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上海人
上海人喜欢把自己的黄浦江(也称春申江),跟古代门客三千的春申君连在—起,喜欢源远流长。其实上海到近代还是个微不足道的小城厢,只是有个蛮热闹的港口。清代道光年间,上海—带才五十多万人,算是平常的江南县城。开埠之后,上海成为西方进人长江内陆的门户,投资冒险、寻找机会的人大增,沪上人口暴增到一百万,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竟接近了四百万。
早年公共租界和华界的人口统计而知,1930年的上海人当中,本籍人口已少于百分之三十。语言学家曾把庞杂的上海语言分为四类,宁波话、广东话、苏帮话、北方话各居其—。
说起上海的宁波人,都是—些厉害的角色。别的不说,南京路那几家著名的老字号----培罗蒙西服店、亨生西服店、邵万生南货店、三阳南货店、乐源昌铜锡五金店、亨得利和亨达利钟表店、中华皮鞋店、老正兴菜馆、蔡同德国药号、泰康食品商店、协大祥绸布店等,家家都是宁波人创下的。
解放前南京路上的邵万生南货店
宁波自古就是繁盛的商埠,承袭了精打细算的生意头脑,宁波商人有本事能在每一个地方赚进大把钞票,以“无宁不成市”闻名遐迩。
宁波人在上海开的钱庄
宁波话与宁波菜 宁波方言对于上海语言也大有影响,本是宁波方言中的第一人称“阿拉”,取代了上海方言中的第一人称“我”。而上海人喜欢在称谓前加“阿”字,如“阿舅”、“阿婆”、“阿姐”等,也是受宁波称谓的影响。
1874年的鸿运楼(金陵路紫金路)
南京路上的先施百货
在上海的广东人是外来族群中最有过客心态的,他们都是那种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能人,还有各种海外关系,随时准备到别处开辟新的天地。
在上海的市井生活中,广东人算远道来的,没什么人员基础,又常出头,故而一遇风吹草动,被人整得也凶。所谓有“海外关系”,在革命时代是很要命的。也因为“外边有人”,广东人常会想着要离开,他们是标准的“吃着碗里的,望着锅里的”的那一类,总想着将来的事,想着要移动。
广东商人曾焕堂曾在四川路1408号(虬江支路口)的同庆戏院旧址,开办过上海大戏院
总之,广东人在上海人眼里一贯生活得很滋润,他们对于生活的孜孜不倦,也许是令上海人艳羡的。
藏拙无锡人 无锡本来就是上海的近邻。虽然无锡这地方有太湖,有锡山、惠山,山杰地灵,但无锡人绝对是不显山不露水的那种,门面总是清清爽爽,里面有多少曲折你是看不见的。
无锡人在上海也不认为自己是外地人,可能认为自己比本地人更正宗。上海在一九二七年以前,还算江苏省的一部分。江苏当时仅有的一点工业都集中在无锡、常州。出身鱼米之乡、富庶之地的无锡人,颇会打理自己的生活,经营人脉,所有的事都弄得滴水不漏。无锡一带的江苏人是上海人的中坚。在上海的无锡人以五金、棉纺业起家,即使没成为大富大贵,也多爬上了城市的小康阶层。至少,过起了很实惠的上海日子。
最出名的荣氏家族
一八九六年,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在父亲荣熙泰的的带领下,出资一千五百元在上海与人合伙开设广生钱庄,迈出荣氏创业的第一步。
荣宗敬、荣德生兄弟俩是荣氏商业家族的第一代掌门人。
在其后的二三十年里,家业不断扩大,先后开办了一系列面粉厂、纺织厂以及机器厂,在三十年代初成为工业巨子。一九四九年后,荣家一部分转移到香港及海外,而荣德生、荣毅仁父子留在中国,一个是“红色资本家”,一个是“红色小开”。
荣毅仁与其子荣智健
荣毅仁(左一)与夫人 三十年代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现华东政法学院)的荣毅仁娶妻杨氏,荣杨联姻,人称是富贵结合。荣家办实业、办厂,富甲商界;杨家亦是无锡的名门望族,乃书香门第,一富一贵,可谓珠联璧合。据说荣毅仁总是一再叮嘱他才貌双全的妻子,要她“藏拙”。而擅长“藏拙”即是沪上无锡人的一大特点。
