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两新组织"吴桂明:老兵企业家创业 真情爱兵
原标题:闵行区“两新组织”拥军优属协会会长吴桂明:老兵企业家30年激情创业真情爱兵
吴桂明正在为空军某部送清凉
7月27日消息:曾经,他是一名战士,驻北京某高炮师四年严格的军营生活,锤炼了敢闯敢干的胆略;如今他是一名成功的企业家,多年一路打拼,帮助家乡父老摆脱贫困,更是区内的纳税大户。然而,无论身在哪里,他都不忘感恩军营,30多年拥军爱军,激情做事,真情爱兵,他就是全国优秀复员退伍军人、闵行区“两新组织”拥军优属协会会长吴桂明。
退伍创业从不欠工资欠税
1981年,吴桂明退伍回乡。当时的闵行区光辉村年人均收入仅300多元,看到家乡的落后面貌,他主动出谋划策、积极协助村委会创建了1万多平方米的仓储公司,并自告奋勇担任公司业务经理,当年就赢利10万元。村干部发现他吃苦肯干且头脑灵活,就调任到村办企业喷漆厂任业务员。他一边革新工艺,一边主动出击找市场,企业当年即扭亏为盈,第二年喷漆厂首次创利超100万元。
之后,他辞职下海,筹资1200万元成立了上海大华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之后,又不失时机创办了上海大华驾驶员培训部、上海大华搬场公司,形成了完善的汽车服务产业链。1999年,他投资1500万元建立了闵行区第一家民营福利院——上海大华福利院。仅2006至2008年间,企业总收入就达1.05亿元,累计为国家创造税收1047万元,创立的大华集团成为闵行区重点民营企业,他自己也成为全区民营经济发展的领头人。
一次次成功创业背后,不乏辛劳困苦,但即使是在企业生存的艰难期,吴桂明始终做到“两不欠”:不欠工资、不欠税款。吴桂明告诉记者,从他退伍回乡的第一天起,就把帮助乡亲们脱贫致富和自己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在他的带动下,家乡光辉村的经济活了,面貌焕然一新。如今村里有150多人在他的公司上班,或搞管理,或跑营销,或任驾驶员,或在福利院做护理员,使全村人均年收入达到2万多元。
带动民企组建双拥生力军
在创办企业的过程中,吴桂明特别热心拥军优属工作,带着员工长期与周边部队结对共建,逢年过节逐个部队走访慰问,为官兵们宣讲他自己创业自强的经历,帮助部队官兵解决实际困难,部队官兵亲切地称他为“贴心的老大哥”。2009年11月,吴桂明被国家民政部表彰为“全国优秀复员退伍军人”,在人民大会堂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带动大家才能汇聚更大的力量。吴桂明主动找到区双拥办等部门,要求在民营企业中成立拥军协会,壮大社会力量合力拥军。2006年10月,闵行区新经济组织拥军优属协会成立,吴桂明主动担任协会会长,先期就发动63家民营企业加入。短短十年间,协会成员已经发展到140家,先后安置了120多名军嫂和复退军人就业,成为闵行区双拥行动的一支生力军。
“地下慈善家”生活简朴
数十年来,吴桂明先后组织了“慰百位英烈,抚百家亲属”、“向全区残疾军人赠送健身用品”、赴闵行区的对口支援单位——四川省都江堰市蒲阳镇慰问当地烈士遗属和伤残军人家庭、“真情浇灌世博花”等活动,先后捐助300多万元支持社会公益事业。
空军部队的一位同志说,吴桂明是个低调做事的人。前几年给部队捐赠了教学模型器材,还安装了一批太阳能热水器,解决了100多人的洗澡难题。但长期以来部队上却不知道捐赠人是谁,直到最近才得知“地下慈善家”原来是吴桂明。虽然身价上亿,舍得数百万捐赠国防事业,拥军足迹遍布闵行区44家驻军单位,但吴桂明本人却十分节俭,他不沾烟酒、不穿名牌、不喜应酬。陆军预备役高炮三团政治委员吴伟告诉记者,他第一次去吴桂明的公司,看到董事长办公室就一张沙发一张办公桌,沙发看着颇为陈旧,递过来的烟灰缸竟然还破损了一角。而他的座驾则是一辆开了十多年的老帕萨特。“看着他简朴的生活,我感觉那是一个大写的人,是我们民族挺拔的脊梁。”