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政附中创新"法治教育" 通过模拟立法自主管理

04.12.2014  10:27

  12月4日消息:作业做多少,学生有自主权,而且受到“法规”保护。在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历时近两年的调研、听证和试行,近日,一份备受瞩目的《作业自主权实施规定(草案)》由学生立法委修订完成,12月中旬将正式提交学代会进行审议,表决通过后将在全校范围内实施。

  由学生模拟立法过程制定规章制度,让学生在规则意识下进行自主管理,为的就是让法治精神渗透进日常学习生活中,使宪法精神深深印入学生心中。华政附中的探索,在上海教育界引起极大关注,专家们认为,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就是要通过具体途径,尽早让青少年充分认识和了解。

   听证会上老师反对声小了

  在华政附中,学生作业自主权的最初设想来源于2012年12月的一场“减负听证会”。高三学生张雨旸说,有学生代表提出,能否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这一度成为校园中的热议话题。

  作为华东政法大学的附属中学,培养学生的宪法精神,正是学校探索的办学特色。当时,正值学生事务中心成立,学校决定放手让学生志愿者参与,展开作业选择权项目的调研和试点工作。

  将作业自主权交给学生,“民意基础”如何?调查显示,90%的学生认为,如果能拥有作业自主权,无疑将减轻课业压力,同时也赢得了更多自主学习的时空。

  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用一份合理、完善的方案去说服老师和家长?

  第一次举行校园听证会,学生们就遭遇了尴尬状况。张雨旸回忆,出于对作业自主权实施的担忧以及对教师威信的维护,原本受邀出席的老师代表只有两位到场,并当场反对——“要在我们学科推行,肯定行不通!”“若放权给学生,升学率如何保证?”……听证会上,家长代表也同样表达了“一万个不放心”。

  不过,志愿者们并不灰心,他们继续召开学生座谈会,与校长室和教导处举行多次联席会议,对作业选择的方式、科目和对象进行全面的讨论,落实每一个细节。

  渐渐地,听证会上,出席的老师多了起来,反对的声音也没那么激烈了。张雨旸说,“在去年的教工大会上,我当着全校老师汇报方案,最终成功说服了老师”。

   师生听证已成为校园常态

  经过充分酝酿,作业自主权项目进入了试点阶段,志愿者们选择了两个班共30名学生参与试点。试点的结果是,一方面,部分老师出于不放心,并未真正下放作业自主权;另一方面,参与试点的部分学生纷纷自我加码,不仅完成了自主选择的作业,又完成了统一要求的部分。

  针对这些现象,学生事务中心的志愿者们进一步修改方案——从适用范围、适用规则到自主权的撤销,都一一做了清晰界定。“我们力求为学生谋福利,参与学校发展的建设。”张雨旸说,所有的准备、试点等工作,都是希望能提交一份较为合理、完善的规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协调沟通能力、规则意识和公民意识都得到了提升,同时依法治国的理念也深入我们的心中。

  从无校服日到午餐质量,从教师的咖吧开放到班主任奖励制度……在华政附中,这些事关师生利益的大小诉求、争议行为及社会热点问题,都可以通过学生、家长、老师和专家代表等共同参与的听证活动,提出观点或建议。模拟听证会已成为一种校园常态。

  “校园听证是对学生进行民主、法治、公民意识教育的鲜活实践平台,也是依法办学和民主治校的重要渠道。”校长潘敬芳表示,它让学生在角色模拟体验中了解民主、程序和规则,如何通过一定程序实现民主、依法表达诉求、制定规则等一系列重要问题,这也是让学生从实践中深刻体会宪法精神的一种尝试。

   真正培养学生法治精神

  目前,上海教育系统已启动“六五”普法工作,第六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指出,要不断丰富学校法治教育的内容,创新教育形式和手段,增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互动性、趣味性和感染力,提高普法教育的质量与效果,让青少年从小意识到,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治首先是“宪法之治”。

  不过,在教育实践中,法治教育的落实力度不够的状况仍普遍存在。“普法教育不单单是开几场讲座、上几堂课或搞几场辩论赛,而是要融入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潘敬芳说,作为全国第一所政法类大学附中,学校利用高校资源,建立了“明德尚法”创新实验室,通过模拟立法、模拟庭审、模拟听证等,了解相关法治活动的基本程序和法规的执行。目前,校园摸拟立法项目有:校园手机使用制度、体育器材开架管理制度、无校服日制度等。

  此外,华政附中还开展模拟学校管理的实验项目,成立了学生事务中心。学校行政班子配备全套“学生助理班底”,让学生志愿者来执行模拟学校管理。他们既协助各部门完成具体事务,又根据学校现状和学生的需求,开展调研与座谈,制定相应措施与制度。此项机制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法治精神:权利需要法规才能保障其更好地运行,才能真正培养学生民主法治的精神与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