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海:同济大学构建“闻学堂”平台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5.12.2014  16:27

  为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济大学将“闻学堂”建设纳入学校“十二五”文化建设规划重点建设项目,努力打造面向大学生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公共平台。“闻学堂”建设运行以来,注重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大学生在接受传统文化熏陶过程中,不断提升人文素养,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成为同济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一张“名片”。
  环境布置和功能拓展两方面着力,实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闻学堂”建设过程中,注重从环境布置与功能拓展两方面着力:一是在空间设计及环境布置上,集中华传统文化的文献阅览、展示、研讨功能于一体,充分发挥环境育人作用。闻学堂采用中式古典风格设计,古朴、庄重的明式家具让学生感受到一种厚重的传统气息;书架上陈列的近5000册精选出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典籍、图书,实现了从形式到内容上的统一;设有书画作品、古代机械、茶艺等展示和交流区域,具有很强的文化性和观赏性;设有研讨区域,便于开展中小型文化沙龙讲座;与图书馆古籍与特藏文献研究室比邻,并融合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主题区域。二是注重功能拓展,更好发挥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平台的效用。先后开辟了“闻学讲堂”、“闻学展堂”、“闻学课堂”、“闻学知行堂”、“闻学雅集堂”等活动平台,通过举办中华传统文化主题展览,开设传统文化相关的校内选修、专业课程,举办国学研讨讲座沙龙等,立体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独特魅力,满足广大师生多角度的文化需求。
  多层次立体化运作,增强中华传统文化的亲和力、感知力。“闻学堂”积极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教育途径,依托同济大学的学术力量,以高起点引入校内、外文化资源,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精髓,提高师生人文情怀、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闻学堂注重发挥自身特有的育人效应,通过举办闻学讲堂、闻学展堂、闻学课堂、闻学知行堂、闻学雅集堂等五大板块的系列活动,增强师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和力、感知力和践行力。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今年“闻学堂”启动了以“学文知礼”为主题的文化传承系列活动,通过上述五大板块各具特色的活动安排,有效引导大学生提升学习践行国学经典的兴趣,修养身心,陶冶道德情操。比如“闻学课堂”板块开设了《中国文明》、《论语导读》、《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玉石学与玉文化》等选修、专业课程,课程不设门槛、听众不限身份,校外听众也可办理听课证听课;“闻学雅集堂”板块则围绕“名人手札收藏”、“中国武术与修身”等主题,举办了国学研讨和国学沙龙等活动,清谈畅叙,分享知识。此外,还通过微信、网站等方式,开展了“微学堂”互动活动。
  注重校内外资源共享,多维展现闻学堂文化魅力。“闻学堂”的建设和活动项目推进得到了校内外各方的鼎力支持,在逐渐为师生熟知令师生受益的同时,也很好地发挥了大学文化对外辐射、交流的新纽带作用。建设运行以来,上海京剧团、上海昆曲团、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西泠印社、上海市书法协会、上海博物馆、上海吴昌硕纪念馆等社会知名团体、机构,先后走进“闻学堂”开展文化活动。其中,上海京剧团还将新编历史剧《春秋二胥》校园推广活动的首站放在了“闻学堂”,与师生近距离开展有关京剧文化的讲演互动。“闻学堂”还注重将相关活动向社会大众开放,周边喜爱传统文化的居民常常欣然前来。目前,“闻学堂”作为同济大学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基地,日益显现出大学文化建设的“品牌”效应:不仅在同济校园和周边社区具有不小的关注度,部分兄弟高校也专程前来调研考察,探讨共同策划活动、协作举办展览等校际文化资源的共享。“闻学堂”还是同济大学开展国际文化交流的窗口之一,一年多来先后接待了逾千人次海内外嘉宾的参访。
   http://www.shanghai.gov.cn/shanghai/node2314/node2315/n31406/u21ai959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