取得丰硕成果。项目组成员挖掘了丰富的海外珍藏文献,完成编目及初步整理者约600余种,已在海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近百篇。该项目也是上海交大获得的首个国家社科基金滚动资助项目。这一宏大的学术工程具有科学史、历史学、中外文化交流史等多方面的学术意义,能够为未来的深入研究提供完备的史料集成和丰富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值此中国和平崛起之际,在扩大中国文化影响、加强中国文化软实力、增加中国学者在国际学术界话语权方面,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江晓原教授的《科学外史》和《科学外史Ⅱ

      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直属党支部力创和谐氛围,民主公正,实现院内“零内耗”目标,让教师们心无旁骛潜心学术。目前,研究院专任教师全部承担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绝大多数教师承担2项以上。优秀科研论文保持较高的人均产出率,研究院成立三年来,每年都有多篇优秀论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优秀学术专著不断涌现,例如,2014年世界读书日,江晓原教授的《科学外史》入选中央宣传部等部门主办的首届(2013)年度“中国好书”,该书还获得2014年第13届上海图书奖一等奖、文津图书奖、2013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等多项荣誉,《科学外史Ⅱ》亦在2014年出版,引发持续关注。关增建教授与德国学者合作,以中、英、德三种语言撰写的《考工记——翻译与译注》一经出版,即引起学界好评。

      研究院教师持续在国内主流媒体发表文章,传播交大学者声音。江晓原教授、李侠教授每年发表系列评论文章,引起社会高度关注;江晓原教授主持《文汇读书周报》“科学文化”专栏进入第13年,在出版界享有很高声誉;关增建教授主持《科技导报》“科技纵横捭阖”专栏,在国内有一定影响。

      开放视野,保持张力,打造国际知名科学文化学术品牌

      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先后与英国剑桥李约瑟研究所、法国国家科学院科学史研究中心、德国柏林工大中国科学史研究中心、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科学史系、日本京都大学数学史研究中心、悉尼大学科学史系等海外知名研究机构保持了良好的合作交流关系,在人员互访、学术合作、研究生联合培养等方面均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先后承办“第10届国际东亚科学史会议”、“全球化视野中的科学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科学史系夏至国际学术会议”和“东亚数学史国际研讨会”,多次在中国科学史系列国际会议上设立分会场开展专题研讨等,在国内外学术界受到了一致赞誉和好评。

与悉尼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签署合作协议

      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发挥特色学术资源与科研优势,着力推进与国际一流学术研究机构的深度合作,开展中外科学文化名著互译工程,既引进来、又走出去,取得了丰硕成果,关增建教授的专著《中国计量史》德文版获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立项,这是上海交大获得的首个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是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原创学术成果“走出去”的突破。“审视科学:历史与理论译丛”已陆续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得到了科学技术史国际同行的关注和认可。

2014年暑期课“西方古代天文学史”部分师生合影

      研究院认真筹办夏季小学期,邀请国际科学史专家开设课程。2013年夏邀请纽约科学院院士、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利奥波尔迪纳德国科学学会通讯院士,纽约城市大学Joe Dauben教授开设“西方科学革命经典研读”课程。2014年夏邀请布朗大学埃及与亚述学研究系系主任、精密科学史教授John steel教授讲授“西方古代天文学史”。高水平的国际课程使学生体会到了原汁原味的美国科学史研究生课程,既学到了知识,更开阔了视野,学到了科学研究的方法。

      因势利导,不拘一格,培养文理兼通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党支部通过学生党员队伍积极引导研究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研讨活动,既激发学生的学术热情,在频繁的学术活动中启发思想、提高学术能力,又能借此培养学生的组织实践能力。

夏至会议现场

      经过多年的实践,如今已经形成独具特色的“两至会议”研究生学术论坛“品牌”。“两至会议”从2004年创办,从未中断,至今已十周年,在国内外学术同行中建立了广泛的知名度,更有高校纷纷效仿。

中外科学文化交流田野考察

      “中外文化交流”课程常年开设田野考察,通过参观徐家汇藏书楼、土山湾博物馆(为本研究院教学基地)等加深对近代中西方科学文化交流的认识,考察史料,启发学生思考。

南船社古希腊语学习

      在良好的科研氛围下,学生自主举办读书报告会、语言学习班等,院党支部给予了大力支持。突出的有以语言学习为核心的学生组织“南船社”,学生互帮互助,每周自学古希腊语、梵语、法语等语言,对艰深的跨文化研究大有裨益。每月两次的读书会以学生报告为主,题目涵盖科学史、社会学、环境史,甚至音乐史、文学史等多种领域,有利于开阔研究视野,分享学术兴趣,让学术生活充满乐趣。

      营造良好的氛围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在学校大力支持和众志成城的努力之下,等待我们的将是辛勤耕耘后的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