无锡人善于表现自己好的一面,懂得玲珑,从来不让自己露出缺点。其实无锡人是有点智能的,不尖锐,方式宛转。不管是当徒工学生意,或者读书,常比别人更机灵。至于在人事上,无锡人有本事把三教九流、各条道上的朋友摆平,这样的手腕几乎是无锡人与生俱来的。
无锡人样样事情都很通情练达,就算生活在家长里短的石库门房子里,跟无锡人交往也没负担。无锡人既不想别人来打扰他们,更不会开口有求于人。
可能,许多人想象中的上海人,就是这样的。 伊是苏北人 从前上海人骂人最厉害的一句话大概就是:“伊是苏北人”,丢过来就像一把刀子把你的脸面划出了一个破口,这句话里的贬义成分是全城皆知的,表达了对一个人出身、习性的种种鄙视。
过去,在上海被人说成是苏北人,或是“苏北腔”,这辈子就很难翻身了。上海人观念中的苏北人,大都指长江以北的江苏部分,连带安徽北部地区。其实,苏北人从来没有得罪过上海人,只不过因为饱受战乱的苏北曾是贫困粗蛮的地方,和鱼米之乡的江南几乎天壤之别。
因为穷,出门讨生活的人也多。近代史上苏北难民潮多次出现,仅一九三一年大水,苏北就有大约七万多难民进入上海;日军侵华,又迫使大批苏北人逃入上海,其中大部分是盐城和阜宁人。
苏北人大多是没多少文化、赤贫的农民,背井离乡,还有方言差异,在上海只能做最简单的劳工和本地人不屑的低等职业。二三十年代的上海,黄包车夫十有八九是苏北人;在烟草业,苏北女工集中在工作繁重的烟叶部门,工资却低于江南女工;在面粉厂,苏北人只能干扛面粉袋的苦活;即使是妓女,第一等的“长三”一定是江南人,第二等的“幺二”来自扬州,苏北妓女则被叫做“野鸡”。上海人一度用“三把刀”来形容“伺候人”的苏北人:切菜刀(烧菜的)、修脚刀(澡堂子的)和理发刀(剃头的)。
生活困苦的苏北人聚集在城郊和沿苏州河岸边,住在用竹席、毡布土块搭建而成的“棚户区”,受江南人和洋人的歧视,被人用“苏北腔”、“江北佬”、“江北猪猡”之类的蔑称吆喝着。
苏北人在上海低人一等,过去苏北人只能和苏北人通婚,在苏北人和其他地区人的混合婚姻中,多数也是苏北新娘。
美国汉学家韩起澜(Emily Honig)
有一位美国的汉学家特地研究过上海的苏北人,得出一个精辟的结论:“苏北人并不是在苏北的人,他们只是在上海,才成为苏北人”。如今的上海,棚户区大量拆迁,苏北人的后代已经操一口流利的上海话,完全“上海化”了。而“上海人看不起苏北人”这种持续了百年的固执传统,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淡漠,成为历史。
地道本地人 本地人也叫本帮人,是最地道的上海人。
城隍庙前原来是有一条浜,就是现在的方浜路位置。
上海是从一个渺小的渔村发迹的,沧海桑田,当年的小城镇,如今成了繁华的都市。曾看过一则图片资料,描述闹市中静安寺的当年景象,南京路还是一条潺潺的小河,河边是几棵纤细的柳树,而老城厢里出名的街以前是条叫方浜的河。
几代迁徙之后,一小部分本地人生活在老城厢里,而大部分则继续守望在祖辈家园上,在浦江两边的南汇、川沙、嘉定、江湾,都是大上海的周边郊区。
现在的“上海人”,基本上把本地人归为“乡下人”,觉得本地人不擅和别人打交道,喜欢钻牛角尖,有点憨,小家子气。这些在北方人的相声里,老说上海人家的饭菜是一小碟一小碟的,饭是浅浅的一小碗,菜也就有几根。其实,这是上海本地人的做派。
本地人种菜的多,他们大多是农民。上海的土地是他们的根,也成了他们的牵绊。胆小的本地人非常节俭,过于谨慎,有很强的防卫心理,即使待在老城厢里,也最多是做做小生意,很少有人能弄出什么局面来。
本地人对上海,是一种很复杂的心情,上海最早是他们的土地,可是现在,他们和真正的上海城如此隔膜,他们退缩在这个城市的边缘。
文字来源《上海面孔》 作者:周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