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国家农业研究院专家在沪倡议“千分之四”碳封存项目
6月6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专家、法国国家农业研究院科学主任让-弗朗索瓦·苏萨纳在上海科技馆,为中小学生作题为《气候变化与粮食安全》的演讲。2007年,IPCC因唤醒世人对气候变化关注所作出的努力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而今,苏萨纳透露,IPCC将在今年底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峰会上提出“气候变化与粮食安全”议题,并倡议开展“千分之四”碳封存项目,让土壤成为减缓全球变暖的“碳存储器”。
IPCC认为,20世纪中叶以来,全球平均气温不断升高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这种变化趋势,对农业产生了负面影响。例如,2010年俄罗斯遭遇自1500年以来温度最高的夏季热浪,导致农作物减产,使俄罗斯减少了食品出口,对欧洲粮食供应造成影响。又如,近几年美国加州持续炎热干旱,使农作物减产。近年来,由于粮食出口国因高温干旱发生粮食减产,全球食品价格已多次上涨。在各种作物中,玉米、小麦的产量受气候变暖影响较大,水稻、黄豆受到的影响较小。
演讲中,苏萨纳介绍了法国政府近日公布的“千分之四”碳封存项目:全球每年如能在土壤中增加千分之四的有机物质(如农作物残余物)储量,就可以抵消温室气体排放量。苏萨纳解释,地球陆地生物圈每年能吸收并储存人类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27%左右。在法国,表层30厘米厚的土壤中蕴藏约34亿吨碳储量。“千分之四”碳封存项目设想改变农作物自然条件下的碳循环,将有机残余物“固定”在土壤中,防止其生成二氧化碳排入大气。这一项目也有利于应对粮食安全问题,因为土地存储更多的碳后,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并能更好地保持水分。
苏萨纳还呼吁各国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和生物质能源,让碳得到多次利用,并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公众也可有所作为,最重要的是节约粮食。苏萨纳指出,调查表明,30%左右的粮食是在收割至消费的供应链上浪费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