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蜜相约下馆子
有一位在上海经营多年的美容连锁店女老板,对上海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十分赞赏。上海女性素来被认为“强势”,老公怕老婆、藏私房铜钿的笑话,常被拿来打趣。可是有些研究城市女性的学者认为,上海女性掌握的家庭财政大权,形同财务账目管理,谈不上支配权;真遇到使用大额资金的时候,还得由先生决定。
可这位北方女老板不这样认为。她举的例子极为简单,简单到上海女人自己也不一定注意:在上海的饭店里,闺蜜们叫上一桌酒菜自得其乐十分常见,而在她家乡,男人相聚不稀罕,带上老婆也不稀罕,但一桌没有一个爷们,全是女人,那是破天荒了。用她的话来说,“要是女人没有财务支配权,哪来的吃喝钱?”
当然,她不是说家乡女性没有一点零用钱,但从上海女人登堂入室,高坐上位自己款待自己,还是看出了不同之处:那种自信,那种无需向男人“报告”,不用取得批准就可以自斟自饮,显示出上海女人的“地位和权力”是有含金量的,而且成色不低。
这位女老板虽然目光犀利,仅从一个生活细节就看出上海的一项重要特色,但毕竟对这个城市的历史还缺乏认识。其实,上海女人在家里的地位,从来就与其掌握的财务大权密不可分。当年,不少上海女工就是因为工资挣得比丈夫高,才得以“颐指气使”。那时,上海纺织女工多,一天常常十来个小时在布机间巡回,还要倒夜班,十分辛苦,但也收入可观,因此成为家中顶梁柱。下班时,厂门口早有丈夫骑着自行车等候,一路脚不用沾地,驮回家中,直接卧床休息,根本不用买汰烧,全由丈夫包了:谁让“大丈夫”只会挣小钱?上海男人会做家务,就是这么来的。
没有女性对家庭经济的贡献,哪来上海男人“怕老婆”的物质基础?当然,没有上海男人既看重老婆收入又心疼老婆辛苦,如此传统也难以形成;而缺了传统,上海女人哪怕挣得不多也可以在饭店中潇洒一回就难成气候了。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顾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