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双号限行已有政策储备 沪或开启限行新政

14.04.2015  10:21

  此次尽管推出了新措施,但仍然留有余地,即现在先延长早晚高峰一个小时的高架限行。过三个月后再做评估,如果缓解交通拥堵的效果达到了,那就维持这样的做法;如效果不是很好,恐怕还得考虑进一步措施。——孙建平

  昨日,6000辆“高峰车”上路;明天,上海将延长高架道路限制外牌时间;本周六,每月一度“惨叫连连”的拍牌大战又将来临……这些事情,都是为生活在上海的人出行方便而作出的努力,但现实却给很多人带来了无奈——上外牌的市民抱怨不已、连续奋战数月仍不中的拍牌者“闻牌心酸”。上海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更通畅?到底怎样努力才能收获便捷?一时难有答案。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不能停止创新思考和尝试,不然肯定更堵。

  “我们相信,今年的交通拥堵状况将逐步缓解,至少不会比去年恶化。”市交通委主任孙建平昨天接受媒体采访时如上表示。明天起,沪上执行新的外牌车辆限行政策。孙建平透露,三个月后,将对限行新政进行评估,如效果不佳,有可能继续加大限行力度。他还指出,发展公共交通是解决上海交通问题的唯一出路。

  就是否取消警示价拍牌问题,孙建平说,如取消警示价,势必出现价格井喷,未必会让拍牌变得更容易,因为每月沪牌额度有限,得到的也是7000人,无非是这拨人拍不到,那拨人能拍到。孙建平建议,公众不妨多考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限行新政实施三月后评估

  明天,上海高架道路外牌限行新政正式实施。孙建平解释说,目前的高峰时段,高架道路上外牌车辆与沪牌车辆数量比为1:9,而非高峰时段达1:2。当下有90万-100万辆外牌车长期在上海市内通行。去年年底,上海机动车总数达到304万辆,其中到2013年年底私人小车是181万辆,去年增加了20万辆,外牌车增加了15万辆。

  “为什么要对外牌限行?因为根据交通拥堵指数发现,外牌车辆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矛盾。此次尽管推出了新措施,但仍然留有余地,即现在先延长早晚高峰一个小时的高架限行。过三个月后再做评估,如果缓解交通拥堵的效果达到了,那就维持这样的做法;如效果不是很好,恐怕还得考虑进一步措施。”孙建平透露。

  “我们不是想到哪里做到哪里,而是依法用数据、用真实的情况来做决策。对外牌的限制,是对拍沪牌额度的市民一种公平。对外牌的限制,也是对上海牌照车辆的一种公平。”孙建平说。

   交通问题解决主要靠“

  有市民提问:“上海是否会效仿外地实行车辆单双号限行?部分地面道路会对车辆限行吗?”孙建平回答说:“上海已经有政策储备,且已研究很多年。从目前来看,交通问题的解决一定要靠疏堵结合,且要将主要精力放在‘疏’上。

  孙建平说:“如今,通过轨道交通出行的日客流达900万人次,最高达到1000万人次。今年上海还有40公里的轨交线要投入运营。上海市民通过轨交出行的,已占公共交通出行的50%;今年底还将实现另一个‘50%’,即利用公共交通进行通勤出行的,占总的出行方式的50%。也就是说,‘十二五’期间的‘两个50%’目标,今年底将会实现。公共交通越来越得到市民的青睐,对缓解道路拥堵至关重要。

   今年是上海交通阵痛期

  “大家都很留恋世博会期间的交通状况,而到2020年,我们能不能达到世博会的交通水平,这是我们要追求的美好目标。上海解决公共交通问题的根本、唯一出路是‘公交优先’。前面说的单双号限行等措施,不到万不得已时、不到交通真正走不动时,最好不要采取。当前主要是解决通勤交通,也就是说每天上下班的刚性交通需求一定要满足,这些刚性需求往往集中在某一个时段。我们的目标首先是公共交通。”孙建平还指出,今年是上海的交通阵痛期。今年“十二五”计划的收官年,很多项目要加紧实施;今年也是“十三五”的启动年,很多项目要上马了,其中北横通道要建设、新轨交线要建设,延安东路隧道要大修,还有东西通道在建,这些都会导致交通状况雪上加霜。但即使交通状况再差,也不会发生2009年大面积、长时间的交通拥堵。

   闸北拟建“南北第二通道

  孙建平说,目前延安高架很堵,北横通道未来建成后将起到分流作用。此外,闸北区准备建的“南北通道”,也是解决拥堵的新工程。据悉,孙建平所说闸北区的“南北通道”,是与南北高架平行的一条主干道,这一通道正在规划中。它通过地下通道穿越铁路南何支线,将三泉路、万荣路、普善路这三条断头路打通并拓宽,成为一条北接宝山,南靠静安长约8公里的地上地下连成一体的通道,既减轻南北通行压力,也方便市民出行。

  历史上上海的南北干道本来就很少,加上中心城区的外移,对南北交通要求更高。从上世纪20、30年代开始,上海的南北向交通要道就明显少于东西向,从中山南路到中山东一路外滩这一段,到了苏州河以北就断了,进入了交错纵横的小道路网,没有一条贯通的道路与内环线接壤,这种结构性的缺陷导致南北通行力相比东西线弱了不少;为了打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瓶颈,分流南北高架通行力及其路面的车流量,闸北区规划了这条与南北高架平行的主干道。虽然仅是一条区域性道路,但已经被称为南北第二快速通道,人们对此给予了提升交通功能、缓解交通拥堵的厚望。

   是否建“空中列车”待研究

  在上周的轨道交通展上,上海的空中列车项目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热点。空中列车何时正式落地上海?对此,孙建平表示,“空中列车”的建设涉及安全、城市景观和市民接受度的问题,空中列车落地上海还需进一步认真研究,而不应匆忙决策。对大家积极解决交通问题的热情,交通主管部门会给予支持,但到底怎么做,还要听大家的意见,“我也听到另一种意见,有人说‘空中列车’不太安全,‘空中列车’目前也仅仅是德国一个小城市有,仅供游览观光。

   治堵方案

  ●今年上海将建成并投运11号线迪士尼段,12号线西段七莘路站-曲阜路站,13号线一、二期部分区段。同时推进5号线南延伸、9号线三期东延伸等项目建设;启动8号线三期、13号线三期、15号线、18号线项目建设。

  ●今年计划优化调整公交线路150条,新辟“最后一公里”线路不少于25条。为进一步扩容公交专用道,今年将在对既有160公里公交专用道评估的基础上,再建设140公里公交专用道。如新辟沪太路、沪青平公路公交专用道等。

  ●轨交1号线富锦路站和3号线江杨北路站P+R停车场上半年投入使用,8号线芦恒路站和11号线嘉定北站P+R停车场三季度投入使用。逐步增设具备P+R功能的社会停车场,新增停车泊位约3000个。

  ●今年计划通过梳理,新增17条单行道。

  ●加强路边停车管理,严格控制中心城区道路停车场设置范围和规模,规范道路停车费征收,调控道路停车需求。加快公共停车信息平台建设,试点向公众提前、动态发布停车供应信息。

  ●今年上海的“治堵”工作,将重点聚焦在医院和学校的停车。部分学校和医院周边,一些交通不太繁忙的道路可以划出一定区域,供市民临时停车。目前,静安区已在进行相关试点,未来将在全市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